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北京大学:小班课教学如何“闻着香吃着更香”

北京大学:小班课教学如何“闻着香吃着更香”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9

小班课教学如何“闻着香吃着更香”

——北京大学小班课教学实践透视

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大学试点小班课教学,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局面,让师生在启发式讲授、批判式探讨和探究式学习中充分互动。

“总听到有人抱怨鸡肉味道不好,因为现在的鸡都是批量生产的,所以大家都跑到郊区去吃土鸡。小班课教学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大学小班课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校长王恩哥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局面,让师生在启发式讲授、批判式探讨和探究式学习中充分互动,北大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在进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5个基础理科学院的6门低年级本科生专业必修基础课,试点小班课教学,并于2013年春季增加10个院系的15门专业基础课试点。

如今,两年过去了,看上去很美的小班课教学探索有哪些收获与困惑?

大班课小班课衔接是方向

在西方名校,小班教学在本科教育中十分普遍。2010年,哈佛、耶鲁两所大学在开设的全部课程中,75%都采取不超过20名学生的教学规模。而北大教务部的一项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秋季学期开设的4024门本科课程中,20人以下的班级占所有本科课程比例仅为3.8%,而100人以上的班级约占27.2%。如今,即使是已经推广了两年小班课教学,北大也仅有61门本科生课程已经或计划实施该模式。

在小班课教学实践中,大班课和小班课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探索过程中大家发现,大班课和小班课的衔接成为一个难点。以化学学院为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无机化学课程为例,该课程采取“大班授课”(2学时)、“小班教学”(2学时)和“一对一答疑”(2学时)的教学模式。大班课主要讲授化学元素等基本知识,小班课则围绕相关选题作主题报告和问题讨论。在一些学生眼中,大班课与小班课的衔接并不紧密。“大班课比较偏重科研,学时比较少,小班课的选题则相对比较难。”一名学生表示。

在课程内容上,“前沿内容过多,基础性知识偏少”也是学生反映的普遍问题。“学院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大班课会侧重于课程基础和理论,小班课会更加注重对大班课的深化和延伸。”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王颖霞说,无机化学课程对小班课作了较大调整,将原有的28个专题精选为14个,并增加了50分钟的问题讨论环节,使之与大班课更好地衔接。

引入博士生助教给教师减负

在北大开设的592门次研讨型小班,参与教师就达470余人。师资不够、教师工作量大,是小班课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师在总结小班课教学的问题时说:“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也使小班教学让教师的负担成倍、甚至成两倍增加。如果一个教师长期进行小班课教学,其自身的科研时间会大大缩小。”

针对这种情况,引入硕士生、博士生担任“小班课”助教,成为北大一些学院的积极尝试。北大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小叶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担任“法理学”课程的助教。在她看来,助教既需要具备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能在小组讨论中启发学生,鼓励大家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助教水平直接关乎讨论课质量的高低”。

“我们的博士生助教承担着比较重的相关教学任务,但受经费限制,我们无法聘用更多的博士生助教,无法展开规模更小、质量更高的讨论。”交流中,关于增加小班课教学试点经费支持的建议得到了校方的积极回应。

学生学习方法习惯需转换

北大的小班课教学采取大班授课(每周2—4学时)、小班研讨(每周2学时)、课后学生深度阅读以及一对一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成绩评定采取学生考试成绩与其在小班研讨课以及课后的学习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评判形式。两年来,听课学生达1万余人次,平均而言,已经达到使北大每位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1—2门小班课教学的目标。

上课第一天就领到3大本、共800多页的阅读材料,是大二学生小杨对法理学小班课的第一印象。据法学院一名学生粗略统计,一学期的法理学课程,推荐的阅读材料是600万字,其中必读90万字,写过的读书笔记41篇,共计13万字。如此厚重的文献阅读材料,让不少学生感到“压力山大”。

一位助教向记者坦言,由于选择的文献本身就比较难读,而且面对经典文本的时候,学生们常常很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大班课思维到小班课实践,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转换尚需一个过程。

《中国教育报》2014年12月16日第1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贵州高校将集中开展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专项检... 下一篇:河南一高校职工冒领助学金被判有期徒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