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即将建校百年华诞的清华附小,迎来了百名少数民族乡村音乐教师。这些少数民族乡村音乐教师是来自藏、蒙、回、壮、土、瑶、裕固、东乡、维吾尔、毛南、保安、撒拉、彝族等民族,将北京展开为期8天培训,参加音乐、美术、书法、戏剧等艺术课程交流。
据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介绍,本次培训将分为以下几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静态课堂的学习。这包括进入到清华附小的艺术审美的课堂,学习音乐、舞蹈、戏剧以及美术的相应课程。并和附小的老师们一起参与、分享课堂的讨论;第二个板块是参与到清华附小百年校庆系列活动当中。其中包括作为观众参与到校史剧《丁香花开》的演出,让他们和我们的师生一起见证附小百年的中国意义;第三个板块是要让这些少数民族的老师不仅走入清华附小,还要走进北京。不仅要走进附小课堂,还要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学课堂,聆听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国学讲座。此外,他们还会走进科技馆这类具备现代科学、创新前沿的场地,感受最前沿科技文化所带来的改变。
用窦桂梅校长的话讲,此次活动既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也为少数民族教师开拓了视野,让他们也能够对未来教育变革进行美好的憧憬。同时,窦桂梅校长希望这样的一系列活动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并能让这些少数民族乡村音乐教师内心那团火激发的更旺。
众所周知,清华附小的前身成志小学自成立之初就一直秉承着“公益办学、服务社会”的理念。今天的清华附小更是将公益服务常态化、持久化、规范化。2011年《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办学行动纲领》中就明确提出了清华附小要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说,此次百名少数民族音乐教师走进清华附小,可以说既是百年清华附小“课程引领“的具体体现,也是清华附小发挥“价值观、公益服务“引领的缩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的要求。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强调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并明确提出从2015年起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校长培训。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认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乡村地区的学校都缺少相应的专业教师,师资水平也不高。参加本次培训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乡中心小学教师扎西东智就对中国教育在线表示,自己所在的小学有220多名学生,但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学校的音乐课都是有文娱爱好的老师兼任。同时,该老师还表示,在教授音乐时也仅仅教授孩子们一些本民族的音乐,没有所谓的乐理、乐谱等专业知识,并表示除了教授音乐外,也没有其他如舞蹈、戏剧演出等课程。此次“百名少数民族乡村艺术教师走进清华附小”培训项目就是要通过走进课堂、共建共享等方式对百名少数民族乡村艺术教师进行培训,并让他们参与到课程实践中,全面提高乡村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
启动仪式上,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与来自西藏拉萨雪小学代表共同签订了“少数民族乡村教师培训基地共建协议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