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综合症”是中小学生在开学前后常见的一种非器质性的心理问题,其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等,有的学生还有头痛、恶心、胃痛等心因性身体不适症状。一般在开学前后两周表现得比较明显,部分中小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波动,表现为焦虑、易怒、情绪不稳定等,行为上会表现为失眠、嗜睡、疯狂玩电脑、厌食、厌学等,不及时调适,可能会导致其它心理问题。
原因一:学习生活习惯反差较大
分析“开学综合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过于放松的假期生活与过度紧张的学习生活差别太大,造成一部分中小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难以适应和接受。在寒暑假里,很多中小学生的生活安排没有规律,每天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和娱乐,吃饭、休闲、睡眠随心所欲,缺乏必要的学习和智力训练,身心放松过度,行为过于懒散,意志消沉。开学后,一部分中小学生还留恋这种自由自在的假期生活方式,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忧心忡忡,对学校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
原因二:缺少清晰合理的学习规划
有一些中小学生会出现矛盾心理,在学校学习时盼望着快点放假休息,在寒暑假开始时觉得还是到学校上学好,假期结束了却又不想去上学。从表面上看,“开学综合症”是中小学生在长假期间过多娱乐休闲、过于放纵自己而导致的,“玩心”一时还没有收回来的表现,而从深层次分析,一些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时间上缺少清晰合理的规划,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自我意识还不够成熟,不能及时调控自我,没有顺利实现从家庭生活向学校生活的过渡。
原因三:家庭教育指导不到位
中小学生出现“开学综合症”,说明他们对新学期学习生活“适应不良”,同样也折射出当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与其说是一些中小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不强,不如说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还没有真正到位。有专家研究分析,学校的升学考试压力、人际交往障碍、校园文化生活单调、心理健康教育不力、家庭教育管理放任等,才是导致中小学生“开学综合症”的根本原因。特别是一些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的中小学生,或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受到老师批评,或性格十分内向,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又过于追求完美的中小学生,往往是“开学综合症”的易发人群。引导中小学生尽快走出“开学综合症”,就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中小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国家网信办严管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事件报道 下一篇:江苏省将举办首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