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让我流连忘返的哈佛大学

让我流连忘返的哈佛大学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学校名称:美国哈佛大学(剑桥)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所在位置:美国,Cambridge,Boston学校设置类型:综合性大学创建时间:1636年学历:预科 本科 研究生 网络课程 MBA 学校性质:私立学生人数:20000人院校地址:86 Brattle Street Cambridge, MA 021382139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以前我一直以为在纽约或华盛顿,因为我们的清华、北大就在北京,这次去美国女儿那里,才知道原来是个经验主义的误解,它在波士顿的剑桥城,它和另一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都是波士顿的骄傲,也是来波士顿的人必参观的旅游景点。女儿女婿他们就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我当然不能不去一睹这所闻名世界的大学的风采。(一)一个周日早饭后,我们到附近的站点等公共汽车,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来车,看到我焦急的样子,女婿说,周日车少,一小时一趟,我很奇怪,女婿解释,周日人们在家休息,出来购物或出去旅游就自驾车,拉着全家人出去,所以公交公司就减少车次。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加,我们国内的大城市在节假日也有不少开车出行,但公交车里还是比肩接踵,拥挤不堪,我们的公交公司周日是不能减少车次的。过一会儿车来了,上车后看到,人真是不多,随意找个座坐下,这时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捧一本大书聚精会神,边写边划,旁若无人,就好像车上就是他的工作室,从面庞、眉眼、神态看,老者至少有80多岁,他这样皓首穷经、孜孜以求干什么?我感动也疑惑,这一幕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我猜想他可能是个大学者?大科学家?或许就是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我问身旁的女儿,如果他是个著名的科学家,单位或政府会不会给他配车,女儿说,不会,你有多大的成就,在这里只会得到业内的肯定,同行的羡慕和敬重,社会的赞誉。别人没人管,政府更不会管。国内则不同,如果有人有了成就或出了名,就要给你荣誉,给你待遇,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所得,远远超过你的业务成绩本身。试想一个生活优裕,政治上有地位,带着各种光环的学者或科学家,还有心思去青灯黄卷,刻苦探求,努力奋斗吗?在我们目前的经济转型时期和浮躁的社会,不要说造假抄袭层出不穷,即或是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的人,也难免不受金钱的诱惑,利益的驱使,而不能用心钻研学问,艰难探究真理。当然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在一个追名逐利,金钱至上的环境里,谁还能集中精力,全心全意,不顾一切地沉下心来做学问,搞科研呢?我们也有许多知名学者,专家,教授,他们为社会所知,为大家追捧,不是他们的成果,不是他们的作品,是各种媒体精心炒作的结果,以至于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下岗工人,几个月时间成为营养专家,医疗大师。还有一些人热衷于频频在媒体上亮相,人们不知道他们的成绩,却熟悉他们的面孔。在这样的氛围中,那些埋头学问和科研的人,岂不是都成了低智商的傻瓜了吗?我们离诺贝尔奖不是渐行渐远吗?车上老者的行为,也不是这里一切人的行为。他让我感动,让我说了这些不合时宜的话,我并不想否定一切,我同样向我们那些精心致力于学问和科研,并取得成果的人表示敬意,他们是我们国家的脊梁,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在哈佛的一个站点,老人下车了,我望着那已不挺直背影。(二)到哈佛大学的一个站下车,走几十步远就到女儿女婿工作的化学系,这是一个老楼,看上去庄重典雅并不豪华,我们到正门准备照相,这时恰好从门里出来一个中国人,女婿和他熟悉,也在这里做研究工作,他热情地走到我们跟前,聊了一会儿,他帮我们拍了我和女儿女婿的三人合照。他们领我进楼,到二楼一个走廊,两面墙上挂着照片,一个大框里的是化学系现任教授的单人照,每张照片下面写着名字。有点像我们有些医院里挂着的医生的照片,但那都写着职务、职称、毕业院校、成果、著作等等,而这些照片只有名字。女婿指着照片中一个看上去已经年龄不小的人,说那个是他们的导师(现在都叫老板),已经78岁了,还在工作,天天上班,风雨无阻,下大雪,雪深没膝,还来上班。敬业精神可见一斑。和上述说的老者是个极好的印证。女婿说,他们每周也只休一天。今天本来是周日,可不少实验室都有人工作,这可能是学校的风气,抑或是压力?女婿介绍这里面有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化学系里,竟然有三个诺贝尔奖,令人惊讶。诺贝尔奖是世界顶尖的奖项,社会科学、文学、什么和平奖不论,自然科学应该毫无疑义是本领域某个专业最高水平、最新成果的人,才能获取。所以最受全世界的关注。我们至今没人沾边,有几个华裔、二代、三代华裔获奖叫我们兴奋不已。的确和我们这样的大国,那么多大学,那么多科研机构,那么多的教授和院士不相称,是我们的努力不够,还是我们的体制有问题?叫人深思。

