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解读留学生“失信”:国外辍学为就业很正常

解读留学生“失信”:国外辍学为就业很正常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近日,各地网站流传一篇文章,题目是《留 学生失信频发引关注 美国导师拒收中国学生》,这篇文章说了中国留学生几种失信的现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说现在到美国留学的学生不顾入学承诺半途而废、去另外找工作等,败坏中国学生名声,有洋教授发誓再也不招中国学生云云(篇幅关系本文也只说这个问题)。该文章好像写得有板有眼、理由充足,因此各个评论基本是一边倒批评甚至咒骂留学生。 但笔者认为,该文有些地方和美国现状并不相符,值得商榷。篇幅关系,这里仅举二例,文章核心提示说“一名中国留美博士生,因一份高薪又有望申请绿卡的职位中止学业”,事实上美国最近十年职业移民的现状是有博士学位比没有更容易申请绿卡,但找工作反而更难;好找工作、易找高薪工作的专业申请绿卡难。所以只能是为了高薪终止学业,如果要尽快拿到绿卡就应该老老实实拿到博士学位,更不可能是终止学业后高薪绿卡兼得。就算真有那么一个工作,高薪和能尽快拿到绿卡兼得也属于特例,不应该作为普遍现象来看待。

文章同时提到,“近来……北美院校尤其对申请人的公民素质提出具体要求。例如,有院校会以‘申请人是否参与过灾难救助’衡量申请人公民素质”,其实,北美院校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只是以前不为中国人所了解而已,这样有如发现新大陆一样作为新闻来说,似没必要。

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样呢?首先声明一下,笔者到美国后没有转专业、换导师、换学校,“从一而终”拿到博士学位,经过多年的辛劳也马马虎虎算是修成正果,完全不属于那篇文章批评的对象。写这篇文章不是给自己开脱,最多算是给被冤枉的同胞抱不平,更多的是帮大家解开事实的真相。

事实上,文章所述现象由来已久,几乎所有国家的人都在做,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现象。据笔者观察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同事讨论得出结果,退学率最高的应该是印度人、第二才应该是中国人,美国人自己做老三但和中国人区别不大。大家都知道,现在活跃在计算机技术界的头面人物基本都是辍学的,也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对象。比如微软的两个创始人艾伦和盖茨、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戴尔的创始人戴尔。

当然也许有人要说,这些人是本科辍学,最多浪费的是他们自己和父母的钱,和学校无关。那好,谷歌的两个创始人布林和佩奇都是拿着学校和导师给的奖学金读博但中途退学,怎么他们就是勇于创新,到了中国人做类似的事情就是“带着攻读硕博士学位承诺进入学校的诚信却荡然无存”?也许有人还要说,提到那些人都成功了,所以另外看待。

但是,这些退学的中国人还很年轻,在他们还没有退休前请不要轻言他们失败。何况,一件事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什么时候要以一个人成功与否来衡量了?因此,该文章作者和评论者未免有意无意搞双重标准了吧?

其实,我们一直把做科学称作“攀登科学高峰”,拿到博士学位、做学问是非常之辛苦困难的。很多人在进入研究生院前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改变主意退学是很好理解的。对于这个问题,不论是美国政府或者学校都有心理准备、都把它当作正常的学术优胜劣汰,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有很多人(包括很多美国人)虽然自身素质不错,完全可以拿到博士学位、胜任一名合格的科学家,但是他们很多对在美国做科学家薪水低、申请研究基金压力大等等困难缺乏了解,在知道真相后退学的也很多。而这方面,中国人对美国科学体系了解更少。

事实上,笔者见过很多刚到美国的同胞听到大家对美国科研体系的这些困难后大惑不解、完全不相信,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在美国当科学家应该是高薪并且没有申请研究基金压力才对。因此中国学生退学率和美国学生相差不远应该归功于中国人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但却被同胞横加指责,这未免也太不公平了吧?

事实上,读博士不仅仅是“读”,更重要的是“做”,博士生拿学校导师的奖学金是要给他们干活的,而且一般非常辛苦,每个星期少说得干上五六十个小时,八九十小时的也不算罕见。做好了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学生得名,有了大成果可以在学术界给自己争取到一席之地,可以找到教职当上教授翻身当老板。

学校当然也得名,有时候更是名利双收,因为研究成功如果能上市盈利一般全部归学校和导师所有,学生分点羹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在美国上下,一般博士生和学校的关系看成一种特殊的雇佣关系、而不是简单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笔对未来的投资。既然是投资就有亏有赚,学校导师亏本了(学生退学)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这个承诺不是卖身契,既然是雇佣关系,自然允许职员炒老板,因此学生退学本身是完全正常的,在美国没有任何道德障碍(除非学生退学前有搞破坏、不交出研究成果等事发生)。事实上,不但学生炒老板,也经常有学生毫无过错而被炒,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研究经费紧张,学校和教授经常只能给学生一年一年地作保证而不是保证整个博士期间都有奖学金,更有一些教授明明没有明确地知道是否有能力整个博士期间都给学生奖学金但还是不对学生挑明甚至欺骗学生给学生五六年的承诺。一旦研究基金出问题,学生很可能因为奖学金“断供”而“被退学”,这个时候学生也只能自认倒霉,连到媒体发牢骚的机会都没有。那篇文章只说一面、不说另外一面,不知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还是其他原因?

当然,学生退学对其导师的损失确实是比较大的,因为导师需要重新找学生做研究将会耽误研究进程浪费研究基金,因此导师不开心发几句牢骚是人之常情,但是破口大骂就未免太没度量了吧?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攻读博士学位做科研,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不适合吃这碗饭的时候退学对于自己、科学界甚至全人类都是幸事,因为对于自身拖下去贻误终生、对于科学界和全人类是浪费资源,毕竟做科学是非常非常昂贵的。因此,不少学校甚至有帮助其成员退出科学界并找其他出路的机构。

当然,上面论述基于退学者不是有预谋而为的。如果在还没有到美国前就如此预谋,那确实是把导师、学校当跳板,确实需要加以谴责,说是害群之马也不为过。但是,据笔者观察,这种人占的比例不大。大部分人是不明真相的、其实也是受害者(虽然也确实伤害了别人)。

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了解科学要从娃娃抓起!要让人们从小知道科学不仅仅是探索未知世界、是一件光荣可以扬名立万甚至青史留名的事业,也要让人知道做科学家的艰辛与困苦,及早排除不适应者。应该说,在这方面美国做得比中国好很多,美国从小学开始就会找各行各业的人来现身说法,让学生了解各个行业,方便学生将来择业。

最后,笔者还想说一句:一百多年来国家的积弱加上中国人传统的自谦使得现在非常多的人缺乏基本的自信,一有外国人说一句什么话(不管是好话还是坏话),经常不加辨别就全盘接受,或者大喜过望,或者大惊失色。事实上,外国人针对中国(人)的言论,并非都说得很中肯,也有胡说八道甚至居心不良的,我们还得多加鉴别。(山石 科学工作者/旅美华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澳技术移民评分系统公布 职业评估可转换 下一篇:高考后闪电留学热门国:决策要快 计划要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