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北京 > 应对新高考:北京部分中学内部大调整

应对新高考:北京部分中学内部大调整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7-28

应对新高考:北京部分中学内部大调整1

北京教育系列调查之十二

高考是学校教学的风向标,2017年新高一学生将按照新高考改革方案进行教学、考试。面对高考新政,北京各中学将如何应对?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学校已开始研究新高考方案,并对新形势下的教学进行研究,在学校内部进行教学改革及课程改革。“跑校制”、职业课程、课程中心等成为各学校着力打造的项目。

走校制、走班制、走师制成主流

新高考方案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性,除语文、数学、英语外,其他学科可根据学生自身喜好选择考试科目。这就意味着未来学生在学校的课程不是统一的大课表,而是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课程。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介绍,为适应新高考要求,走班制将成为未来学校教学的常态。二中是最早实施走班制的学校之一,在国家课程中,二中非高考科目全部实行“走班制”选课教学。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北京二中自主开发的选修课程也全部实现学生走班上课。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可根据学校专门编制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随着高考改革的进程,二中在保留走班制的基础上,又开创了走师制的模式。比如高一年级有11个班,目前学校高一年级有7位语文教师,以前都是一个老师固定在一两个班进行教学,现在7位语文老师要在所有的11个班都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钮小桦解释说:“教师有不同的专长,有的擅长阅读教学、有的擅长写作教学,实施走师制,一方面可以让老师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课,比如有的教师讲鲁迅专题、有的教师讲张爱玲专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分解语文课本,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学习到不同老师的专长。”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介绍,要符合新高考要求,就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我们将跑班制的概念深化,借助方庄教育集群,通过集群内的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多样、多元的课程。学生采取“跑校”上课的方式。例如,十八中的足球特色,整个方庄集群的孩子都可以选择十八中的足球课程。实现真正的打破学校围墙,让孩子享受到最优质、也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

构造立体、多样课程体系

高考改革对人的要求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促使学校进行课程的创新。对此,东直门中学走在了课程改革的前面,学校着力构建立体课程模型。据东直门中学校长薛丽霞介绍,学校将国家、地方及校本三级课程融入到学校立体课程模型中。将各学科知识融合,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学校所有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活动都纳入学校统一规划,由年级整体开发。这是东直门中学立体化课程构建的一部分。据介绍,东直门中学结合蓝天工程、社会大课堂、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校本课程等进行的跨学科、跨年级、按学生发展类型立体课程探索。例如,每年初二年级学生都会去西安、延安进行访学活动。高二年级走进河南,探访中原文化。综合实践不是简单的参观,每个学生在此之前都会拿到一本学习指导手册,这本手册是由学校各科教师自主研发编写的。包含了物理、生物、地理、历史、语文多个学科知识。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认为,要想面对未来高考,就要求学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及管理体制。因此,学校未来将构建课程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以及测评中心。课程中心研发学生课程,制定适合学校及学生发展的课程,教师发展中心着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挖掘教师潜能。测评中心则对学校教学、教师等各方面进行评定,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完整的体系,促进教师、教学、课程、学校的发展。

职业体验课程进校园

汇文中学校长陈维嘉表示,未来学生培养模式,职业素养是重要环节。此前,很多孩子不知道高考填报什么专业,只是盲目地填报志愿,上了大学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这个专业、也并不适合。这是学生缺乏对职业的理解,因此,在中学开设职业课程非常重要。学校现在采取家校合作及与大学合作的方式开设职业课程。我们邀请大学教师为学生开展有关专业的先修课程,让学生提前了解这个专业,并为一些对该专业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汲取“养分”的平台。另外,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让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职业体验,这也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收获。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利用方庄集群资源共享优势,借助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开设职业体验课。学生们每周可到体验中心接受职业课程。

传统班级和走班相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李晓辉介绍,应对新高考的改革学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做了改变和尝试,采取传统班级和教学走班相结合的课程形式。传统形式大家都知道,走班学校做了两个方面的尝试。首先是,在高一非高考科目艺术、技术、生涯规划三个科目,所有的课程都转化成模块项目,总共26个项目,高中两年选择8个项目学习,总共获得16个学分。像通用技术科目学生应该选择2个模块学习,学校设置了7个模块,就是想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校把所有的非高考的科目都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学生在做选择的时候也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

另外一个尝试是在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三科中进行分类分层走班。分类的概念就是,高一学校有13个班,分成了三种形态。第一类是11班至13班是国际班,第二类是7班到10班是学校的理科实验班,第三类是6个普通班,这就属于分类。

分层就是把这三科,每科分成4层,学校叫“parb”分层体系。r级指的是标准级,相当于我们没有分层时候的课程;b级比标准级相对要求低一点,教学是高考标准,评价是会考标准;a级指的是高级,它指的是你在这个学科学的比高考的标准还要高一点;p级指的是专业级,将来学生大学准备学数学专业或者与数学专业相关的专业的,选择这一级。

