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染上了那么一丝功利味道,人们忽然发现,“被”字居然在教育界如此横行霸道。为了“高就业率”而生的“被就业”、为获得各类文凭或证书的“被培训”、以获得升学加分为目的的“被特长”……数不胜数。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壮大的留学大军,当留学渐从“精英教育”发展成为“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不禁需要好好反思一下,那些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梦想,欲踏上海外求学之路的“准”留学生们,他们真为留学做好各方面准备了吗?其中有没有人是不自知地“被留学”了呢?
探讨:“被留学”事出有因
业内人士指出,放眼现今约140万留学大军,可以发现其组成日趋复杂多样——从传统“主力”大学生,而今逐渐上延至在职人士,下深入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年龄更小的孩子。由于他们的留学动机和留学目的各有不同,导致各类留学“痹症”逐渐凸现,“海归”“海待”成等现象屡见不鲜。
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他们不知不觉、不约而同地“被留学”了。有教育学家认为,如今很多学生意欲留学,或是对留学的光环心生崇尚,或是被预期的高收入所吸引,或是对比周遭同学的选择后盲目从众,抑或是一味听从家长的意见和安排……唯独自己却没有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正确选择留学,合理规划,导致留学最终失败。而与此同时,“被留学”也对留学界的各学者及专家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在帮助准留学生“转正”,顺利踏上留学通途上的这一把手,究竟该怎么扶?从哪里扶?
观点:留学应“以终为始”
对于“被留学”现象,有专家指出,其问题症结出自部分学生和家长在考虑留学时过于“近视”。他们秉持“以始为终”的心态,只将跨出国门作为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每天乐此不疲地比较着大学的排名,盘算着专业是否热门,关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手,签证能否顺利过关……这就陷入了严重的留学申请的误区。
其实对学生来说,出国深造是一项带有前瞻性的教育投资。西方高等院校在招收国际学生时一般会遵循两类原则:严进严出或宽进严出。无论这两类原则在招生方法上有何区别,最终达成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严出”。所以学生如果有了留学意向,就不但要规划如何走进国外大学的校门,更要好好思考,是否具备充分的实力能顺利走出校门。专家指出,学生除了下猛力在考试成绩和语言成绩之外,还要更“远视”些,在学术、文化适应、自我规划等方面也做好准备。
[1][2]下一页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A-level课程:考生太优秀,被迫改革 下一篇:百万留学生该“留下还是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