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模式要科学,培养目标要准确,专业设置要合理……
中职教育是对历年来应试教育的一种挑战和改革,国家为发展中职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中职教育到现在,都是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然而,当前却存在着制约中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因素,必须有针对地从多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就业环境推动中职学校的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而中职生凭借着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实用性的优势,赢得了广泛的就业市场。良好的就业环境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尤其是民办的中职学校的兴起与发展,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随着“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国策的提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职学校正逐渐成为独立的教育本体,参与市场竞争。但是生源现状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及几十年不变的课程与教材之间的矛盾等若干因素,已成为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桎梏。
中职教育也有主要问题
当前中职学校的教育问题,主要存在于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开设的课程,都不能与时具进;缺乏吸引力,硬件设施也跟不上。学生的实习实验条件差,实训设备陈旧简陋;也很难满足教学需要。开设课程的实用性不强。以及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生源素质问题。
中职教育要发展需对策措施
中职学校的教育如何以质量、效益、特色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正确定位其培养目标,构建办学模式,优化专业设置,制订中专招生方案;以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这是当前中职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亟待我们进行思考与探索。如何办好中职教育。专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中职学校要想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首先要解决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而且,要发挥中职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骨干作用,确保“基础牢,后劲足”的优势。只有这样,中职生才能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构建的中职教育模式要科学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摒弃传统的中职学校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办学封闭、管理过死、专业面窄等弊端。中职教育应把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尤其要综合考虑人才的择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素质的培养;注意对他们进行忧患意识、责任心与使命感的教育,以及承受挫折能力、生存竞争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既有敬业精神,又有创业潜能的新世纪人才。
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合理专业建设的优劣决定了转型期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对目前职业教育的严峻挑战做出合理的改革和发展,走“产学结合”的专业设置道路这才能使得学校和学生在市场环境下如鱼得水。
中职教育的改革力度要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就业教育,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必须是以市场需要为中心。在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要围绕市场旋转。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满足市场需要是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职学校教育应把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多功能复合应用型人才做为己任,在新形势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增加学生的就业岗位,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制订的中专招生方案要切合实际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广纳生源,中职学校可通过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周边学校保持联系和接触。通过当地党政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不断拓展办学的新思路、新时空,使中职教育的办学走出窘迫的困境。实现多层次、多规格办学,搞活招生机制,面向社会服务。总之,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开办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并逐渐向终身学习体系发展;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此外,目前正在试办的综合高中所采取的“延后分流”的办法也很值得中职学校借鉴。其做法是:绝大多数初中毕业生可以满足上普通高中或综合高中的意愿,融通普高和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互补,让学生在高中的二年级、三年级根据志向和个人素质自由选择普教课程或职教课程,逐渐由学校分流过渡到课程分流。有些中职学校也有自己的初中部,其初中毕业生,完全可以参照上述做法广纳生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国家发改委:中职免学费覆盖近90%学生 下一篇:2015年银川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