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法国学者谈高等学院历史与现况 2012年11月23日 12时讯
巴黎万神殿-索邦第一大学(Université Paris-I-Panthéon -Sorbonne)科学史教授Bruno Belhoste日前接受法国世界报专访,浅谈了具多元性,懂得与时俱进与面对大学挑战的法国高等学院历史与现况。
问:在法国,高等学院具有何种地位?答:它们占有重要地位,这无庸置疑。首先,以学生数来说,高等学院是不容忽视的。根据高等学院会议(CGE)统计,高等学院预备班(CPGE-GE)共有35万名学生,占高等教育学生总数15%,而超过40%的硕士文凭是颁发给高等学院学生。在学生数以外,其重要性来自于角色和声望。高等学院既是优秀学生的学校,也是精英式教育的学校。至少,法国人是如此看待高等学院的!同时,也得了解高等学院对教育系统的影响:首先,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而言,看从何种角度来谈,筛选性入学体系代表着干扰或刺激。但大家较少提及的是,回溯到高中时期,藉由高等学院预备班这种中间管道,高等学院对最优秀学生与学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与吸引力。
问:在法国人心中,高等学院是否佔据了过高的地位?答:我不这幺认为。高等学院象徵性地代表着法式菁英主义与共和国的英才体系。这不可小觑。在某些社会阶层中,从小孩还相当年幼时,父母便梦想着孩子能进入综合理工学院,因此也开始为此做準备。在此同时,我们也得思索哪种法国家庭有这种倾向。一切都跟期望有关。在低阶层家庭,高等学院似乎遥不可及,甚至常常根本无需考虑。但若想进入「特好的高等学院」(très grande école, TGE),需要长程策略。因此即便只是高等学院预备班入学都深受家庭社会阶级影响。我们只需比较在两种筛选性入学管道中,选择了高等学院预备班和大学技术学院(IUT)的相同成绩高中学生的社会背景便能清楚了解这项事实。
问:高等学院从何时开始获得这种崇高地位?答:无法订出明确时间点。事实上,这是一道长而複杂的历史过程。某些最富盛名的高等学院从19世纪末便享有崇高地位。其他学校,像是商业学院,则是较为近期的事。但我必须补充,这座殿堂比较像金字塔。塔顶很小,始终由同样几所历史悠久的特好高等学院佔据。反之,塔底则相当广,有数量不断增加的新设立、较不被重视的高等学院。近三十年来尤为明显。某些学校的地位有所提升,但这并不容易,因为高等学院的阶级相当稳固。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法国学者谈高等学院历史与现况问:最初为何会创立高等学院?答:「高等学院」的说法源于19世纪的最后三十几年。它出现在第三共和时期,也就是法国开始实行符合此名声之高等教育时,而且绝非偶然。高等学院始终由与大学的相对性而定义。不过,它们的起源却要早的多,因为最早的高等学院,例如所有高等学院中的长老-国家桥樑与道路学院,可追溯至18世纪。法国大革命破坏了大学,直到一世纪后才在法国重生,但却给高等学院的诞生带来决定性的鼓舞。1794年创立的综合理工学院成为法国高等学院长期以来的典範。
问:高等学院的「发明人」是谁?答:如果得说出一个人名,我会说是蒙日(Gaspard Monge)。在担任梅济尔工程师学院(école du génie de Mézières,是君主政权时一所高阶军事工程学院)教师后,他创设了综合理工学院。他的名字是一种象徵:他既是伟大的数学家,也是真正的革命份子与爱国者。他具体实现了共和国具神话力量般的菁英主义。但很明显地,高等学院系统是不断进步的集体发明。
问:法国的高等学院是否可一概而论?答:不,它们相当多元。有相当令人敬仰的学校,也有很新的学校;有工程师学院,也有商业学院;有程度很高的学校,也有程度尚可的学校;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 ;有经竞试入学的学校,也有由个人资料审查入学的学校;有教学相当传统的学校,也有使用创新教学法的学校…。这种多元性正是高等学院系统的力量,但这是近期才出现的现象。直到1960年代,该系统仍旧是同质性的。之后,学校数量增多和商业学院兴起使高等学院体系重新洗牌。不过,虽然学院间彼此竞争,但在招生与学生就业上,各校却能统一阵线,特别是与大学相较之下,它们功效显着。这是高等学院兴盛的原因之一。
问:最初,高等学院是以哪种教学方式而得以与其他学校有所区别?答:高等学院,在成为「高等」之前,是学院。这是与等级和与环境间关係的问题。「学院」带来更多弹性,也包含教学层面,不过传统仍是相当沈重的包袱,特别是对历史悠久的最高级高等学院而言。儘管相当多元,高等学院仍有某些特色与价值使它们有别于大学:筛选性入学、特殊的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法国学者谈高等学院历史与现况 教育体系与教师师资、校友的角色、与业界的紧密关係。问:您认为这项特色流失还是强化了?答:这特色是高等学院吸引人之处,也是想尽力保留的。与大学区隔的策略是高等学院成功的根本。不过,另一方面,一些有力因素都为拉近高等学院与大学的距离背书:外国的例子、教学与研究结合的必要性、 学校规模、招生管道多元化…等。当然更别忘了,对于在法国高教界中,高等学院体制似乎掌握许多特权的争论。
问: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对高等学院合理性的质疑,这是史上头一遭吗?答:高等学院早已受过反弹。在20世纪初,当新兴大学试图发展自己的工程师课程时就已发生过。大学也曾企图合併设立在高中内超过一世纪的高等学院预备班。这些攻势都失败了,在1960年代,又以不同形式展开。高等学院被视为是马尔萨斯主义的表现,无法大量培育当时经济蓬勃发展的法国所需之高阶管理人才。但高等学院又再度透过改进而存活下来。
问:其他曾模仿法国高等学院制度的国家现在是否也遭遇相同的反弹?答:我们的模式真的曾被「仿製」吗?就我所知并没有。虽然某些高等学院可能启发了国外的学校,但高等学院系统仍旧是法国的特例,这也是今日它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在法国,争议主要围绕着筛选性的高等学院与全面开放的大学。在其他国家找不到相同案例。反之,在世界各地,菁英培育模式如今都成为争议的对象。菁英培育只保留给最具社会与财务优势者,这种情形甚至越来越加剧,在可观地大量化甚至全民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这是可接受的吗?事实上,这种如今在法国被指责的现象,也存在于英美两国。这是全球性的问题。这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因为它反映了越来越不平等的学校与社会环境。
提供资料单位:驻法文化组编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澳洲昆士兰州立小学与台南市新市国小签署教... 下一篇:越南高达70%的博士人员不做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