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重庆 > 各方热议研究生学制变脸 五成网友支持灵活掌握 各方热议研究生学制变脸 五成网友支持灵活掌握

各方热议研究生学制变脸 五成网友支持灵活掌握 各方热议研究生学制变脸 五成网友支持灵活掌握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20

新闻背景

研究生恢复三年制

●记者从中大、华工、暨大、广外等高校了解到,多所学校将曾经推行“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恢复为“三年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2009年英语类和经济类研究生专业恢复三年制的共7个,2010年后法学院和东语学院也将有5个硕士点恢复三年制,再加上今年新增的2个硕士点,2010年广外共14个硕士点恢复三年制,占24个硕士点一半。

无独有偶,暨南大学2005年曾将部分三年制专业尝试两年制模式教学,出现首批“小硕”毕业生,但现在两年制专业已经“硕果仅存”。该校研招办说,试行发现有些专业两年制不合适,不能达到期望培养质量,2007年就改回三年制,少量合适“小硕”培养模式的继续实行,目前暨大三年制专业占百分之八九十,而两年制专业在百分之十左右。

调查显示

研究生学制,近五成网友支持“灵活掌握”

新京报网调查显示,两年三年学制支持者各占34.3%和18.02%

几年前,在与国际接轨的名义下,研究生三年制培养模式改革为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培养模式。然而几年过去了,这一模式遇到了就业难质量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国内一些高校又纷纷将两年制的小硕改为原来三年制的大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将当初三年变两年的学制改革,概括为试图实现从苏式到美式教育的转变。不过,美式的教育,硕士是分成专业和研究两类的。我们只是学制接轨,但培养模式依然没有大的变化。

新京报网调查显示,47.09%的网友认为两年制研究生“时间过短,难学到东西”,但有些应用性专业,两年完全可以完成三年学习计划,不会影响教育质量。而且在成本方面,少一年时间就少万元学费,提前就业也可为家庭减轻负担。所以,选择小硕还是大硕,的确不好一概而论。新京报网的调查印证了这一点,47.68%的网友认为,“两三年均可,灵活掌握”,支持两年学制和三年学制的网友分别占34.3%和18.02%。

与学制相比,学质才是关键。出于对培养机制的担心,甚至有评论者认为,“学制”回归了,硕士依然还是会打折。如果一个导师带几十名研究生的现状不改变(一些导师连自己带的研究生姓名都叫不上);如果导师们还是大部分时间忙着自己的课题研究或企业;如果研究生毕业论文通过抄袭、雇用枪手、贿赂导师就可过关,那仅仅在学制上做简单的模仿,实在难免有鹦鹉学舌之嫌,学制改革也就是瞎折腾。

张鸣教授提出,研究生学制改革也暴露出学术管理的重大弊端,在某些教育官员那里,所有的教育形式,都像抻面,需要短时,就切上一刀,需要长时,就抻上一抻。看来,如何确立独立的学术决策机制,避免一刀切,实现对学制的科学精细区分,才是最事不宜迟的。否则学制混乱还会延续往复下去。

网友声音

●“瘦身”学制的重新“增肥”,其实也并非心甘情愿,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人家淑女瘦身之后,好歹能引来“君子好逑”,然而,学制“瘦身”之后,却没有换来淑女瘦身的同等待遇,非但没有引得求贤者的青睐,反而不被待见。学制重新“增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难度大一点儿的工作我找博士生,稍微简单点儿的工作本科生就可以胜任,速成“小硕”夹在中间,无比尴尬,学习研究时间无法保证,“小硕”自然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

●安徽某大学思想政治方面专业研究生招生,19人报考招了16个,敢问招录这样的研究生如何保证质量。看现在的状况,即使学制改成八年,真的就会有效果吗?

专家观点

学制变脸,乃因缺乏学术决策机制

也许出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意料,在新京报网针对“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最大问题”的调研中,11.05%的网友却将问题指向“学制变来变去”。从时间上计算,全国高校将全部或部分硕士研究生三年制培养模式改为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的“探索”,始于2002年,到今年,探索时间总计不到7年。其中,有的高校,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2007年就宣布回归三年学制,还有的高校悄悄改回。

研究生学制的随意调整,暴露出高校实行行政决策而非学术决策的严重问题。调整学制,属于教育事务与学术事务,不能由学校行政领导说了算,今天找个理由想缩短就缩短,明天再找个理由想延长就延长,而应该由学校教授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进行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应对研究生培养的定位,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研究生培养的培养模式,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应有不同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怎样落实导师负责制等等进行系统考虑。

