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地方 > 内蒙古 > 内蒙古自治区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内蒙古自治区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12

近几年,受到高校毕业生总量不断增加、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因素影响,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和全国高校毕业生一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据内蒙古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数据,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断提高,2010年和2011年均达到了80%以上。

多种渠道为应往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近年来,内蒙古每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2011年首次突破10万人,今年达到11.3万人。自治区人社、教育、团委等多部门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共同化解就业难题。除全区人才市场每年满足70%左右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或重新择业外,参加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和自主创业已然成为很多高校毕业生的首选。

如今在内蒙古妇联调训的珍英曾是一名“三支一扶”志愿者。2009年8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她通过了“三支一扶”考试,来到通辽市科左后旗朝鲁吐镇做志愿服务工作。两年间,她先后担任包村干部、镇党委组织干事、镇团委书记等职务,出色地完成了每一个工作任务。2011年,在志愿服务就要期满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自治区选调生,被任命为科左后旗吉尔嘎朗镇行政秘书和妇联主席。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她说:“是‘三支一扶’成就了我的就业梦想,2年志愿服务基层的经历是我终身的财富。”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李东洋有着不平凡的创业经历。2005年秋天,刚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他毅然回到家乡乌海,与内蒙古工业大学的两名学生一起,创办了乌海人网,打造了乌海本土第一支软件研发团队,并成功开发了乌海市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管理软件———四方软件。几年间,从白手起家到成功孵化出5家创业公司,获得多项荣誉,李东洋用自己的奋斗经历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树立了典范。“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太多的帮助。有政府领导的关怀,有就业、科技、团委等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也有很多企业和个人的友情帮助。感谢大家,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李东洋说。

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今年内蒙古制定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12十2”计划。通过12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计划,力争到年底实现应往届毕业生10.5万人就业。其中,包括大学生村官计划2272名,“三支一扶”计划2500名,社区民生工作志愿者计划5000名,中小企业储备高校毕业生计划6000名,农村牧区特岗教师计划304名,西部志愿者计划346名,公务员考录计划3000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7000名,国有大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5000名,人才派遣高校毕业生5000名,人才市场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6万名,灵活就业8000名。2项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计划1.8万名,其中就业见习计划8000名,创业培训计划1万名。到7月底,通过开展各项计划,全区已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的应往届毕业生达7万余名。

苦练内功各高校努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自治区各高等院校深知,就业不仅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更是涉及到社会民生的大事,必须苦练内功、抓教学质量,全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始终把学生就业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时刻谨记高校的使命和责任,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实现学校的育人功能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共识。

内蒙古师范大学全面落实办学资源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对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和学科,区别情况,减少招生和控制招生。学校还开展一系列就业指导活动,加强学生就业引导。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课程和毕业生求职系列讲座,以立项的形式开展择业、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学生求职技能和学生职业成熟度。2011年,学校设立了就业指导教研室,专门负责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方法的研究和教师培训。

内蒙古农业大学把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向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方向统筹,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主线,开展层次丰富、内容广泛的教育活动。学校以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掘、发展自身潜能,使学生能够悦纳自我,能与人沟通分享,并能发展良好的生活能力、情商、学习及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制定出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实施大纲》。大纲将生涯发展与规划作为贯穿大学4年始终的思想理念,以活动为载体,分阶段有目标地建构了一个优秀大学生的素质模型。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立了包括上海通用汽车制造厂在内的200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还鼓励学生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学校还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实验室,形成了创业指导与培训、项目申报与评审、资金扶持与政策帮扶一体化的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育人体系。150余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给予咨询、指导和跟踪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投入创业经费50万元,目前已有6个学生的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基地,累计获得25万元资金支持。

多方合力确保贫困家庭大学生稳定就业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出帮助一个大学生实现就业、带动一个农村牧区家庭实现稳定脱贫的口号。自治区要求各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农村牧区和困难家庭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要求各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把吸纳大学生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积极安排农村牧区和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呼和浩特铁路局积极响应号召,决定连续5年,每年接收1000名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

自治区党委农牧办、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召开了贫困家庭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来自全区各地的261家企业和用人单位共为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6684个,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亲临招聘会。胡春华在讲话中强调,要把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工作抓好。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实现稳定就业,就能带动贫困家庭稳定脱贫。各级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定下硬指标,实现“两个基本解决”,确保一万个就业岗位。即经过努力,基本解决新一轮扶贫攻坚确定的全区266万贫困人口中大学毕业生的稳定就业问题,基本解决目前占高校学生总数28%的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稳定就业问题。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每年要为贫困家庭大学生提供1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在其他各类人员招考中,也要为贫困家庭大学生留出一定比例。

据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按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实施方案》精神,今年“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工作志愿者”选拔招募工作,要求各盟市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单独划线,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录取,目前这两项计划录取贫困家庭大学生比例均超过35%。

各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和就业确有困难的女大学生以及少数民族毕业生也有特殊政策。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各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对一”重点指导、重点帮扶、重点服务等活动。对离校前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集中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离校后的求职渠道、服务系统和保障政策,并做好联系登记工作,随时为他们提供需求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内蒙古科大学生发帖称食堂涨价质量下降 下一篇:天津大学举办“你问我答”大型考研咨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