【 - 新闻资讯】让我流连忘返的哈佛大学 我们在照片中看出几个东方人的面孔,女婿告诉我们这里有两个华人,一个姓刘,名字拼不准确。一个是女的,叫庄小威,她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的,来美国读的博士,曾获得2003年“天才奖”,是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科学家 。2006年34岁被哈佛大学双聘教授,既物理系和化学系的教授,能在哈佛谋一教职,谈何容易,一是专业要是顶尖的,二是要说一口标准、流利、纯正的英语。照片上的庄小威非常年轻,她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带领21名博士、博士后研究流感、艾滋病、SARS等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她带领她的团队,在她的研究领域里一定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对面墙上是化学系在读博士生的照片,哈佛博士6年(可能美国都是如此),一年到六年每期30名左右,从脸庞和姓名可以看出每期都有2—3名中国人,从脸庞看是东方人,但不一定是中国大陆人,可能是其他国人或港台人。从名字看,外国名字(如约翰、安妮)加中国姓(如Li、Wang)的华裔后代,汉语拼音有点怪的是香港、台湾人,标准的汉语拼音就是中国内地人。可见无处不在的华人,在这一流的著名学府里也有一席之地。女婿领我们去了他们实验室,到操作室,每人一个真空操作台,里面完全是真空,放的任何物品都不会污染和氧化,操作时把手伸进塑胶手套里。实验室、微机室、资料室、会议室、休息室,接待室走了一遍,虽然是老楼,管理的井井有条,整洁干净。虽是周日,女婿还有事要做,我们就离开了。(三)女儿陪我先到哈佛大学科学中心,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建筑,但没看到具体是什么时间建的。与那些深红色的老楼比,它就有点靓丽美观了,它显出了近代建筑的风格和结构。周日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有的是团队,有的是一家,大人领着孩子,那些夹着书本或电脑,匆匆而过的,显然是哈佛的学子。我们找到写有“SCIENCE CENTER”(科学中心)的门,这样一幢7——8层的大楼,怎么是这样一个门?很平常的门,没有高高的台阶,也没有龙蟠玉柱。我提醒女儿,我们一会儿,到学校大门照几张相,女儿说,他们来三年了,还没看见哈佛大学高大巍峨的校门,有两个都是不大的陈旧的黑乎乎的铁门,没有牌子也没有校名。叫我想起国内已经停产多年,工人已经下岗的工厂的大门,只不过这里的门,照样吸引着各地的精英,照样来来往往着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这一点他们远远落后于我们,我们任何一所大学,都有一个或高高矗立,或富丽堂皇,或巍峨挺拔,或凸显艺术,动辄耗资千万的校门,那是脸面,中国人最讲面子,堂堂高等学府,岂能没有面子,这点老美就逊色多了。如果把全世界高校的大门来一个排行榜,前一百名就会有不少中国的高校,有的甚至可进前十。而在学术和科技实力排名目前我们的大学无一进入百强。我们进入科学中心,里面宽敞明亮,设施先进,旅游的人很少到这里,它是供全世界的科学工作者科研的地方,我们往里走,看到一面三米多高,十米多宽的巨大装置立在那里,有人观看,我俩凑到跟前,有介绍和说明,当然都是英文,我不认识,女儿告诉我,这是全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37年,哈佛大学物理系一个研究生霍华德•艾肯,提出他的计算机设计,IBM公司支持了这个年轻人,1939年派出四位有经验的工程师与艾肯合作。1944年,这台程序控制的自动数字计算机宣告完工,在哈佛投入运行。无论体积、重量、性能和现在的计算机看不出任何相似,就像人和类人猿一样,不可同日而语。我俩赶紧在这个庞然大物前,照了相作为留念。我以前在什么地方看过,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研制成功的,并说三间房子那么大,显然不是指这个。当然我们不能问,也无处可问,我们不是搞计算机史或科学史,有什么必要在这里求真儿。但叫我震撼,叫我激动,70—80年的时间,发展如此迅速,就像蒸汽机、电灯、火车、汽车、飞机一样,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说它是第四次产业革命也好,第三次浪潮也好,都当之无愧。这高大笨拙,简单粗糙的大家伙,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的早期设计制造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对于现代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起了开路的作用。它的设计者们,以巨大的才智和坚强的毅力,揭开了现代计算机发展的伟大序幕。不是我们永远应该记得的吗?不到80年,计算机发展的如此迅速,它无孔不入地深入到各个领域,以至于改变了全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已在信息化时代里生活,不管你是否拥有电脑,不管你是否在电脑前工作,我们的