这种方式学校在做,但是这几届学生不会以这种方式参加高考,但是学校想以后高考是和这种方式相匹配的,即使没有新高考,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生不同方面各个层次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李晓辉介绍,对于老师如何教,是课程变化后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例如,p级学校这三科每科只有一个班是p级,他们的课程增加的竞赛和大学先修课的课程比较多。学校教p级的老师在开教学研讨会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一直有一个困惑,我不知道我是应该教数学,还是教竞赛,还是应该教高考。”本身讲他是应该教数学的,但是他又不得不教其他的。学生分层后对于老师的针对性会更好,也是很好地解决了现实中提的一个问题,如何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

比拼语文、数学成绩

二外附中校长付晓洁介绍,目前很多学校的办学可能仍然会以高考的指挥棒为目标,一个学校不可能完全丢下这个指挥棒,完全从育人的角度办学。面对新的高考改革,未来将会出现急功近利的学校,这种学校根本不按照国家课程推行,高考考什么,学校教什么。学校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上,牺牲孩子学其他学科的机会。这些学校将会做到语文、数学学科高考成绩和清华附、人大附都差不多。像清华附和人大附等这些学校他割舍不了其他学科,因为他的孩子要上名校,而一些普通学校敢急功近利。甚至有些家长可能从小学就开始就强化语文、数学学科的学习。

高考语文、数学的成绩,普通校和示范校的分数非常接近,如果学校以高考为目标这就算完成任务了,但是以育人为目标,未来高校会挑不出他们喜欢的孩子。高校一定会看考生选择的另外三科,但是另外三科大部分学生都会是及格,高校将很难选到有理科思维的孩子和文史修养的孩子。

二外附中校长付晓洁介绍,有一些学校真的办学实力很强,社会资源很丰富,它能够从高一甚至初中开始设计孩子的成长道路,真正设计一套和孩子未来发展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例如,你想做记者,文笔基础好,学校就会给你设计传媒一类的课程。很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有这个基础将来高校选你的时候会更加容易。将来中学给高校的不仅仅是语文数学外语的成绩,还有高中阶段所有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的情况,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孩子职业成长的路径。

但是更多的普通校没有丰富的社团、高端的实验室、丰富的社会资源。未来高考如果应对的好,就需要名优学校对普通学校进行课程的支援,他们的课程资源面对普通学校开放,他的特色课程分级分层后,向普通学校输送,未来名校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

学科老师将出现短缺

和平街一中校长陈秀珍介绍,针对新高考,学校也做了一些调整,在课程设置上有一些突破。像外语学科,就把原来的课时专门分出一节,培养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从本学期开始,学校为高中的学生聘请外教。另外,语文学科将来占的分值会更高,学校在初中和高中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课。

陈秀珍介绍,对于理、化、生、史、地、政理科学生根据大学要求任选其中三科,这个改革会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困难,将来可能会出现有些科目选课的人很多,有些学科的老师会出现短缺,有些学科的老师会出现积压,所以学校的教师如何配置将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改革,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进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二外附中校长付晓洁介绍,英语改成一年多次考试,像北京这种大都市学生英语水平都很高,可能孩子高一就开始参加考试。原来高中三年学校都配有英语老师,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可能高一就已经完成了英语考试,学校的英语老师不能下岗,所以英语课程就会发生变化。

面对已经通过高考水平的孩子,学校会为他们开设哪些课程,面对还要继续准备英语考试的学生,学校又为他们准备哪些课。

中学的英语课程未来将会细分,像大学开设的精读、泛读、听力、英语文学、甚至第二外语这些课程有可能会被引进高中课程,为已经早早通过英语考试的学生选择。另外,对于没有通过英语学科考试的学生,学校将会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另外,英语学科的重心会下移,大家都知道,初中三年把英语学好,高中上来就能考,初中英语的教学任务一下就会加大,所有人意识中都是多学早考,上高中再去攻语文和数学。初中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水平将比以前更严格了,原来学校会把英语的骨干力量放到高中,现在一下就要前移了,要放到初中去,初中下延,压力就会到小学。

实验室面向全国开放

北京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介绍,学校建成了9个实验室,都是跟未来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相关,高精尖,关系到国家战略。这9个实验室是对校外开放的,将来面向全国开放。

这些实验室基本是全国中学唯一的。第一个是智能科学实验室,是由中科院自动化为学校建的;第二个是生命科学,是微生物所帮学校建的,搞克隆、生物工程、遗传工程;第三个是纳米实验室,中科院纳米所帮学校建的;第四个是遥感实验室,是中科院遥感所帮学校建的;第五个是数字化天象实验室;第六个是计算数学,也叫数学应用实验室,就是大数据的计算与应用;第七个是北航帮学校建的航空实验室;第八个是北航帮学校建的航天实验室;第九个是北航帮学校建的风动实验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媒体评学区房“高烧”不退:说明教改新政未... 下一篇:北京将依法清理“野鸡大学” 官方名单6月...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