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不能被英国人接受的中国学生的坏习惯

不能被英国人接受的中国学生的坏习惯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学生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进行简单的解释,这些问题都是令很多外国朋友感到不适甚至反感的。

场景一:不分场合,大声喧哗

中国人嗓门大,这似乎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事实。地铁公车里,商场店铺里,学校走廊中,是不是能见到三五成群的中国人,或慷慨激昂,或高谈阔论,一副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英气。尤其不能容忍的是还用中文,不时惹得路人侧目,咋舌称奇。英国的朋友每每谈及于此皆习惯性得摇摇头,稍显无奈。要知道在英国,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在公共场合绝对不可以喧哗的,即便是打电话也需得压低了嗓音躲在一角。而且礼貌上讲,如果有不懂你的语言的人在一遍,则尽量不要用人家不懂的语言讲话,这是起码的礼貌。很遗憾,现今的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教育。

场景二:满身油烟味

中国的菜肴固然是有点名气的。或许是中国学生学习紧张顾不上,每每穿着上学的衣服便下了厨房。结果便是一个中国学生走过的走廊常常飘香四溢,精美的饭点让各国学生有些不知所措,却搞的一身油烟味道。在西方文化的国家,穿着不得体也是对人家不尊重的表现之一。穿的差点没关系,殊不知这满身的油烟味是不是可以洗洗干净。这里便又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中国人住过的房子厨房油烟太大,这本不是我们的错,可结果便是很多地方不愿意租房给中国人。

场景三:宿舍成了俱乐部

自己租住的房子固然是自己的,可是全然没有公德,呼朋唤友高深喧哗,即便深夜也丝毫不加注意,电子游戏,棋牌麻将,请客会有,搞得不亦乐乎,却使得邻里之间夜不能寐。这点实在不知该怎么说,大家都明白,就是在中国这样也不太合适吧。

场景四:占得便宜,不肯吃亏

曾几何时,忘大义逐小利这句话已然从一个形容小人的贬义词悄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人们有意无意得开始对此趋之若鹜。尤其是到了国外,这种现象尤显突兀。签了手机回国走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把这种风气带到了学校里,学术上搞假的复印剪贴,骗人撒谎,为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败坏中国人声誉。现在连英国人都知道,对中国学生的论文评判要验证,给分要慎重。

其他小事在此不多赘述,不知礼仪,甚至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不一而足。

原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第八届全民教育工作会议举行 郝平出席会议... 下一篇:2013英国BBC:学生权益受关注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