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的部署和要求,教育部将36所中东部地区申报设置本科学校,9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9月18日截止。
根据这一调整,全国有18所学院更名大学,新设17所本科院校。这其中,涉及我省的高校有河南中医学院等8所院校。
大学更名的新闻每次爆出都会引发公众的热议。因为公众对此已经十分厌烦,前段时间的“川医”之争,更是道尽了一些高校的肤浅。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显示,64.9%的受访者直言高校改名是“换汤不换药”的“面子工程”,67.7%的受访者认为高校改名是为了增强招生吸引力,64.8%的受访者建议高校与其忙于改名不如努力提升科研水平。
一边是网友的反对,一边是高校和地方的热衷改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议论,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联系,而这个联系有高校办学浮躁、校领导谋求政绩的因素。但最关键的因素却不是这些,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高校更名百害无一利,那么教育部自然就会叫停了,为何违背民意呢?其原因在于,教育部为高校更名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在试图通过大学改名来重新配置教育资源,均衡各地区高等教育的不平衡。
6年间我国共有472所高校改名字,占高校总数的23%。而这些更名的学校多数集中在山东、河北等教育大省,根据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数据,全国共有112所“211”学校,分布在31个省市。从各省市拥有的211高校数量看,北京有24所居首位,江苏11所和上海9所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39所“985”高校,仅分布在18个省市。排在前四位的是,北京8所,上海4所,陕西和湖南均3所。
而从这个数据来看,山东等这样的考生大省,优质的教育资源十分欠缺。从各省市人口数量与普通高校数量的比例也不难看出各地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广东当地人口10430万人,拥有125所高校,平均83.4万人才“拥有”一所高校。四川和河南紧跟其后,分别是82.9万人和77.7万人。而在北京,只要23.3万人就能“拥有”一所高校。看了这些数据对比教育部公示的数据,也就不难明白教育部的苦衷。
但笔者以为,单单凭借高校的更名来为教育资源纠偏远远不够,正如媒体公布的那样,真正通过学校改名来变牛的学校不过“十所左右”。更多的高校改名,虽然解决了生源等问题,但并没有提高教育质量,长时间以来,社会反而对频繁改名的高校充满了歧视和偏见。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呼吁,“河南一亿人口,两百多万大学在校生,没有一所985高校,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学校,没有一所中央财政直接支持的学校,没有一所中央财政直接支持的科研院所。”教育的公平最重要的是教育资源的均衡。而名校的建设,单靠改名后地方的财政支持远远不够,它更需要中央从顶层上进行规划设计和资源支持。
其中最快速和有效的一点,就是如专家所提议的那样,打破大学的地方化,例如北京的高校,吃着全国的财政,享用着全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却对北京考生照顾异常,招生如此地方化,自然对一些考生众多的地方不公平。
除此之外,那就是名校应该打破地方垄断实行异地办学。河北工业大学高教中心副主任于树江接受采访时就说,全国只有一所211大学是“异地办学”,只有河北工大。这样便导致了资源分配从中央到省会再到地级市的逐级递减。也就意味着,地方的院校永远难有咸鱼翻身、办成名校的机会。
大学更名,难免让人联想到,先前民间试图通过改名来扭转宿命的习惯,道理是一样的,穷人因为没有别的方法可用才选此下策,均衡教育资源万万不该靠此方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高校更名并不等于造就优质教育资源 下一篇:七成211大学招生存性别限制 三年未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