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中考 > 泰州姜堰实验初中:用信息化技术与"智慧课堂"高度融合

泰州姜堰实验初中:用信息化技术与"智慧课堂"高度融合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10-23

用信息化嫁接“智慧课堂”

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中

2009年,江苏省启动了现代化学校建设工程。在区政府、区教育局支持下,泰州姜堰实验初中教育装备和信息化设施不断更新、升级换代,信息化装备与教育教学嫁接水平逐年提高,“智慧课堂”建设获得了新的动力之源,信息化为提高教育质量作出了十分明显的贡献。

一、信息化技术与“智慧课堂”高度融合

在教育装备现代化初期,教师的“智慧课堂”主要使用“电子白板”组织教学。泰州市教育局启动“泰微课”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泰州姜堰实验初中充分整合校内信息技术资源,着眼于转变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式,将“泰微课”与学校“引导生成式”教学模式下的“智慧课堂”相融合,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比此前更加高效的教与学模式。

教学过程主要以基于平板电脑的电子书包为解决方案,提高信息化教学和“智慧课堂”建设水平,努力实现“课前多媒体微视频预习、课中互动教学、课后微视频作业辅导、师生适时网络交流”四大功能,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全面支持。

以语文课为例,实施的过程主要包括:

1.课前:学生先阅读文本,通过观看智慧学习平台“导学本”中教师上传的“泰微课”视频,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主要知识。将自己能懂的记下,经过自主学习和思考还不能理解和把握的,在课本或在笔记本上标注出来。即让学生在课前自主生成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生成出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和疑惑,让学生上课前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走向老师。

2.课中:学生课前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不理解和有争议的问题,在课堂上呈现出来。通过生生、师生互动,展开课堂讨论、争辩,生成出对新知识学习的共识。有时候也由教师在课堂中将学生的提问汇总,筛选剔除相似内容,归纳出几个问题,然后通过课堂讨论加以解决。学生在自学阶段已经懂得的知识,教师就不再详细讲解,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后:教师将课堂上讨论学习之后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或学生尚未发现的学习中的问题,依据教学目标要求,以网络作业的形式发布给学生,再次通过“泰微课”网页(http://learn.tze.cn/)学习解决,形成课后对新知识的生成和把握,最终还有不懂的知识,可在网络空间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2014年秋学期,我校在教育局直接指导下建设了“智慧课堂平台”并由家长自愿报名组建了“智慧班”,旨在采用信息化的教与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学生使用学习专用平板电脑预习教材,进行相关的练习和讨论,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通过平板电脑直接书写、纸上书写拍照上传等方式,做到“关注个体,人人参与,不留盲点”;自动生成学生学习轨迹记录,家长和教师可查看到学生的学习记录。

这种基于信息化技术,以“泰微课”作为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以“智慧课堂”促进学习为目的,以引导生成为基本教学思路的“翻转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也为学生充分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时空,能够成为现代化条件下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形式。

二、信息化为“师生共进”拓展了新天地

泰州姜堰实验初中的办学理念是“师生共进”——“成就教师今日,造就学生明天”。学校及时将信息化与“智慧课堂”嫁接,使师生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获得了新的、共同发展。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有很多优势。传统的课堂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来获得知识。很多学生依赖于老师的讲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有的学不懂不愿意请教老师,更多的是放学后便离开学校,向老师提出疑问的时间机会也不充足,相当部分学生存在胆怯心理,不肯与教师交流。因而,不能有效满足所有学生对问题解决的需要。

应用“智慧课堂”平台,把所学内容在课前预习阶段分解为多个知识点,让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智慧课堂”底层开发技术,教师可以控制学生平板电脑,教师讲课时学生的平板电脑处于锁定状态,只有互动时或教师允许学生自由操作时,学生的平板电脑才能进行相关操作,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良好秩序。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平台课后布置作业,将作业的讲解过程呈现给学生,完成批改后,学生可以查看自己作业的结果。

教师可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学生的成绩、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成绩;家长也可以更好地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在节假日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网上开展实时讲解和个别交流,这对于解决家长担心的课后学业辅导提供了保证。

