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第23届启德国际教育展北京站开展。展馆内吸引人们目光的不止是各个国家的大学展台,还有国外高中的展台。很多面带稚气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了展区,害羞地坐在父母身边,听着父母与国外高中负责人攀谈咨询。笔者发现,来展会了解咨询的学生年龄层次跨度很大,留学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生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占19.8%,而2011年中国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占当年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出国读中学的人数大幅增长,留学对于这些刚进入花季的孩子,的确是一次很难得的成长历程,而对于家长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成长要趁早
“刚去的时候,我感觉交际、饮食方面都存在困难。我必须要先仔细阅读《圣经》,同时了解美国历史,才能很好地与当地人交流做朋友,才会走出孤独的阴影。美国的饮食过于油腻,让我有些不太适应。另外,在和当地人相处方面也不太容易,我当时寄宿在一个美国人家里,接受着和国内家庭完全不一样的教育观念和生活观念,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曾在美国橡树基督中学高中部读书的李淡回忆道。
中国小留学生中,像李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都在国外遭受着文化差异的强烈冲击。秦天很小的时候就踏上了留学之路,在英国惠灵顿高中就读了两年。他刚到国外的时候有着和李淡类似的体会:“当地人聊的很多东西我都不懂,这让我很难与他们沟通,也无法进入当地人的圈子,感到很孤独。独自生活能力也不好,生病的时候经常不知道该吃什么药,不懂得照顾自己。而且,我也不会做饭,很长一段时间都吃泡面,最多也就打个鸡蛋进去,吃腻了也没法换。”
交际受阻、生活不顺这些难题就像留学之路上的拦路虎一样,淘汰了内心脆弱的孩子,剩下了内心强大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着顽强精神,在不断的挑战面前渐渐成长起来。谈起自己的成长,李淡说:“由于常常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组织活动,我内心变得很自信,而且领导能力也提高了。还有,爱国意识和感恩意识变得很强烈了。我现在很珍惜家人对我的爱,不像以前觉得家人对我的好是理所应当的。”除了这些个人能力方面的成长,更有自知之明和自信心也是成长的标志。秦天就有这样的感触,他认为,相比没出过国的孩子,能更彻底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能耐,也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启德教育集团留学事业部总经理张杨建议:“孩子首先一定要学会感恩,要认识到自己能出去是福气,这是一些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然后,孩子要懂得自律,切忌沉迷于网络游戏。此外,还要远离酒精、毒品,不能放任自己养成不良的生活方式。”
切忌过度 “保护”
留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成长的历练,对于家长来说更是一种再成长的历程。中国的家长普遍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宠爱,喜欢插手孩子大大小小的琐事。家长以为这样能给孩子撑起一把保护伞,让他安全度过各种时期。殊不知,这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弱不禁风,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李伯辰是河北省三河市第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教育展了解国外中学留学的相关事宜。在被问到留学在自己眼中是什么时,李伯辰想了很久,支支吾吾地说:“留学就是开眼界,去看看国外和国内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当我想让他再说点时,他很害羞地笑了笑,往妈妈身边靠去。“我想让孩子早点出国,主要觉得国内教育方式偏重于应试,你看他现在跟你说话也像在考试一样,神经紧张,一板一眼。”妈妈在一旁说道,“哎,其实家长也有责任。像我对孩子就很操心,上学送、放学接是必须的,否则我就会担心他会有安全问题。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欲太强了,让孩子没有足够的空间发展自己的才华,对孩子约束太多了。”
给孩子更多自由
留学虽然让天伦之乐褪色不少,但是给了家长一个自我认识、完善自己的机会。李淡的妈妈在谈到孩子留学不在家这几年的感受时说:“刚开始很舍不得孩子,担心孩子出去之后过得不好。但是他走了之后,我们其实并没想象中那么痛苦,因为现在通讯很发达,通过网络就可以随时联系,也可以打免费网络电话,免费视频聊天。”提到自己的变化时,她开心地和笔者分享道:“家长自己的时间变多了,我经常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孩子回国都惊讶我变年轻了。而且,我感觉自己的保护欲变淡了,更多的是尊重孩子的意见。比如目前他正忙于申请美国大学,我们一家人持三种意见,但最后也是以孩子的意见为主。我觉得要信任孩子,给孩子更多自由。”
针对小留学生的父母,张杨说道:“父母一定别管太多,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尽量少给一些生活费,让孩子出去勤工俭学。这样的孩子可以尽快地完成社会化的转变。另外,父母也要把注意力投放回整个家庭,而不是仅仅围着孩子转,否则孩子会很痛苦,也会渐渐失去自立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奥地利中小学数位革命 下一篇:史上首次美国台湾教育展 千人参加打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