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9日至10日举行的第18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学展团成为热点。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日益低龄化,这促使人们反思中国高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忙碌的学生,是幸福的学生。”澳大利亚西澳洲圣玛丽圣公会女子学校寄宿主任蒂娜·坎贝尔说。这句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中国高中生匪夷所思的话,似乎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中西教育理念的差异。3月9日至10日,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第18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在北京举行。在这场由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学校和教育机构组成的展会上,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学展团成为热点。在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日益低龄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中西教育之间种种差异,促使人们反思中国高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教育哲学鲜明而有特色
从现场采访看,各所学校都秉持着自己独有的教育哲学,并且,招生代表们都有意突出这一点。
蒂娜·坎贝尔说:“对我们来说,每个女孩子都是宝贝,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帮助选择,提供帮助。我们希望把女孩子培养成为独立的、完整的人,能够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实现自己的梦想。”该校是一所私立学校,有90多年历史,所有学生都住在学校宿舍里,宿舍有专门负责学生娱乐、起居等方面的主管人,课余时间会组织学生去剧院看戏、滑雪,还会组织“猜谜夜晚”等。整个宿舍,像个温馨的大家庭。
澳大利亚悉尼市圣保罗文法学校是一所公立学校,国际学生住在寄宿家庭里,每个年级约有10个中国学生,寄宿家庭监管老师每天都会询问孩子在家里是否开心,是否需要帮助。“我们的教育哲学是,激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思考问题。”该校国际关系部主任安东尼·梅说。该校开设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B),其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即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做出正确选择。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育和儿童早期发展部国际教育项目部招生官员王永红赴澳工作前在中国任教21年,她的体验是:“澳大利亚的教育特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理念,也同样在州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方针中体现出来。南澳洲教育和儿童发展部国际教育处市场与交流官员莎娜恩·申裴尔说,南澳政府(公立)学校的教育特点是,让孩子幸福,把每个孩子看成千差万别的个体,让他们到适合自己的学校里学习。
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馆领事徐佩仪认为,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正是澳大利亚高中教育对中国学生有吸引力的地方。她说:“在把知识‘放入’孩子的大脑之前,要先培养这些能力。这些是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培养的,是进入大学前的必备工具。”
高中阶段的教育会帮助学生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是不少学校特别强调以吸引中国学生的一点。
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北区圣保罗学校招生代表米歇尔·戴维斯说,高二、高三的学生可以选修大学课程,并且大学承认这些学分。这与美国的大学先修课程(AP)、双学分制类似。另外,澳大利亚的课堂一般是团队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将来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很有帮助,因为大学里的学习也是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
在新南威尔士州一所公立学校毕业的中国学生小路说:“老师们教会我做好如何好好学习的研究、规划和安排。高中阶段修读的课程,确实帮助我奠定了攻读大学课程和迈向未来职业生涯的坚实基础。”
澳大利亚的教育,还意在为世界公民做准备。
徐佩仪说,2012年,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亚洲世纪白皮书》,强调澳大利亚和亚洲的关系,鼓励澳大利亚人更多地学习中文和其他亚洲语言。如果中国学生到澳大利亚留学,会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环境,并有助于和世界的交往。毕业于新南威尔士州一所公立学校的中国学生小胡说:“学校帮助我提高人际沟通技能,引导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睦相处。我成长为更加独立和自信的青年一代。”
升学与公民生活都重要
升学率对中国高中生的家长来说,大概是最贴心窝子的话之一了。展会上,很多高中的招生代表都会在“安全”、“气候好”等之后,迅速“亮剑”,告诉咨询者,学校90%多的学生都能进大学。有的加拿大高中校长特别强调,毕业生多被世界顶级大学录取。
这大概是对中国家长心愿的一种迎合。不少中国家长,正是为了避开国内的高考压力把孩子送到国外的。
澳大利亚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教育体系,课程设置、考试科目、考核方式等都有差别。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教育与社区部国际教育司东北亚地区总监温健说,该州大学录取时50%参考高中毕业会考成绩,50%参考高中成绩,且主要是最后一年的成绩。昆士兰州的高中生在圆满修完高二和高三课程后可以取得昆士兰高中毕业证书(QCE),该州教育部国际处大中华区及新兴市场区域经理杨丽燕说,该证书国际认可,学生可以从众多大学、私立学院和培训机构中加以选择。
当然,这只是澳大利亚“高考”制度的一个方面,并不能概括其全貌,但其中体现出的较强的选择性、学业负担相对较轻等特点,却不能不令人侧目。已经从昆士兰州高中毕业、就读墨尔本大学工程学院工程学士课程的中国学生小陈说:“我个人更喜欢这种注重连续评价的体制,而不是在学习结束时参加一个大型考试。”
在这样的“高考”制度下,老师和学生找到了度过丰富的教育生活时间。据徐佩仪介绍,澳大利亚很多学校都有一个由高年级学生组成的学校领导团队,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高中生已接近成年人,学校会让他们享受更多的自我管理,体验公民的责任和权利。比如,他们可以建议如何改善伙食,让学生吃到特别的食品。学校在食堂安排出学生休息室,可以看电视。徐佩仪的女儿上高中后很高兴,因为有了自己的休息室,感觉有了“特权”。
社会服务精神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比如,圣保罗学校的一些学生参加了学校服务社区的活动,为老年人表演节目,照顾无家可归的人。他们还在校园里种蔬菜,供给社区服务中心。圣保罗文法学校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校会组织全校学生参加的活动,年龄大的学生可以指导年龄小的学生,各个年级之间也有交流。
选择适合自己的
“在你们那里,有没有好学校和差学校之分?择校时该注意什么?”面对这个问题,莎娜·申裴尔笑了,“这个问题,我遇到很多次了。”她说,“南澳洲有100多所公立高中,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
“你们怎么鼓励好教师和好校长到偏远地区学校去工作呢?”面对这个问题,澳大利亚堪培拉教育局国际教育司司长金雅妮也笑了,她说:“堪培拉的很多教师和校长喜欢到偏远地区如靠近海滩的地方教学。中国的教师和校长可能更喜欢在城市里工作。”
温健很熟悉中国的教育话语体系,他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尽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师资流动,对去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进行奖励。
徐佩仪说,澳大利亚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公立学校要接受州教育系统监管,只有符合州的办学标准,才有资格招生。私立学校也有自己的监管系统,历史较长,收费较高,但提供更多的课程,比如体育、音乐、戏剧等。
面对同样的问题,加拿大卑诗省兰里教育局副校长马克·李佩说,兰里有历史比较久、课程开得最全的学校,有比较注重学术的学校,有注重学生特长发展如设计、表演的学校。国际学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特点、切合自己期望值的学校。
“加拿大各地的教育发展比较均衡,学生即使在较偏远的地区,也可以接受较高质量的教育。”加拿大驻华使馆商务参赞黄汉强说。加拿大各省、各地区的教育部门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增加经费投入等措施,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向偏远地区流动,有效保证了教育质量的均衡性,这也是加拿大吸引各类留学生的优势所在。
强与弱也好,各具特色也罢,似乎都在启示一个道理,在以“强弱好坏”为标志的话语体系里,人的思维带有非此即彼、一分为二的特点;而在以“各具特色”为标志的话语体系里,人的思维则带有更多的包容性,人的选择和发展也更加丰富多样。看来,突破原有的话语体系,转换固化的思维方式,不失为改善教育环境的一种方式,也不失为选择留学学校的一种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马来西亚教育联盟:大马中转第三国详解 下一篇:马来西亚教育联盟:常见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