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许美德访谈:中国式大学,筑造高等教育强国梦

许美德访谈:中国式大学,筑造高等教育强国梦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学校名称:希腊伦敦大学 University of London 所在位置:英国,London学校设置类型:创建时间:1836年学历:本科 研究生 语言 预科 学校性质:学生人数:135090人院校地址:8310

《许美德访谈:中国式大学,筑造高等教育强国梦》新闻由中国教育报05月07日报道,转载。

中国式大学:筑造高等教育强国梦

——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资深教授许美德

许美德教授接受本文作者采访。 记者 鲍效农 摄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着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大国。中国大学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将何去何从,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笔者就此采访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资深教授许美德。

许美德从1967年开始执教香港,曾出任加拿大驻华使馆教育参赞、香港教育学院校长;精通英、法、拉丁、希腊等多国语言,一直投身于中国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努力推动中西方教育对话,促进中加高等教育深度交流,被中国学界和国际社会誉为“教育界的白求恩”。

中国人求知若渴,中国政府坚决有力

较之于各类复杂的政治活动,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更加具有魅力。他们求知若渴,一片赤子丹心,希望给国家和改革开放做贡献。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文化积淀、这样的国民,再加上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决心,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震撼人心。

滕珺:许教授,您好!非常高兴再次见到您。您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我最近正在阅读您的自传《圆满》,常常为您强烈的中国情愫所动容。您最初是如何与中国结缘的呢?

许美德:我关于中国最早的记忆来自我们家的一位世交。她一直在上海传教,直至1958年回国。回国后,她邀我们共进晚餐,席间她说我要考考你们,看你们会不会用筷子。于是她做了个示范动作,用筷子夹豆子。但那时的中国对于我来说,还是个很遥远的国度。

长大之后,我进入大学学习了西方经典科目——希腊语和拉丁文,这与我之后的中国研究关联不大。转折发生在大学毕业那一年,1967年。带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异国的好奇,我给在香港的堂兄寄信,表示想去香港住一段时间。于是我就独自一人踏上从多伦多到温哥华的火车,乘机就来到了香港,那个年代还不需要签证。我的堂兄和那里的传教士们很热情地接待了我,起初我计划只待6个月,没想到一晃便是11年。香港实在是个迷人的地方,我说的不是城市,当时的香港还很穷,很多人都在贫困线上挣扎,但他们如此友善、勤奋,使我渐渐产生出一种中国情愫。3天后,我便开始学习粤语,同时学习中文读写。我还找了一份在中学教书的工作,也因此在香港安顿了下来。这是我与中国的第一段接触。

滕珺:作为一个国际学者,能否描述一下这些年您见证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许美德:我目睹了中国教育几次激动人心的重大进步。我清晰地记得毛主席逝世那一天,这个消息冲击力太大了,以至于人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之后,正如大家所见,邓小平主持了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我们预感到中国即将发生激动人心的变化,而教育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与此同时,也就是1978年9月,我离开香港,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深造。1980年,怀着对中国的热爱,参与建设的抱负与憧憬,我申请前往中国工作,一方面实现我当年的夙愿,另一方面也收集有关博士论文研究的基础数据。我先从香港到北京,之后辗转上海,南下广州,最终在复旦大学任教。在那段时间,中国人民带给我的震撼是极大的。尽管贫穷、艰难,文革中备受苦难的中国人依然清楚他们的身份与追求,他们求知若渴,一片赤子丹心,希望给国家和改革开放做贡献。这种意识扎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我坚信,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文化积淀、这样的国民,中国必然迅速发展。随后,中国果然以电光石火般的速度发展,从几乎一无所有,到物质日益丰富,冰箱、洗衣机等日用品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人民勤劳奋进,在掌握知识后迅速进步。那是我真正目睹并参与中国的变化的开始,这种变化实在是震撼人心,以至于我,一个外国人都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无限憧憬。

在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政府的决策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当我听闻加拿大政府决定与中国开展教育合作时,我十分欣喜。当时有包括北师大、西南师大、东北师大等6所师范院校参与了中加教育合作项目,我便是在那时结识了顾明远先生。

1990后,尽管我回到了加拿大工作,但仍时刻关注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并参与了世界银行的研究项目。在研究中,我发现较之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惊人的发展速度,5%的高等教育受教育人数显然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强烈建议中国应该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特别要关注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因此,教育投入很重要,包括大学的建设。当然,我也了解政府的难处和其中的顾虑,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一些方面可能还有待完善,但国家和民众都在为此努力,尤其是中国的家长,宁愿在其他方面节衣缩食,但绝不会在教育上委屈了孩子,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说,“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大学。作为一个见证者,我为中国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

【中国教育报 - 新闻资讯】许美德访谈:中国式大学,筑造高等教育强国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留学资讯 新疆籍获荷兰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 下一篇:2013英国BBC:社交晚宴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