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考 > 2014年北京高考微写作技巧分析

2014年北京高考微写作技巧分析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3-10

应试作文训练 学生厌写老师厌教

应该说,微写作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全国统一高考命题时,一度出现的“小作文”,其实就是一种微写作。分省命题后,有些省份仍保留了具有微写作意义的“小作文”,如2011年江西命题中的小作文:“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要求:(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我们的日常作文和高考作文,常常呈现“假大空”的应试体症状。在一篇完整的大作文中,我们常常看到:“抒发情感”是虚情假意和无病呻吟,“表达观点”是缺失论证的大而无当和人云亦云,“描述事物”是缺失条理和干枯空洞……这样的高考体作文的流行,归根结底,在于老师作文教学的高考体化。高中作文教学甚至从高一开始,就进入到高考体的训练中。从立意到选材,从谋篇到用语,老师们常常提供一种作文的万能公式。这样一种并非个别现象的高中作文教学现象,在业内其实就是公开的秘密。这样的作文教学,训练的是套板反应,失去的是教作文与写作文的激情和动力,失去的更是作文基本能力的针对性训练,结果是学生厌写,老师厌教。

古代也有“微博体” 微写作宜生活化

微写作,可以成为解决上述矛盾的一个有效的日常作文教学举措。

微写作短平快,费时少,易于激发写作者动手的热情;写作者不至于像面对长篇大作文时那样望而生畏。

其实,目前流行的微博写作,就是一种微写作。高一入学,笔者曾设置形式多样的微博体作文,让学生及时发表在班级博客上。“每日一句话新闻”,“每日百字时评”,“每日百字班级叙事”,这是微写作的生活化。而引导学生写作的“单词微写作”,又体现了微写作的情趣性和智慧性。具体做法是以《现代汉语词典》音序为序,每个音序下选择自己有感觉的单词,进行百字以内的阐释演绎。笔者引导的“单词微写作”,是“单词体+微博体”的写作。“单词体”,像《培根随笔选》,像张中行的《顺生论》,都是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批注的名作。

“微博体”,古今中外都有范本。古代微写作,《世说新语》、《菜根谭》、《幽梦影》、《舌华录》、《宋琐语》都是范本。这些古代微博体的经典文字,每则其实都可提炼为一个单词。这些古代微博体,或叙事,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是言语能力的体现,是情趣智慧的展示。当今微写作,各种报刊中的“新闻点评”;《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杂文选刊》等,曾有过的“百字小小说”栏目设置或竞赛。域外的,美国作家安布罗斯·比尔斯《魔鬼词典》等微写作范本,都应引导学生阅读。

主题单纯文字少 让学生愉快地写起来

微写作也使写作的基本能力点得到具体而微的训练。因为这是一种“规模小,容量少,主题单纯,目标清晰,针对性强、有操作性的微型写作课程”。文字量少,没有长篇写作的负担,因而训练可以日常化乃至习惯化:“主题单纯,目标清晰,针对性强”,因而有实效性,易于解除写作教学因大而无当而很少作为的尴尬:“有操作性”,易于解除由来已久的写作训练无从下手的尴尬。此前作文教学中,经常训练的写作手法、谋篇布局等能力,可以微型化训练。甚至,此前作文教学中,常常停留于别字病句零碎层面的写作修改,经由设置适切地微型化训练而跃升至写作手法、谋篇布局整体层面的写作修改。

具体操作而言,高一高二的微写作,以兴趣激发为主,以能力点落实为辅。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愉快地写起来。高三的微作文训练,应该以全体学生作文能力点的规范训练为主,兼及兴趣激发和保持。

以“单词微写作”为例,高一高二年级,可以围绕一个单词,或“描述事物”,或“表达观点”,或“抒发情感”,不限表达方式;高三则围绕一个单词,就要分解训练“描述、议论、抒情”的各个能力点了。 (赵长河 作者为本市特级教师)

延伸阅读

解析台湾微写作试题

台湾地区的微写作,在体现传统文化上,在体现生活应用性上,应该说很值得我们借鉴吸取。

如台湾地区2008年学科能力测验国文科试题中,具有微写作特质(试卷标为“应用写作”)的命题是:“试以楚国、齐国或第三国记者的身份”,“择一立场报导”《晏子使楚》的事件。经典文化在这样的命题中,鲜活了起来。这样的命题,既有显性的“描述”角度的考查,也有隐性的“表达观点”的考查。

而“生活即写作,写作即生活”的写作理念,也能在传统与现实的结合中得到体现。台湾地区的微写作例题,都是这样的写作理念的体现。

历年高考和模考的作文题,有些题目的命题角度很好,但写全文无论时间还是精力都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巧妙地把它分解成符合微写作训练的各个点,进行训练。这就是“改造大作文为微写作”的思路之一。

如2013年课标卷1作文题的内涵实质,是“经验技术与勇气”的关系。命题材料体现的,是作为主要矛盾的“勇气”与作为次要矛盾的“经验技术”的关系。据此,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大作文题改造成微写作:就成功的原因而言,此则材料中涉及到的“经验技术”与“勇气”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体现了什么样的辩证原理?

同样,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微写作的训练,本就是呼应阅读理解的考查方向之一。这样的微写作,大体有两个方向,一是阐释及延伸阅读文本的思想和表达形式,一是运用阅读文本体现的思想和表达形式。前者,在北京高考阅读延伸题中体现较多。又如2013年台湾地区高考国文考题中,类似微写作的考题,是写一段150字以内的“以个人的想法”评论林语堂《读书的艺术》节选语段的观点的微作文。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微写作的训练,首先得过阅读理解关。这一关,其实也要通过阐释型的微写作加以强化的。阅读理解和微写作本就应该形成互动和促进。

在基础复习中,能否渗透微写作训练呢?通常的观点是不能。其实,语文学习本就是一个立体化的学习,这是学科特点决定的。但我们少有立体的日常语文学习。于是,基础复习中,单纯地背记错别字,枯燥地背成语名句,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痛苦。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把语文的基础积累和微写作结合起来,就可以很好地化解这样的痛苦。

掌握六类文体

分解训练描述、议论、抒情能力点,掌握各类应用文体格式。描述、议论、抒情的各种方法,应该从现在开始,化解落实在每天的微写作练习中;不应存在侥幸地猜题押宝心理。

对各种表现方法的训练,还应从“改写、扩写、缩写、续写和看图说话”等各种形式角度进行训练。各类应用文体,应掌握基本格式要求;同时着重从“简明、连贯、得体”的角度,训练应用文体的表达。

学生应该掌握的应用文体主要是六大类:条据类,书信类,通知、通告,启事,说明书,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4年复旦大学千分考笔试各科答题技巧 下一篇:2014年北京各区期末联考微写作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