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考 > 四川大学推行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四川大学推行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7-22

精英教育 个性化教育 自由全面发展教育

——四川大学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四川大学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基础、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为目标,在“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和“四个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公平观、教育多样观、全面发展教育观)、“三个全”(“全员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全方位服务”的育人管理体系、“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的人才培养观指导下,学校按照“分类指导、个性培养、注重创新、面向世界”的培养原则,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即面向“三大类”创新人才,通过“两阶段”培养过程、“三大类课程体系”建设和若干个支撑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生学术能力创新和创业及就业能力的提高。

“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类是面向全校学生的综合创新人才培养;一类是以学校吴玉章学院、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和“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基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类是对一些有天赋、有潜质,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特殊兴趣、特殊专长的“双特生”人才培养。

“两阶段”培养:在课程前置的基础上,把本科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在前一年半到两年半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培训和提升;后一阶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课程体系进行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真正享受个性化教育。

“三大类课程体系”:在“个性化教育”阶段,把课程分为三大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业发展规划选择任何一种课程体系进行学习:一类是学术研究型课程体系,如果学生今后想从事学术研究,成为学者和科学家,就可以选择这类课程体系,接受系统的专业理论教育并提前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团队,尽早参加科研训练,锻炼科研能力;还有一类是创新创业型课程体系,如果学生今后想创新创业,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就可以选择这类课程体系,接受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培训,大胆地发挥创造,利用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作一些创业实践,进行有益的尝试;再有一类是社会实践型课程体系,如果学生毕业以后想先就业,就重点选择社会实践型课程体系学习,提前进入实习单位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实际工作能力训练。这样,通过本科阶段后期的个性化教育,真正为学生充分发挥特长和优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使川大每个学生都有挖掘潜质、发挥才干、展示智慧的空间和舞台。

“X”是为落实本科“32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而推行的若干项支撑计划,包括:人才选拔模式创新及生源拓展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及“双特生”培养计划;专业优化整合与交叉人才培养计划;公共课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计划;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计划;个性化教育阶段三大类课程(学术研究型、创新创业型、社会实践型)体系建设计划;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高质量多样化改革计划; “四位一体”大学生成长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拓展计划;本科教学及教学管理支持平台建设计划;本科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计划;本科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培养支撑条件建设计划;文理基础教育强化计划;交叉培养专业试点工程;鼓励学生努力向上的学籍管理新体制、新机制构建工程;万门课程建设计划;高质量、高水平国际课程周工程;学术社团引领学风建设计划等。

四川大学以百年名校的深厚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优势,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四川大学校史文化》、《国际文化与教育——归国学者看海外》等特色人文课程400余门,组织《四川大学人文大讲堂》、《四川大学校友大讲堂》等各类学术讲座近千场,建设开放了“四馆一廊”(校史馆、人文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和历史文化长廊),以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感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以综合大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人才培养,充分依托多学科资源,加强专业改造,设置交叉学科专业,构建了全新的本科专业体系;通过多学科交叉联合建立了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班、文理工科创新班与跨学院的创新班和吴玉章学院等,集中多学科优势资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构建了多类型、多层次学科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设立了20多个辅修和双专业(双学位),打造复合型人才;开设学术前沿讲座、增加前沿性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学校还全面实施了名誉班主任制度,由校院两级领导干部、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带头兼任名誉班主任,坚持每学期至少与学生见一次面、作一次交流,激励和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

学校以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强势带动人才培养,着力将一流的科研队伍、优秀的科研成果和优质的科研资源与本科教育相结合,坚持院士、杰出教授、“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著名学者和教授参与本科生培养,院士、杰出教授、长江学者等专家学者为本科生开设课程、讲座800余门次/年,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比例达95%以上;大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本科生进科研平台、进课题组、进实验室的制度;学校专门设立了各类学生创新基金,资助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985工程”平台基地等科研资源面向本科生开放;学校还建立了各级创新基地、创新实验室以及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以开放性大学的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先后与国(境)外100余所高水平大学开展了“2+2”、“3+1”、“1+2+1”、“3+1+1”等模式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学校设立了学生海外学习发展基金,资助优秀本科生出国学习、研修;通过国际夏令营等活动,实现学生到国际一流大学短期学习的文化之旅;选派优秀本科生到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参观考察和实习,力争使每一名在校本科生至少有一次国际交流或学习的经历。

学校从2012年起在每学年春季学期末设立“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安排2~4周时间邀请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或国内著名学者,开设全英语国际课程、短期课程、学科竞赛培训课程、学术前沿和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训练、实习、实训,举办“大学生创新学术论坛”、“创新创业精英讲坛”、 “国际交流营”和“海外留学经验”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

学校以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保障人才培养,相继实施了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创新学分、激励学生参与学术型社团等学生个性化教育与培养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创新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鼓励优秀学生创新创业;设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与地方政府合作在三个校区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众筹创新创业扶持基金,为学生搭建优质的创新创业平台,获评全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先进单位、全国创业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科技部授予学校创新人才示范基地;实施了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创新计划,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26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8个,获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国家精品课程33门、已上线“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9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MOOCs 7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51种,12名教师获国家教学名师奖;初步构建了大型设备公共服务及资源共享体系,实现了教学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建立了“奖、贷、勤、助、补、保、免七位一体、联动助学”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搭建适合自身成长的教育平台。

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五年,川大学生在全国各种知识和科技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以上奖项3000余项;川大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学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编:610065

电话:(028)86080605 86081605

学校网址:http://www.scu.edu.cn

本科招生在线网址:

http://zs.scu.edu.cn/zhaosheng

招生就业处E-mail:

nic8401@scu.edu.c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把握“四个关键” ... 下一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表示从严整改违规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