【 - 新闻资讯】让我流连忘返的哈佛大学 衣食住行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服务。今天我有幸看到了信息时代的源头了,它可能只是其中之一,也足以让我兴奋不已。(四)从科学中心出来,到外边照了几张相,看到一伙一伙参观的人群,不少东方人的面孔,其中就有我们的同胞。我们看到一个楼前聚集了不少人,在那里争相拍照,女儿说,那是哈佛塑像,到哈佛大学的人都要在这里照相留念,包括哈佛大学的学生,哈佛塑像的一双铜靴被每年开学的上万名各国新生以及游客摸来摸去,已是油光锃亮。我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照着别人的姿势,右手摸着哈佛塑像的左脚,按动快门抢拍了两张。像的基座上镌刻着三行字:john Harvard(约翰•哈佛),Founder(创始人),1638。女儿说,塑像并不是哈佛本人,哈佛大学也不是哈佛创建,哈佛大学建校时间也不是1638年。所以被哈佛学生戏称“三大谎言雕像”。这所私人学府于1636年9月8日创立,原名是坎布里奇学院。1638年,清教牧师约翰•哈佛去世时,把他的图书馆和一半财产留给了学校。为纪念哈佛的慷慨捐赠,1639年3月13日更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哈佛学院改为大学。当年哈佛先生并未留下照片,后来建雕像时,按照人们的想象,找来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来作模特儿,塑成雕像以资纪念。尽管如此,对于一心向往哈佛学风的年轻学子,和世界各地游人,这个雕像就是哈佛的象征,几百年过去了,哈佛塑像依然矗立,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领受着哈佛学子和世界各地游客仰视的目光。哈佛铜像被人们誉为全美四大名雕之一(另外三座名雕分别是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座像和费城的富兰克林雕像)。而最令哈佛先生感到宽慰的是,查理斯河对面的这所学校不仅以自己的姓名来命名,而且她已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出色的大学之一。尽管360多年对于漫长历史的中国来说不算久远,那只是我们的明朝末期,但对于200多年前才独立的美国来说,哈佛大学则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美国人说先有哈佛后又美国。 我们在几处地方看到了哈佛大学的校徽,由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意为“真理”。其图案设计是以三本书为背景,在上面的两本书上分别印刻有“VE”和“RI”两组字母,而在下面的一本书上则印刻有“TAS”这组字母。三本书的背景则是一个盾牌图案。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斯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足见哈佛大学的一贯理念——信奉真理、崇尚真理、探求真理。(五)哈佛大学图书馆是久闻其名的,是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拥有馆藏1500万卷。但最近印象最深的是,流传在网络上的哈佛大学图书馆训言或馆训,“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等等。有人说这是胡编乱造的,根本没有这回事,但它正面的激励作用,对哈佛并无损害,恰恰加深了我对哈佛图书馆的印象。我们来到这座建筑物前,正好一个导游用汉语为一群中国人解说,导游说,哈佛大学图书馆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一个,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且还有各类专业图书馆,共计90多座。分馆大部分设在哈佛大学校园内,有的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甚至

【 - 新闻资讯】让我流连忘返的哈佛大学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其中燕京图书馆收藏有中国的珍贵图书。拉蒙特图书馆是世界上第一个供大学本科学生专用的图书馆;魏德勒图书馆是哈佛大学藏书最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图书馆。我们面前的是堪称世界大学图书馆之最的怀德纳图书馆,坐落在具有370多年历史的哈佛大学老校园南端,外墙采用了哈佛传统的绛红色,并配以白色大理石。十二根大理石圆柱气势恢宏地撑起门面,三十级宽阔的台阶直接通往图书馆正门。远远望去,既宏伟端庄又典雅简练。我们不能到图书馆里,看看墙上有没有训言,当然也看不到“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半”学生苦读的景象,只能不失时机地抓紧照相。导游带的这个中国团是山东的,说是来美国开会,不知是开什么会,女儿还为他们的一些人照了相。 出了图书馆,我们沿着草坪中的小路随意向前走去。拐过去后,一块高大的石碑突然出现在眼前。这块石碑,高约三米,由一石龟背负而立。与一般石龟不同,该龟伸长龟颈,昂首向天,好像在呐喊,也好像在挣扎,使人感觉他在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来背负这沉重的石碑。走近细看石碑铭文,中华民国校友纪念哈佛大学三百周年庆典。1936年,时值哈佛大学300年校庆,中国哈佛大学校友会给母校捐赠了这座龟背大石碑,这是中国留学生在哈佛校园留下的一片集体足迹。当时,正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生死博斗、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居然建碑扬威,真不辱我炎黄子孙。此景令人感叹,更不能不照相留念。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学府,而我却只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作为景点欣赏,愿全世界的有志者能来这里学习,愿中国的大学能尽快走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英国留学:奥运火炬手在英国“人间蒸发” 下一篇:英国留学:汤姆•克鲁斯当选好莱坞吸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