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国平”引领中国网评潮流“新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话语与实践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国平”引领中国网评潮流“新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话语与实践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7-08

4 月26 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承办的“新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话语与实践——‘国平评论’研讨会”开幕式在我校演播楼22 楼会议室举行。中央网信办传播局局长姜军,中共浙江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琚朝晖,我校党委书记彭少健,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新京报》等国内主流媒体评论部记者、编辑,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新闻学专家共计20 多人参加。活动由副校长詹成大主持。

彭少健在致欢迎词中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情况。琚朝晖表示,目前网上舆论生态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清朗网络空间的任务依然繁重,如何遵循网上宣传规律,有效传播党委政府声音,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使主流媒体网络传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十分紧迫。

姜军简要介绍了中央网信办“国平”品牌的打造过程,指出,“国平评论”紧贴中央重大关切,进行深度解读,为党分忧、为国尽责,明确响亮发声,紧跟舆论热点事件,迅速及时引导,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国家水平,成为网上舆论引导最响亮的品牌。

开幕式结束后,研讨会正式开始。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国际舆论场、话语创新和舆论引导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央网信办阅评小组副组长高初建表示,评论什么首先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是非善恶要有准确的判断,才能发出正面的声音。新华社国际部评论室副主任吴黎明认为,“国平评论”的特点就是快捷、鲜活、情怀和创新。《新京报》社长助理、《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学东表示:“评论写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读者娓娓道来,读者愿意看,看完能够静静思考,作者、读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亲切平实的语言也有利于读者接受。”

博联社总裁马晓霖表示,新闻评论人的姿态要改变,训导式的传播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要以青年人接受的形式来进行传播;以平实的视角、甚至仰视的姿态传播自己想要对方接受的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走向。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芝晓教授表示,网民阅读习惯已经改变,网评文章应该再短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感染力更强,接受力更强,更有利于移动媒体的发展。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教授从理解把握世界权力格局的角度切入,认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战略,必须走一条综合权力展示之路,将符号性的权力与硬权力有机结合。我校话语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钱毓芳教授从话语创新的角度出发,提出新一代领导人令人耳目一新的话语体系构建了政治沟通的情感认同关系,构建了政治话语主体间的对话性,有利于凝聚群众力量,寻求国际认同。

人民网观点频道主编文松辉从评论的时效性、受众需求和传播渠道及形式等三个方面着手,提出树立政治意识、产品意识和平台意识,提升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力。《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石述思表示,要提升主流时政评论的写作水平,必须有大局观、时效观和受众观,由于移动互联带来的碎片化、视觉化的变革潮流,未来主流时政评论在表达方式的创新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无论是标题、行文还是传播渠道模式都可以进行突破,以进一步赢得受众的喜欢与认同。

本次会议为期一天,20 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剖析和探讨了以国平评论为代表的政治传播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的重要意义,围绕新媒体时代如何讲述中国梦,传播正能量,提升影响力发表了真知灼见,为我校师生送来了一场难得的精神盛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加速降低网费, 时不我待 下一篇:我校举行2015年春季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