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吉林 > 四平市“美丽乡村学校”建设已打造50所标杆学校

四平市“美丽乡村学校”建设已打造50所标杆学校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9-14

提起乡村学校,许多人会想到“条件艰苦、师资落后、生源流失”。然而,在四平市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座座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乡村学校,不仅“面子”美,“里子”也美——四平已成功打造了50所标杆学校。

这是“美丽乡村学校”建设带来的变化。

校园之美——营造优异学习环境

两年来,四平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2210万元,用于乡村各校标准化建设,力争校舍、教育装备、教学教辅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提档升级。同时,以绿化、美化、净化为核心,构建学校主体建筑和环境布点相得益彰的校园生态环境。

驱车驶入102国道南侧的十家堡镇中心校,眼前的景象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假山、喷泉、小桥流水、鱼儿畅游,这是 “水雾御花园”; 多处景致宜人的“绿化带”错落分布在校园内;200米的塑胶环形跑道,围绕着3000平方米绿荫足球场,四周是色彩缤纷的看台,孩子们正在球场上快乐奔跑;不远处,两栋崭新的教学楼格外醒目……

副校长许广益介绍说:“我们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是有规划的,就是“山水花鸟各类景观,点线面交相辉映,动静结合”。现在还是初级阶段。”

说起学校“变身记”,校长许耕田说:“我们自筹资金40万元,用于绿化、美化。这次美丽乡村学校建设,市里的力度特别大,教育局出资帮助建了教学楼,市里还包了足球场人造草坪。”

文化之美——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是乡村学校建设的灵魂。四平以人文精神作为乡村学校文化的核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得到潜移默化启迪和教育。

步入双山镇中心小学校园,处处感受浓浓的文化气息:甬路东侧是摆放着镌有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励志石”, 西侧是刻着警世名言、图画的“校魂山”;操场东侧屏风彩绘上的万里长城,十分雄伟壮观;校园四周围墙,全部图文并茂地彩绘着“仁义礼智信”和《弟子规》内容;教学楼内,每个楼层的走廊设有宣传栏,分别为安全篇、德育篇、教学篇和展示篇;每个教室门口,都贴有各具特色的班级名片,将班级文化展现其中。这里,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每一个角落都闪烁文化的光芒。

学校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当堂绘画比赛”、“作文竞赛”等活动;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组织老师编写了国学经典教材,让学生在学习经典中体会校园文化内涵;与特长发展相结合,免费为学生开设书法、美术、电子琴等特长培训,并组织文艺汇演,让学生自己主持、自己表演,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课堂之美——营造特色教学环境

教育活力源于特色教学。四平在各乡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有效打造学校特色和品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争创轻负高效示范学校和轻负高效示范教师。

被称作“绿色校园”的四平市第九中学,坐落在景色秀丽的长发村,堪与校园环境相媲美的是这里的特色教学。

“互动课堂”提升学习效率。改变被动听讲模式,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活动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在课下阅读及查阅资料,以满足参与课堂讨论的需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在课堂上互相呼应,气氛活跃,调动学习兴趣。

“生态课堂”开展技能培训。结合农村学生生活实际,学校开辟了“种植园”,并开发了《玉米种植》、《果树栽培》和《盆景与花卉》等农业科技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目前,该校已成为铁东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站,并被誉为四平市“经历教育实践基地”。

“怡趣课堂”实现多元化发展。2013年,学校成立“乡村少年宫”,内设阅读、英语、篮球、美术、音乐等多个兴趣小组,并配备了专业教师,为学生开启了多元发展之门。

和谐之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教师队伍素质是学校建设的基础。四平市通过实施“一评双考”,对教师评职选优进行量化考核,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形成和谐融洽的育人氛围。

除了“规定动作”外,不少乡村学校还根据实际制定了考核“自选动作”。十家堡镇三家子学校将考核细则以打分形式展现出来,大到讲课备课,小到事假外出,加分扣分标准一目了然,以此评职选优,大家心悦诚服,形成了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51岁的老教师陈艳波时常跟朋友感慨:“我们学校可漂亮了,孩子们也用功,同事间处得更是没话说,在这待得舒心,赶明儿退休了可咋整啊?”

和谐的校园环境,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今年中考以547.5分优异成绩被四平市第一高中录取的16岁女孩程诺,对三家子学校恋恋不舍,她说:“要是三家子有高中,我一定在这儿再读3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延吉治理教育三乱问题 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环... 下一篇:沈北新区高规格褒奖254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