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如何帮助社经弱势但具高能力的学生进入大学

如何帮助社经弱势但具高能力的学生进入大学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如何帮助社经弱势但具高能力的学生进入大学 2013年05月04日 01时讯

输在起跑点,志气也难展?有调查指出,穷学生对升大学及成为专业人士的期望,均较富学生低,相信是因经济及心理阻力所致。穷与富造成起跑点上不平等,外地不少大学近年对穷学生提供升学优先或加学分做法,又可否帮他们一把?

中大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香港中心日前发布有关中学生的追蹤研究结果,发现草根阶层(社经地位最低10%)的学生,无论是期望升读大学的比率,还是期望从事专业工作的比率,均远低于最上阶层(社经地位最高10%)学生,如在去(2012)年,富学生中有81%期望升读大学,穷学生只有35%。

自信不足 较少选专业科即使同获PISA评定为高能力的学生,穷学生想升大学或做专业人士的比率,也明显低于富学生。何解有别?PISA香港中心认为是经济以及心理的阻力,影响穷学生对未来的期盼。

学友社学生辅导中心总干事列豪章指出,基层学生得到的学习支援较少,往往影响其升读大学的自信心,认为自己比别人不足,即使能力与富有学生相比,自信也较低,在选科或职业上,也较少选一些专业如律师等。

今年1月香港教育学院的研究发现,1991年香港富有及贫穷家庭的子女,入读大学的比例与2011年相比,已相差近3倍。

家庭收入,影响个人的成长环境及生活资源,即使同样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无可否认,穷学生与富学生的起跑点,难以平等,连带升学就业以及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也一样。这问题在外国早已引起关注,有才能的穷学生难获最好发展机会,跨代贫穷的命运也难以打破,窒碍社会阶层的流动,对整个社会也有害无益。

今年《纽约时报》报导,美国哈佛及史丹福大学的教育专家分析数据,指在收入最低25%组别,只有34%成绩优异高中生升读全美238间最受欢迎大学,来自家庭收入最高25%的优异生,比例达78%。他们有能力但没升读较好大学,是因为他们通常会选择离家较近大学。

为帮助优秀弱势学生出头,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即使学位争破头,但若申请者是家中第一代大学生,又或来自弱势家庭但具学术能力,也可获酌情录取。

可效法哈佛 主动寻找学生至于美国哈佛大学,注重校园的多元性,有专人到全美多间中学发掘优秀的穷学生,向他们提供升学意见,以免他们因资讯或自信不足而放弃机会。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如何帮助社经弱势但具高能力的学生进入大学

近年台湾也有多间大学仿效,如台湾清华大学设名为「旭日组」的弱势学生名额,交通大学则每年优先录取34名低收入户学生。台湾教育部次长陈德华曾表示,盼鼓励更多学校有类似做法,让社经地位弱势但有潜力学生有机会向上流动。

台湾国立中兴大学更于今年向穷学生给予3项优待措施,在13个热门学系,如:法律、财经金融等,穷学生可获加分入学、免收报名费及补助交通费。

学友社列豪章也赞成有关做法,他表示,穷学生在起跑线上较不利,若然在录取程序时加分入学,相信可帮他们一把,这是好事,但难说社会是否普遍接受。

或有人认为,大家既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若穷学生可获加分或优先入学,会否对其他学生也造成不公平,但不可忘记,社会应有公平流动机会。

不少研究也证实,家庭背景及所属社经阶层,会影响升读优质学校机会,而最终学业成就,以及将来的职业与社会地位也连串相关,在大学入学程序中,除了考虑申请者在校成绩或统一考试表现,亦考量其面对的障碍和所付出努力,是否尽然不可接受呢?

诚然,香港大学学生名额一向憎多粥少,在香港推行,相信会引起不少争议。而教育起跑线不平等之现象,要解决也不容易。不少穷学生早在中小学甚至幼稚园,已输在起跑线上。教院2011年研究也指出,幼稚园学生中,穷学生的中英数成绩已比家境较佳的学生低5%至8%。在起跑点之初已有差异,不帮他们一把,叫落后的那些学生如何有信心可以迎头赶上?

资料来源:2013年04月25日经济日报http://hk.news.yahoo.com/%E9%AB%98%E5%88%86%E7%AA%AE%E5%AD%B8%E7%94%9F-%E5%8D%87%E5%A4%A7%E5%AD%B8%E4%BD%95%E5%A6%A8%E6%89%B6-%E6%8A%8A-224829091.html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如何帮助社经弱势但具高能力的学生进入大学 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加拿大中国留学生QQ被盗 家长上当被骗一... 下一篇:美国湾区中国留学生为四川雅安组织赈灾义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