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人才 > “幼教杂说”之二百三十二:《利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开发孩子的智力》

“幼教杂说”之二百三十二:《利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开发孩子的智力》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10-09

一位年轻妈妈读了我的《小孩子有思维能力吗?》一文后,写信给我说:第一次当妈妈不知道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心想无非就是早让孩子识字,背背唐诗之类,再参加个什么兴趣班之类。看了您的这篇文章,给了我更多更深刻的启示,思路也开阔了许多,我有了更多的自信。

年轻父母,突然担负起抚养、培养、教育孩子的任务,不知道从和做起,甚至有点儿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很多人仅凭道听途说,类似“傻子过年看邻居”那样,看别人家怎么培养孩子就跟着学,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这很正常,因为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做父母。万事开头难,不用焦虑。

年轻父母一谈起孩子的培养教育,往往想到的就是这些,就像你说的那样。其实,那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且还是不大重要的部分。

我们都上过学,小时候认字、读书,上小学学语文、算术,到中学学政、语、外、数、理、化,史、地、生、音、体、美等多种课程。读书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主要的目的并不是掌握多少知识,而是通过各种课程的学习,知识的掌握,体验、感受、了解、学习各个学科不同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思考问题。这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现在,社会上许多的教育文化公司,主要是教孩子识字、读书,学外语,培养特长,等等。我并不赞成。这是没有抓住发展智力的核心。像这样学习,父母为什么感兴趣呢?因为能够立竿见影,学习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正好迎合了许多父母急功近利的心态。因此,能够吸引父母。

但这并不科学。开办教育文化公司的多是年轻人,据我所知,来自各行各业,有当警察、会计、工人、农民、商人的,有的是复转军人、外科医生,也有受过刑事处罚的,成分十分复杂。教育、心理科班出身和有过从事教育工作经历的很少,没有多少真正懂得教育的,外行居多。他们的特长就是特能忽悠父母,嘴皮子厉害,跟父母说的都跟真的似的。

中国的教育文化公司,实质上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机构”,而是商业机构。只有极为个别的是在教育部门经过资格评估注册、备案的,绝大多数是在工商部门注册、备案。而工商部门并不管教育文化,也没有能力管,所以,进入教育文化着个行业是没有“门槛”的,只要有启动资金,是谁都可以开办教育文化公司的。你送孩子参加的培训班有没有资质?就不得而知了。

社会上的一些早教班,一般收费都很高,一个小时几百元。为什么要收这么高的学费?因为你要是收费低了,父母不相信。收费越高,父母就越相信是真的。我真的是不明白,这是什么思维思维?什么思维方法?什么判断标准?我实在是搞不明白。

我经常看到一些人估算培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多少钱,数字惊人!给人的印象,好像是中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成了“敛财机构”。其实,真正花钱多的,不是上公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是父母把钱都花在上各种培训班上,是父母主动花钱。公办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只要一收钱,父母就告状说是“乱收费”,弄得学校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拍着良心说,一些人估算的“高额教育经费”并不是都交给了我们的正规的公办的学校,而主要是交给了文化商人。

让我说,父母真的没有必要让孩子参加什么早教班之类,就在自己的家里,充分利用家庭日常生活中丰厚的教育资源,按照我所说的方法培养、教育、训练孩子,开发孩子的智力。不要贪图立竿见影,要看长远的效应。

我们常说这个人很聪明。聪明指的是什么?就是会思考问题。说一个人能力很强?什么表现?当然也是遇事会思考,能够拿得主意来。说一个人很成熟,什么表现?一定是思维的缜密,思考问题比较周全,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思考。

我接触过很多的文化公司,他们培训父母,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智力的核心究竟为何物!还培训父母呢?这真的奇了怪了!

年轻父母一般考虑孩子的培养、教育,思路比较狭隘。先不要让孩子参加什么培训班,父母还是先读点儿“正宗”的家庭教育指导用书。不要选那些书名离奇古怪、耸人听闻的,不选那些吹牛的,不选那些打包票的,不选那些制造神童的,不选那些说一二十天就可以改变孩子人生的,不选那些达不到既定目标会全额退学费的,等等。这些书,基本属于炒作,属于忽悠。最好选那些书名和内容都比较平实的,“仅供父母参考”的书。

培养、教育孩子,父母要有主心骨,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那是会上当的。要多动脑筋思考。

很多的年轻父母,是在文化公司的引领下开发学龄前孩子的智力,什么识字呀,读书呀,这些不用太着急。发展思维能力才是最主要的。

年轻父母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抓最主要的东西上。家庭虽然是社会最为基础的细胞,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庭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事事、处处、时时都有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契机,父母要善于发现并及时抓住,引导孩子学会动脑筋思维。

父母要开发孩子的智力,首先父母得不懒惰,要好动脑筋思考问题。好动脑筋思考,才能发现教育的契机。父母自己不爱动脑筋下功夫,有钱,把孩子往培训班“一送了之”,自己却聚精会神地耍手机。你自己的孩子不亲自培养,却交给别人“越俎代庖”,“替”你培养。这种做法,说心里话,我很不赞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6年湖北高职单招报名时间/入口 下一篇:新疆出台2016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