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青岛低龄留学调查:去年超七百人出国读中学

青岛低龄留学调查:去年超七百人出国读中学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9-28

近日,国内一低龄留学教育机构透露,“今年美国中学收到中国学生的申请与去年相比呈169倍的速度增长。”而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仅据美国教育机构统计,有近10万中国学生没有参加兴趣班,而是跟随“游学团”涌入美国。他们怀揣着对另一种教育的好奇,希望在地球另一端看到新的可能。

多方数据显示,中学生已经成为既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留学主体。从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在美国中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增长了60多倍,从632人飙升至38089人。作为东部沿海的国际化城市,岛城的低龄留学状况如何?为何要在14岁的年纪出走他乡?在求学异国的路上遭遇哪些问题?记者为您走访揭秘。

■去年约700初中生留学

新学期开学一个月,青岛上班族孙艳秋又开始天天想念远在美国的儿子。两年前,孙艳秋在亲友诧异的眼光中把年仅14岁的儿子送到美国读高一,两年后,她身边已经有一群可以互相交流的“留守妈妈”。

聊聊给多少生活费、谁家孩子又“失联”了、飓风影响了哪些地区……“最初大家都担心孩子小,这两年都习惯了,”孙艳秋告诉记者,“我们身边就有XX个出去的,还有不少正在打算。”出国前,孙艳秋的儿子就读于青岛市一所知名民办中学,该校教务处周姓主任告诉记者,仅其所在的学校,近两年,每年出国读高中的学生“不止一百人。”

这些被称为“小留学生”的学生也引起了青岛大学SAT中心主任高志龙的注意。“2005年左右,出去读中学非常罕见,”高志龙介绍,即使到了2012年,青岛咨询出国读中学的人数也非常有限,但从2013年起,渐成规模,每年仅在其中心报考SSAT(俗称美国中考)的学生已逾50人。

对这一变化,留学机构感触颇深。“整体来看高中留学还不及本科和研究生出国的人数,但增长非常快,”新东方前途出国青岛分公司美国高中顾问李珊珊告诉记者,目前她所在的青岛高中部共四位老师,每人每年服务二十多位学生,“一年送一百人是有的”。在李姗姗印象中,南京、长沙等副省会级城市在2011年和2012年就开始出现显著增长,“青岛算比较晚的,2013年左右人数才比较多。”

去年年底,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显示,从2009年起,赴美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直线上升,2011年,中国超过韩国成为美国高中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而另一组来自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统计数据更为直观,从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在美国中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增长了60多倍,从632人飙升至38089人。

“从研究生到本科,再从本科到中学,留学主体的迭代非常明显,三年时间人数增长几十倍。”令高志龙印象深刻的是,留学主体的年龄仍在不断下移,去年前来咨询的大多为初二初三的学生,今年已经接待了不少初一,甚至小学六年级的家长。

岛城多家留学机构向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近三年来,这些主流留学机构送出的中学留学生从十几名到近百名不等。“综合行业内多家中介和培训机构信息,青岛去年业内大致统计的低龄出国群体在2800人左右。”高志龙介绍,这其中有75%是高中毕业出去读本科的,剩下700人左右出国读中学,这并不包含通过北京、上海等外地机构或独立申请出国的学生。这一数字与此前媒体报道的中高考弃考人数相接近。按照近年来青岛市招生考试办公室网站公布的信息,中考市区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在7000人到7500人左右计算,这一群体已经占到青岛市区局属高中人数的一成。

■留学成本一年30万

多位留学机构工作人员介绍,家长一般会将中学留学与大学教育衔接、家庭移民计划等问题综合考虑,因此中学留学的目的地与传统主流留学国家基本重合。

“美国、加拿大、澳洲、英国等都是中学留学的热门地,美国和加拿大等北美国家最受关注。”启德教育集团青岛分公司总经理陈秋介绍,中国学生可以进入加拿大的公立教育系统,一年学费和生活费总计在15万左右。而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国际学生无法进入公立中学长期就读,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要入读私立中学,因为几乎没有助学金和奖学金,所有费用几乎都靠自费,“一年30万左右,美国高中从9年级到12年级,四年大约120万,如果是顶级寄宿中学还要更高。”

记者调查发现,美国私立高中多数由机构或宗教团体投资开办,分为寄宿和走读两类。私立寄宿制高中目前仅有300所左右,以前30名高中官网公布的信息为例,一年学费和寄宿费用在4-6万美金。而走读中学目前尚无具体排名,获得认证的走读中学在2000所左右,费用从2万到5万美金不等。“一般来说,经济和教育较发达的东北部和西海岸的加州等地区费用偏高。”美国厚仁教育中心首席发展官陈航说。

高投入的低龄留学在留学行业历来备受争议,低龄学生能否顺利融入国外生活和学习也广受各方担忧。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在争议中作出选择。

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孙艳秋的儿子在全校排80名。按照她的设想,“冲刺一下考个好高中不成问题。”初三寒假,儿子在家庭聚会中认识了朋友家留美的孩子——展现个人创造力的课程、丰富的社团活动像一场阵雨,浇灌了他初三枯燥的应试生活,“那个同龄的孩子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他觉得人家做的事情更有意义,下定决心要出国。”

更多家庭的留学计划来自父母对教育的不满和期望。一位不愿具名的家长这样描述她的遭遇: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儿子因为没有列表作答鸡兔同笼问题,最后即使算对了仍是零分。老师的解释是,虽然题目并未要求算法,但这学期主要学习列表解答问题,不列表就是零分。标准化的教育导向让期望培养个性化子女的家长束手无策。

