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影响深远,整个欧洲经济形势一片低迷。在这样的环境中,旅居希腊的华商在危机中挣扎求生的境况再次进入人们关注的视线。
据 欧联网援引希腊《中希时报》报道,回顾10年前移民潮席卷希腊,为希腊带来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其中也包括华人。这些人不仅为当时的希腊提供了巨大 的劳动力资源,更使首批移民华人抓住了商机,成功的在这片国土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淘金宝地。据希腊《中希时报》社长、中国城董事长吴海龙介绍,从1998 年第一批来到希腊创业的华人带来了中国物美价廉的纺织品和小商品迅速占领了当时的希腊市场。当时希腊的货币仍是德拉克马,而中国商人用麻袋装钱的事例早已 传为当地人的奇谈。而接下来的2001年和2005年两次大赦,使得希腊华侨华商的数量激增,最多的时候全希腊华人数量约在2-3万左右,也就是在这短短 几年内,一些希腊华商积累了大量财富,发展势头一度相当喜人。
受挫
然 而随着2009年底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的两年时间,政府大幅增加税收、减低福利,希腊民众购买力急剧下降,欧元应声受挫,一连串打击使希腊华商的生意每 况愈下。因为中国商品在当地的消费群体恰恰就是受冲击最大的中产阶级以下的民众,所以换言之,希腊的债务危机也是华商的生存危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希腊 雅典和萨洛尼卡华人区的批发商铺共计有约三、四百家,主要以经营服装鞋帽和小商品为主。以往,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一度占据希腊市场主动,而现在,这样的繁 荣景象一去不复返。
在希腊开零售店的张美雄告诉《中希时报》记者(以下统称为记者),他8年前来到希腊开零 售店,主要经营从中国批发的廉价日用品,生意最好的时候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而现在由于受危机影响,客户数量锐减,每天询价的人少,买货的人 更少。民众购买力的下降导致客户异常谨慎,不是最低价绝不出手。笔者在雅典华人区采访时发现,现在基本告别从前熙熙攘攘红火热闹的繁荣景象,大多数店铺门 庭冷清,不乏许多商铺支撑不住关门歇业。各种转让店铺的广告遍布华人区和中希时报及希中论坛,批发商压货现象严重。以往日销售额近万欧元的商铺,如今能够 勉强保本已算幸事,更多家底不够厚实的华商只能关门停业,另谋出路。
“早几年赚的钱,现在全部还给希腊了。”做剪裁货服装生意的华商吴宗海的愤愤不平的向本报记者表示。希腊政府一连串的财政紧缩,增税减薪等措施,严重冲击中产阶层消费力,使希腊老百姓捂紧口袋,不敢花钱,消费力大不如前。在这样的情况下,希腊华商的前路可以用艰难来形容。
另 一方面,除去那些受危机影响,生意一落千丈,致使不得不撤出希腊的华商外,也有一部分商铺仍然能够挣扎求生。同样受危机影响,店面的租金普遍下调,租金的 些许优惠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生意额的损失。老板陈伟艺说,他的店开在雅典周边的乡下,请了不少工人,租金下降让他还不至于愁眉苦脸,但依然需要节约开销, 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下争取利益最大化。
求生
如 果说欧元危机的负面效应是使希腊华商瞬间压力陡增举步维艰的话,它的正面效应也相当值得纳入探讨的范围。俗话说,危险与机遇并存。有“危”才有“机”。这 句话在平稳时期或许体现不出价值,而在眼下此番经济萧条阶段却使这句话的含义无限放大。换言之,能够从危机中窥见商机,懂得把握利用危机带来的机遇,转劣 势为优势,从而找到走出困境的突破口,这才是真正的王道,所谓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
而越来越多的 希腊华商也渐渐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沥青思路,开始寻求创新改变,谋求重生。此前华商在希腊的发展史虽只有短短10来年,但是在这期间,希腊华商的经营模式 基本固定在向希腊本土市场输入中国廉价产品的范围,这种彼时依靠希腊民众消费力赚钱的经营模式在如今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已无法生存发展。于是,反向思维开始 出现在希腊华商脑中。
众所周知,希腊在某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橄榄油,红酒,大理石等一系列希腊本土产品在全世界市场,尤其在消费力日渐提升的中国市场具备相当的优势。能够把握此次经济危机的优势,开发希腊本土产品输出中国市场可谓希腊华商发展道路上的二次革命。
质 量上乘,名气颇高的希腊橄榄油一直是希腊著名特产之一。2010年底以来,希腊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何国清与希腊多家橄榄油生产商达成了合作意 向,为希腊橄榄油通向广大的中国市场打开了一扇门。何国清表示,在不断谋求海外市场的同时,他的中加联友商贸有限公司敏锐的捕捉到了希腊等国的高品质橄榄 油在国内市场的巨大活力。他联合国内各大连锁超市向广大民众提供橄榄油及系列产品,并已取得了良好的业绩。1 2 《希腊华商危机求生 前景喜忧 - 华人 - 欧洲新闻》本文来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11年留学:北京留学咨询公司招聘行政助理... 下一篇:海外:华人看世界:善于交谈的葡萄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