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教育部已完成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该方案,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与此前有地方拟调低英语的高考分数比,教育部改革办法更为“激进”。这或意味着,今后在高校招生中,将不再看考生的英语分数,而只要求通过相关考试即可。
改革开放以后,英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疯狂英语”成为这个国家急切与世界交流的表征。这一社会思潮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就是学生从初中开始学英语,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大学英语考级在现实中与学位直接挂钩。但是,与学英语热潮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国内英语教育却可说总体是失败的。这主要体现在,大量学生花了那么多课时学英语,结果却开不了口,难以文字表达,在工作中根本派不上用场。
之所以如此,首要原因就在于英语教育的应试化之弊。对于大量学生来说,学英语不是为了掌握这门语言文字,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对许多老师来讲,教这门课程也更多是为了应对高考。在应试化思维主导下,无论是老师的教学手段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出现严重偏差,最终导致普遍的“高分低能”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与弊端,近年来社会上已经多有反思。
有必要强调一点,英语退出统一高考,重点在于“去应试化”,而不是也不该是别的什么。这既不表明英语学习不再重要,更不意味着英语课本从此可丢到爪哇国去了。时至今日,英语仍是进行国际化交流的通用语言,也是专业研究应掌握的语言工具,其重要性依然无可替代。如果泼洗澡水把孩子也给扔掉,这将得不偿失,后果惨重。
此前,有人把英语看作一种“文化入侵”、“奴化教育”,声称给“英语热”降温才算拥有文化自信。这类思维即便不是倒退到“睁眼看世界”以前的状态,也是一种狭隘民族主义心态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英语学习占去大量时间,是传统文化沦丧的罪魁祸首。这种比较完全不符合逻辑。照这么说,同样理由也适用于数学、化学、物理等“无用之学”。眼下,由于“把英语踢出高考”成为热议话题,还有人正儿八经地呼吁“把数学踢出高考”,因为对许多人来讲,“除了数钱,一辈子没有再用到数学”。这样下去,离“白卷英雄”回归的时代不远矣。
反过来,还有人对这次英语考试改革表示担忧,认为这将导致农村地区的英语教育不被重视,造成社会阶层差别化进一步拉大。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由于学习环境、教育资源存在客观差异,农村孩子学英语条件比城里孩子相对落后,一旦“去应试化”,有理由担心农村家庭和学校不再那么重视英语教育。不过,这首先只是一种合理猜测,实际结果未必如此;其次,英语退出统一高考并不是不考,减轻学生负担、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对所有考生都有利;其三,如果学英语只是为了追求高考分数,或者学了白学,那还真不如不学。
应该说,随着中国日益对外开放,对外语的需求已不仅局限于英语,改革英语教育弊端,或适当降低英语教育的重要性,都是出自客观上的社会形势要求。据悉,这次改革为的就是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从教育部总体改革方案看,其根本目标在于消除“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扭转“考什么学什么”、分分计较等应试教育倾向。可见,英语退出统一高考,不等于英语学习无足轻重。英语学不好,到头来恐怕还是自己吃亏。
我们该抛弃的不是英语,而是英语的应试化教育弊端。这次英语考试改革,其方案设计与教育本质、社会发展以及国际经验相符合,不妨先点一个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广东省高考音乐术科1月12日开考 下一篇:2014年江门市高考生首破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