在青岛多位留学机构的顾问看来,70后父母教育观念的改变是低龄留学热的重要原因。“不少70后家长都参加过高考,接受过高等教育,”新东方前途出国青岛分公司美国高中顾问李珊珊解释,“相对于孩子学得好不好,他们越来越关心孩子学得快乐不快乐。”李珊珊告诉记者,在机构日常调查中,约七成家长出于不愿孩子“学得太累又不开心”而决定出国。

留学机构的解释拥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支持。上述留学发展报告显示,在近千名受访家长中有七成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近七成在工作单位中拥有较高的决策权。

■产业链陷阱

勃兴的低龄留学市场催生了丰富的产业链。从前期游学选校、学生包装,到专门为筛选中国学生设立的第三方面试机构,再到国外学校合作、落地服务,各大留学机构加紧布局低龄留学市场。不少留学机构甚至开始成立分公司,专门做高中留学市场,而在美国本土,针对中国留学生“后遗症”问题的服务公司也越来越多。

在美国做留学生意的陈航有些担忧。陈航所在的领域处于留学产业的末端——主要为在美国的低龄留学生提供转学、心理辅导等综合性服务。这也让他看到了低龄留学爆发式增长背后的问题。

在陈航看来,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上的盲区。“除了300多所私立寄宿高中拥有一个排名外,大部分的私立走读中学并没有排名信息,甚至很多都没有中文介绍,这为‘黑中介’追逐利益提供了空间。”

陈航介绍,除少数寄宿中学拥有招收国际学生的经验外,多数美国走读中学并没有招收和管理国际学生的经验,为了争取中国市场,一些私立走读学校委托中国机构为期代理招生。很多本地学费不到1万美元的学校,经过中介包装,最后能卖到4万多美金。“学校为这些中国学生租下整栋公寓,再委托第三方住宿机构集体管理、接送上下学。”

在为一些学生提供辅导的时候,陈航曾近距离观察过这些住宿机构,“抽烟、喝酒、玩游戏,自制力差的孩子在一起特别容易产生坏的影响。”类似项目被陈航称为‘集中营’,“拉来一个学生,学校给中介的返佣金能达四五千美金。”

而这些专门为中国学生设计的项目,由于不需要或对托福、SSAT等标准化考试成绩要求较低,每年都能招到不少学生。而这类学校往往对中国代理招生机构和第三方住宿机构的控制力都不强,“招到什么样的学生、怎么管理,学校并不十分清楚,很容易出问题。”陈航说,一旦出问题,学生的监护管理权掌握在住宿机构手中,想要维权往往比较困难。

为了避免误入歧途,让学生亲自赴美考察学校逐渐成为“标配”。仅据美国教育机构统计,今年夏天,涌入美国的中国学生就有望超过10万人。记者走访岛城各大留学中介机构发现,从短期学习体验、美国文化游,到专业选校、学生背景提升、拜访招生负责人等,中学生游学团花样繁多,价格从一万到十几万不等。

孙艳秋也遭遇过类似留学“陷阱”。2013年,青岛中学留学中介尚不发达,她在北京的一个教育联展上被推荐过“野鸡”学校,后来托美国朋友亲自去考察,才发现问题。“很多时候中介提供的信息并不真实准确,一定要亲自到官网查询,经济和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去学校考察。”

■过度包装之困

“美国高中申请,一年比一年激烈。”高志龙告诉记者,随着青岛国际学校的增多,家长对中学留学认知越来越深刻,发动孩子着手准备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学生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更是水涨船高。”

在一次与私立寄宿学校韦伯中学的招生官交流时,对方向高志龙坦言,中国学生以每年400%的速度增长,如何从几百份标准化成绩都很高的学生中选出合适的学生,令学校很伤脑筋。“很多美国学校认为中介机构对学生的包装太过了,有不少学生通过包装和培训,顺利被录取,但后期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好。”高志龙介绍,“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都较弱。”

一位不愿具名的独立留学教育顾问介绍,为了提高申请成功率,有的中介会组织学生走马观花地科学考察、进行社区服务,“还见过临时让学古筝、钢琴的”。为了应对中国连年攀高的申请人数和过度的学生包装,不少中学开始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预面试”,以确保可以招到适合的学生。

这一点陈航深有体会。今年回国后,他发现一个怪现象,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培训机构,他看到不少美国高中的中国学生在利用暑假预习下学期的微积分、化学等课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青岛大学ACT中心王主任也发现了类似问题,每年他都要帮几个出国读高中的学生辅导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美国的主流教育理念就在于,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陈航觉得有些无奈,“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文化、教育体制以及美国社会的成功标准等问题都需要进行辅导,但这些内容常常被家长和中介忽视。”

中国学生的快速增长和后续问题的出现,使国外中学对待中国市场的心理变得复杂起来。金融危机后,出于财务考虑而大规模招收中国学生的寄宿学校也开始反思可能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作为见证中国学生大幅增加的柴郡学院(CheshireAcademy),近年来一直在控制中国学生的人数,“2010年就读的中国学生有129人,今年降到89个,明年会进一步下降到80。”在张溪看来,这是一个机会。“很多中国学生人满为患的学校,开始回归常态,学校会变得更有吸引力。”

而对于像孙艳秋一样的小留学生家庭而言,留学的道路才刚刚步入正轨。两年来,儿子思想的独立、心智的成熟,以及体质的增强,都令她暗自欢心;但儿子14岁独自远行,也让她孤独、揪心,“我们常常为错过了他的青春期成长而遗憾,但希望一切都是值得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海南出国留学人数20多年翻20多倍 下一篇: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