如果实行学术决策,有明确的研究生培养定位,有的应用型研究生确实可以调整为两年、甚至一年半,以攻读课程为主,不要求在求学期间发表论文、撰写学位论文;而有的学术型研究生则应继续三年学制,对这些研究生提出学位论文研究,以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从对我国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原因调查看,只有不到20%的学生,有从事学术研究的愿望,所以进一步明确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十分重要。当定位明确,学制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

由于没有这样的决策机制,研究生学制要么被“一刀切”短,要么被“一哄而起”延长。而分析高校负责人列举的研究生学制回归三年的几大理由,基本上都站不住脚。什么是国内外教育模式的差异化?在国外,硕士研究生,大多按应用型人才培养,读完相应课程,不要求写论文,就获得硕士学位,英国的课程硕士生,学制只有1年;美国的不少硕士,学制也在一年半到两年期间。当初缩短学制,不是也有一条理由是与国际接轨吗?

什么是用人单位的认可度?从我的小范围调查看,80%的学生赞成两年制,而不希望延长到三年制,觉得两年更有利于就业,甚至有学生认为学校延长一年学制,是想多收一年学费,以及在就业难的压力下,延长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多发挥一年教育的“就业蓄水池”作用。同样,在缩短研究生学制时,主事的学校领导大谈三年学制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是浪费;缩短学制可早出人才。

什么是专业培养时间不够难保质量?研究生学制变为三年制就能保证质量?按照现在的培养模式,相较而言,硕士在校两年,还可缓解导师不足的压力。

其实,我国高校的人才定位不清晰,时常摇摆,不仅存在于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与博士教育中,问题同样突出,以至于“博士是以前的硕士、硕士是以前的本科,本科是以前的大专”这样的贬值链已经形成。共同的原因是,在人才培养这类教育事务中,教授没有发言权,行政领导审时度势,随心所欲。这样的人才培养,能形成特色,保证质量吗?如果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真要参与全球竞争、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保证质量,不是在三年学制和两年学制这个问题上变来变去,而是改革学校的管理制度,让行政淡出教育决策与学术决策,真正按教育规律与学术规律办学。

一家之言

研究生教育学制不是“抻面”

研究生教育,不是面店里的抻面,要长就长,要短就短。但是,在某些教育官员那里,所有的教育形式,都是抻面,需要短时,就切上一刀,需要长时,就抻上一抻。当年说要短,一不论证,二不讨论,上来就是一刀。现在又要改回去,要“抻”了。

曾经“瘦身”为两年的研究生学制,在广州多所高校变脸,重新回归三年制。两年制研究生不好找工作,是学制调整的重要原因。高校研招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内外教育模式的差异化、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及专业培养时间不够难保质量,是研究生学制重新调回三年制的几大主因。(9月27日《信息时报》)

其实,自打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基本上还有苏联的影子,所谓硕士研究生,略等于苏联的“副博士”。也就是说,我们的硕士研究生,是当专业人员来培养的。事实上,最初十几年,就是有大批硕士生毕业直接走上研究和高教岗位。

后来,从苏式改成美式,初衷当然不坏。但是美式的教育,硕士是分成专业和研究两类的,专业硕士不需要研究能力,直接就业。而研究型的硕士,则不过是攻读博士的一个台阶。所以,美式教育的硕士,是无需写毕业论文的。也就是说,什么类型的研究生教育,需要一整套的教育模式,要改,整体上都得改。

可是,目前我们的研究生学制改革,仅仅是把硕士分成了专业和研究两类,所谓研究型的硕士,依然要写毕业论文,而且多数读硕士的人,根本不想读博士。导师的思路,培养方式,甚至教学方案,两年制的都跟三年制的一样。学生忙完了课程,所剩的时间无几,论文想不抄袭都难。但是,硕士论文的评议书上,还居然明白标出“创新之处”,真是难以想象时间那么紧他们是如何创新的。

研究生教育,不是面店里的抻面,要长就长,要短就短。但是,在某些教育官员那里,所有的教育形式,都是抻面,需要短时,就切上一刀,需要长时,就抻上一抻。当年说要短,一不论证,二不讨论,上来就是一刀。现在又要改回去,要“抻”了。

显然,任何层次的教育,都不是可以随意改变,要长则长,要短则短。当年要短的时候,也没有好好研究一下美式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研究一下中国的国情,怎么改才能震动最小,效果最佳。一下子,就改了。大概以为把三年改成两年,少一年的消耗,无论如何都是好事,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所以,各个大学,无不乐于响应。结果,实行几年之后,外界评价不高,学生质量影响了就业,于是想再改回来。

研究生教育,关键不是两年或者三年,而是尊重教育规律,真正按教育规律来办。(据新京报报道综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教育部: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已取得阶段性成... 下一篇:天津大学生流行“印课本” 费用可省一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