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德国被批评菁英教育取代了普及教育 2013年07月19日 06时讯
德国在前一段时间创下了破纪录的250万大学生人数,中央政府和邦政府也因此投入了更多的经费在大学教育上。可是受惠的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家庭背景较好的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是工人阶级的子弟。伴随这种现象而来的就是对于联邦教育促进法(Bafoeg)的改革要求。
根据德国学生协会(DSW)的调查,高达77%的大学生其父母本身也是高等教育份子,只有23%的学生来自于工人阶级家庭。DSW主席Dieter Timmermann表示:「即使整个社群的教育水準普遍提高,但是对于大学生的筛选却仍如以往般的挑剔」。虽然目前已有修业期较短的学士课程,但是大学生的整体社会结构却没有因此而有多大的改变。Timmermann又提到:「现今的高等教育政策总是绕着菁英教育、自治等主题打转,却很少谈到公平正义与机会均等」。这位前Bielefeld大学校长兼教育研究学者要求联邦政府和邦政府在联邦教育促进法的改革议题上要达成共识且不得拖延。他之所以会如此要求是因为虽然联邦政府的联邦教育促进委员会已经决定,要将Bafoeg补助金提高5%;接受补助的学生其父母之免税额度调高6%,然而联邦政府对这项要求却不能实际配合。
另一项调查则显示,只有3.5%的人可以藉由Bafoeg的补助金额应付约90%的生活支出费用。而目前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接受Bafoeg全额或部分的补助,只有4%的学生申请到奖学金,另外还有6%的人必需申请助学贷款,而这些人也大多来自于较贫穷的家庭。
学士学程推出之后有不少人抱怨打工的负荷过大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新的学程平均一週有35个授课及自修钟点,而有61%的人为工读生,他们平均一週打工7.4个小时。其实这个统计数字已经比从前略为缩水了,这应该跟学费制度的取消有很大的关连。来自贫穷家庭的学生以前常抱怨为了凑足学费而被迫工读,而新的学士学程却又因为课程紧凑而让工读变得更加困难。
参考资料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德国被批评菁英教育取代了普及教育 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