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市小学入学登记工作已经落下帷幕,近16万幼儿将在今年九月步入小学,开启新的生活。现代教育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准一年级新生的父母,既有喜悦之情,也难掩担心和焦虑。
我们收集了家长们反映较为集中的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邀请本市小学中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了一一解答。在老师们看来,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放平心态,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如果家长自己紧张焦虑过度,反而会让孩子更加难以接受和适应学校生活。
入学分班,班主任经验少,怎么办?
蔡玉英(昌平区南口镇小学教师):针对新生入学工作,一般在孩子入学前,都有一个采集信息登记表,上面的信息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等信息,其中居住地是分班的一个重要依据,如一个社区的一般分在一个班里面,这样有助于同学间的作业交流与友好往来,同时也有助于家长们之间的沟通。如果同一个社区人数较多,就平均分配到各个班级。另外,一个班级里一般是本地片内生三分之一,片外生三分之一,借读生三分之一的原则进行分配,最后是男女各占二分之一的原则。
有些家长总想让孩子到有经验的老教师班里,想尽一切办法调班。老教师有着丰富的经验,有自己的工作特色,但青年教师身上则充满活力与朝气。一年级的小学生模仿能力极强,青年教师的朝气与活力会赋予孩子美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他们会像“孩子”一样和孩子一起玩,一起笑,还可能会一起哭,更接近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世界。
孩子无法很快融入集体,怎么办?
于海清(丰台区右安门第一小学教师):孩子不适应学校生活、无法融入集体,大部分只是暂时现象。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环境和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我们要允许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并想办法让孩子喜欢上学校生活。
让孩子喜欢他的老师。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学习的动力,对自己不良习惯的约束力,是紧紧和情感连在一起的,特别是对老师的情感。他喜欢这位老师,就会认真完成这位老师布置的作业,会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认真听讲、踊跃发言。教师要引导家长,使家长成为孩子和老师之间情感的桥梁,引导孩子发现老师的优点,体察老师的关爱,让孩子喜欢他的老师。
鼓励孩子多为集体做事情。如为班级图书角捐献几本图书、给班级的花草浇水等,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强孩子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以便尽快融入集体。每一个孩子在上学的第一天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一定要当个好孩子。家长要积极帮助孩子实现这个愿望,要与老师多沟通,发现孩子的优点要及时表扬,让孩子对校园生活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
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怎么办?
贺艳霞(延庆县第二小学教师):孩子刚上小学,学习任务并不是很多,一年级的老师也会很注重幼小衔接,注重孩子学科之间的联系,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协调孩子的学习任务,不会给孩子造成太大压力,等孩子慢慢地有适应力之后再加大知识的教授。
如果发现孩子学习进度跟不上,这种情况大多与孩子在课堂上的倾听能力有关,家长应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放学留下开小灶、利用孩子休息的时间单独进行辅导等。如果家长觉得孩子有做事拖拉、专注力差等小问题时,也可以请老师在课堂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做到家校同步。同时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多鼓励,让孩子找到自信、找到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就感。
想与各科老师都沟通
又担心打扰老师,怎么办?
李红霞(延庆县第二小学教师):作为老师都会十分愿意见到家长能够主动跟老师沟通。家长、老师和孩子就像一个三角形,上面顶端托着孩子,两个支点离得越近托得就越高,所以对孩子家校方面要合力。
家长如果希望与其他科任老师沟通,都可以通过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来联系。一是在家长会等班务工作上沟通,二是各科老师把联系方式留给家长私下沟通,三是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即时进行对孩子问题的交流,四是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另外,有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很好,但家长还是不放心,会经常打电话向老师询问孩子情况。对待这种审慎认真的家长,老师们一般会多用心。所以只有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高了,老师也才会高,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学校的饭孩子不爱吃,怎么办?
王坤(石景山区古城二小教师):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如在新生入学前的家长会上,学校会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了解学校的配餐情况。当然,学生入学后,碰到挑食的孩子,也会出现“饭菜不好吃”的现象,比如有些孩子不爱吃白萝卜、胡萝卜、白菜等,对于这样的孩子,除了学校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营养餐知识的普及外,家长在家里也要做到食物的多样化,毕竟,学校的食堂或配餐公司并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还有一点就是,有疑惑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与学校进行沟通,只有家长与学校之间达成共识,而不是处在对立面,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该如何对待老师对孩子做的批评
安辉(丰台区右安门第一小学教师):家长对孩子的小评判,家长首先要放平心态。因为,家校沟通的时间一般也就是一周、半月、一月的事情,所以,老师的评判,也是针对一周、半月、一月而作出的,并不是对学生的整体评价。换言之,某个孩子在某一阶段某些方面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家长也不要过于焦虑,不要一听到老师的评价,就盲目地对孩子一顿训斥或埋怨。正确的做法是,全面了解孩子的问题是出自生理还是心理,它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必要的时候与老师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过于放大孩子的劣势、打击孩子。
家长首先要理解,并且在孩子提到在学校的一些不如意时,一定要站在学校、老师的这一边。也就是要肯定学校,肯定老师,不能为了安抚孩子就顺着孩子的意思说老师的不是。如果这样,孩子就会为自己的一些小错误找到可以推卸责任的理由,也会更厌烦上学,只会让问题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家长应该听完孩子的诉说后,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孩子说到的问题症结在哪里,能帮助孩子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和老师沟通。只有和老师建立统一战线的联盟,才能给孩子最恰当的帮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大学开学在即 新生异地求学迁不迁户口? 下一篇:别轻易相信 二本以上贫困大学新生可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