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温哥华房价高涨 公立小学入学率下降

温哥华房价高涨 公立小学入学率下降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温哥华房价高涨 公立小学入学率下降 2013年07月19日 06时讯

近几年温哥华学区的入学人数逐年递减,每年约减少600名学生,过去五年来,卑诗省的公立小学入学人数已减少了约1万名学生,这是因为温哥华地区的房价高涨,许多家庭无力负担而纷纷搬离昂贵的温哥华学区。

为了找出温哥华中小学生人数近年持续减少的原因,温哥华学区还特别针对学生家长进行调查,根据已回收的问卷资料显示,有75%的家长均表示负担不起温哥华的高房价是搬离温哥华转往其他学区的主要原因。

依据教育厅招生人数评估报告显示,许多学生正在往东移动,搬到更容易负担房价的郊区,如高贵林(Coquitlam)、素里(Surrey)或兰里(Langley)等地区。素里是大温哥华成长最快的地区,在过去五年新生人数增加了4,261名学生。其他的地区包括Coquitlam增长1,673名学生,温哥华岛的三个地区:包括萨尼奇(Saanich)增加1,084名学生,科莫克斯谷(Comox Valley)增加820名及苏克(Sooke)增加817名。法语公立学校也上升12%,计有522名学生。

与上述地区相较之下,生活费较昂贵的地区,如:温哥华、列治文和北温哥华,都面临入学人数减少的困境。上个月「温哥华太阳报」就曾报导温哥华学校局的调查发现,很多家庭都由于住房成本高昂而选择离开温哥华。温哥华学校局指出,过去3年,区内每年减少的学生人数介于600到700人之间,预估未来四年将更形恶化,每年入学人数将减少1千人,以目前每所小学平约300人计算,等于每年关闭3间小学。

学生人数不断减少也对学区财政带来沉重压力,因为省府是根据学生人数对学区拨款,除素里学区外,全省各地学区都面临学生人数减少的困扰。

温哥华学校局副主席龙巴迪(Mike Lombardi)表示,市府指温哥华人口不断增加,但许多都是单身族,除非房地产危机恶化,否则会迫使更多人搬离。除了为年轻家庭提供更多样的住房选项外,他认为在校内提供课后托儿服务也是留住学生的好方法,他希望未来每个小学都能提供托儿服务,为家长解决困扰。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温哥华房价高涨 公立小学入学率下降 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英国遭受七年来最高温袭击 称已热死数百人 下一篇: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缘何有如此高的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