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政府将於本年内,为「外籍配偶子女」
本(2012)年3月1日,南韩教育科学技术部也同时宣布,将在正规的国小、国中、及高中职校开设「第二语言韩语(Korean as a Second Language - KSL)」课程,使有韩语沟通障碍的学生能够补强学习。
截至目前,南韩教育科学技术部已设立这种预校3所,分别在首尔市、釜山市、及光州市;在那里就读的外籍配偶子女,有6个月时间学习韩语文、韩习俗文化,然後转入相应的南韩正规学校就读。到本年底,全南韩这种预校的总校数,将自3所增为26所;这些学校成立的目的,就是在帮助外籍配偶子女尽快适应并融入当地社会。
前几天,教育科学技术部李周浩部长访问首尔市梨泰院国民小学(Itaewon Elementary School)时表示,政府将大力提供经费与行政支援,为外籍配偶及其子女营造一个友善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这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政府有责任针对外籍配偶子女的需要,适度调整现行教育措施,使他们都能经由学校教育培养成南韩的好国民。除此,还应提供他们与南韩国民接受教育的相同机会;当他们选择就读学校时,或毕业後找工作时,要提供他们足够的就学就业资讯及谘商服务;要积极引导整个社会接纳外籍人士及外籍配偶子女;在正规学校课程中,计划介绍其他国家或其他种族的语言、历史、文化,如越南、泰国、蒙古...等等,使每位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国民,都能接触、认识、及尊重多元价值、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
据教育科学技术部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全南韩国小、国中、高中职学生中,有3万8,678名外籍配偶子女,约占中小学生总数的百分之0.55;由於异国通婚人数日增,预期未来,外籍配偶子女的人数,还会以每年平均百分之20的速度成长;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是南韩生育率日低,对比之下,外籍配偶子女的人数增加得更快,据该部官员表示,2014年中小学外籍配偶子女人数所占比例,就可能超过百分之1了。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南韩提供外籍配偶子女韩语习俗文化教学 增设入学前预校23所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GeorgiusCandidius)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富山县设计特殊学校学生专用桌椅 下一篇:冈山县井原巿研议将2学期制改回3学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