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考 > 对“扶老人”要有平常心

对“扶老人”要有平常心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9-24

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历经一波三折。先是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大三学生小袁在9日晚发布一条微博,称“扶老太被讹寻证人”。随后,有目击者出面,明确表示,老人并非小袁所撞,小袁骑车从老人身边经过,不知是何原因,老人就倒地了。但老人家属坚称老人为小袁所撞,也有为老人证明的目击者出现。昨天淮南警方表示,经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换句话说,老人是小袁所撞。又是一起扶老人引发纠纷的新闻,“剧情”从一波三折到彻底反转,虽然悬念迭起,但是类似的事情也并非孤例。更重要的是舆情的反应,据中国之声调查,约五成网友主张严惩讹人者。但是如今剧情彻底反转,撞人者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撞到老人不自知,一种是撞到老人不承认,甚至是先承认又反悔。如果对于讹人者要严惩,那么对于撞人之后又假冒热心救助的人,又应该怎么对待呢?这两者的性质哪个更严重呢?

其实,“扶不扶”成为一个问题,其前提在于近年来公众普遍有这样一种认知,那就是扶起摔倒的老人反倒被讹诈,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甚至有人感叹“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那么,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讹诈,究竟是不是一种社会现象呢?综观近年来的相关报道,此类“扶不扶”的事件,最终的结果应该分这么几类:一类确实是扶起乃至救助摔倒的人反倒被讹诈,甚至有为自证清白而轻生的极端事件发生;一类是老人一开始认为救助者就是肇事者,但事后证明是误会;一类是自己撞了老人没有意识到,最初以为被讹诈,事后证明是误会;一类是扶起摔倒的老人赢得称赞和感谢,满满的正能量;一类是撞倒了老人主动救助,承担责任,没有纠纷;一类是撞倒了老人肇事逃逸;还有一类是明明撞了人却假冒无辜,甚至假冒热心救助者,声称被讹诈……至少七种以上的情节,哪一种更多呢?好像除了最多的是热心救助之外,其他情况每一种都常见报道,看不出哪一种情况更多,哪一种情况更少。而所谓“现象”,就是某一种情况发生的频次不正常,太多了或者太少了,但如果各种情况都在发生,都时有发生,那么任何一种情况就都不成其为一种“现象”。

这就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有形形色色的人,面对形形色色的处境,基于自己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作出了形形色色的选择。纠纷就是纠纷,案件就是案件,误会就是误会,救助常识就是救助常识,好人好事就是好人好事,坏人坏事就是坏人坏事……每一种现实都不必回避,每一类问题都应该解决。但是将其中任何一类情况特别突出出来,作为一种道德选择的普遍背景,甚至说成是一种道德困境,都可能成为规避责任的托词,都既不客观也不真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辛安平: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逆转”,谁该... 下一篇:清华大学携手四川省与美国高校“打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