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举策。应用技术大学要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履行其使命功能,聚焦技术定位是应有之义。
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要聚焦服务国家技术创新、积累和传承。
应用技术大学服务国家技术创新,主要应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发展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研究分为三类,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基础研究属于科学研究,是指认识客观规律,产生理论知识的研究;应用研究是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产生技术发明、技术创造成果;发展研究是指将技术发明、技术创造成果再转化为产品。应用技术大学主要应定位在链条的中下游,即应用性研究、发展研究以及随后的生产和营销商品等环节。不同的应用技术大学视基础、优势的不同,可选择其中的某些环节发挥作用,基础较好的定位可适当前移,基础较差的定位可适当后移。
按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关于技术定义的范畴,技术技能积累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作为知识的技术。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知识。积累技术理论知识,即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建立技术新概念、新理论等,如技术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技术规划、技术设计等。积累技术实践知识,如技术规则、技术工艺、技术格言、技术经验、技术秘诀、技术标准等。二是作为活动的技术。积累技术能力,如技术发明创造能力,技术生产能力,技术指导与应用能力等。三是作为物体的技术。积累物化成果,如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工具、新设备、新产品等。四是作为意志的技术。包括积累技术精神、理念、价值、伦理等技术文明成果等。应用技术大学要在上述范围内与社会行业企业、各民族等共同开展技术技能积累和传承。
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要聚焦技术本科教育。
按国务院相关决定规定,“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新的学校类型,”“举办职业本科教育,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师等技术技能人才”。按其培养人才的定位推论实际上是以举办技术教育为主的大学,以技术发展的逻辑为出发点和归宿实施高等教育,与学术、工程、专业等本科教育同层次而不同类型,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哲学研究显示,技术发展到了今天,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甚至成了人本身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至今却没有专门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的大学,技术人才培养基本上由学术型、工程型、专业型教育所替代。应用技术大学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中缺失的部分,定位在以技术为主的教育类型上,抓住了本质,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早有明确的规定,“技术教育是指在第三阶段教育完成基础上,实施以技术为主的教育。”发达国家本科教育阶段都包括有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教育不仅在本科阶段有独立的地位,而且从初等、中等到高专、本科自成体系。这一点无论是英国、美国、法国、我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我国本科教育阶段存在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专业教育,但技术教育一直缺位,由工程或专业教育所替代。无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还是从技术与教育发展的自身逻辑出发,都是个缺憾。办应用技术大学,实施以技术本科教育为主,填补了技术本科教育的空白,与联合国的规定和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一致。
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要聚焦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应用技术大学办职业本科教育,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技术技能人才。既然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技术教育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国务院决定没直接提办技术教育,采用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提法,按我国较为普遍的理解,广义职业教育包括技术教育。
与学术型大学定位以发展科学的逻辑不同,应用技术大学聚焦技术,以技术为出发点和归宿,规定定位方向、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定位的内涵包括,办学理念:以技术为核心,遵循技术自身发展的逻辑,开展技术创新、积累、传承、开发应用等。使命功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开展技术发明创造、应用性和发展性研究;服务国家技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积累并传承技术和技术文明。教育类型:以举办技术教育为主,区别于学术型和工程型教育,属于应用型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主要部分,也可能成为应用型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办学方向:面向地方、行业、产业、企业一线职业岗位,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面向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发展需要。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适当发展专业研究生教育。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紧密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包括技术工程师,技术师、高级技工等。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案例、真实任务、虚拟仿真、双证融通教学等。内部治理结构制度:必须吸收行业、产业、企业界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治理,组建董事会,以董事会体制机制治理与管理学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