能够更好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性作用。学生学习方式逐渐由听老师“讲”,逐步成为在教师主导引领下的自主生成学习;学生也由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融入学习进程的“思考解问”,主动性得到增强。以信息化为教学载体的“泰微课”的出现,还使得学生一方面能针对课堂学习中不懂的知识点反复听,有效弥补听课的不足;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筛选重点难点,将自己的不懂的知识以“智慧课堂”方式反馈给老师。

有效解决学生课后解惑难的矛盾。与过去多年实施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相比,在贯彻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五严规定”,特别是认真执行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后,一方面,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切实促进了教与学效率的提高,减少了学生在校时间,减轻了过重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客观上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缩短了。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决定了部分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学习效果难以达到规定要求。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照看孩子,不得不在放学后把子女送入家教机构补课。家教的存在,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发展下去对学校教育的负面效应是不可估量的。为制止不正之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继颁布“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规定。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很多家长提出了他们的困惑:放学之后,孩子的问题向谁请教?

基于电子书包的“泰微课”,改变了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通过微视频先行列出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网上答疑,进一步实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家里就能解决很多学习上的难题,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起到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同时,基于信息化的“泰微课”,在与网络游戏和电视争夺青少年时可以发挥一定作用,能够为学生多赢得一些知识学习的时间。

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教师进行教学时,需要采用视频方式传送“泰微课”,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碎片化”,同时提供题库和知识点检测,支持网络虚拟实验,提供强劲的网络交互,记载学习过程和进行学情分析,借助网络进行学习引导和适时发挥主动推送功能。完成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和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比运用“电子白板”上课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解决使用技术问题。我校对各备课组进行集体技术培训,反复强化实践研究,微视屏则采用交互协作的办法进行,上课的教师人人会拍摄、剪辑、合成、传送;其次,需要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主动适应互联网学习条件下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预设和足够的知识储备;再次,善于引导学习。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交流,共同成长,避免将互联网作为玩耍、无节制聊天、浪费宝贵青春的场所。

同时,教师在制作“泰微课”微视屏和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把握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接受性水平,也要考虑到发在网络上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阅和推敲。因而,必然要苦下功夫,结合教学目标研究学生,专研教材,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最佳设计方案。同时,还要做好各种教学预设,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去考虑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努力“以己昭昭,使人昭昭”。教师在反复“磨课”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及备课、向网络发送“泰微课”视频过程的历练中,可以丰富知识学养,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三、理性直面信息化条件下的课堂教学。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必然需要以“互联网+教育”为基础性支撑。面对扑面而来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未来社会的劳动者、创业者们,都将不可避免地被裹挟着进入“互联网+”时代。

我们认为,将学校教育教学融入“互联网+”的历史潮流,是当今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必然选择,也是教师教学无法回避的现实。当下再阻碍学生日常生活使用电脑、利用网络学习,本质上会阻碍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必将阻碍了社会前进的脚步,这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价值观。

曾经有人说:“别害怕孩子爱玩电脑,这是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方式。”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就是,学校要不断加强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管理和推广,引导教师主动顺应新技术社会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和交流途径广泛、接受新知识信息方便快捷的优势,引领学生融入网络社会,源源不断地获得呈“爆炸性”增长的知识。每个教师要学会正确、有效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服务于学生学习,才能为未来社会培养出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各行各业人才。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任何好的教学方式和载体再好,也不可能“包打”学生学习的“天下”,面对强大的网络学习功能,教师不应当简单、盲目“跟风”,仍然需要保持教育理性,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诸如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规律,对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关注和教育,避免在运用网络组织教学时“一刀切”、“一锅煮”、“一风吹”。同时,网络学习再方便快捷,积累的知识再多、再丰富,也也替代不了纸笔的学习和训练;网上交流互动也代替不了网下师生课堂和课后面对面的交流学习。这些都是教师在“互联网+教育”条件下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的,需要教师在不断实践和积累中探求新的规律,使“互联网+教育”为学生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6年国考报名海南最热职位526:1... 下一篇:"全国卷不能这么简单下去" 假冒"数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