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留日生活:话说后乐寮

留日生活:话说后乐寮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海外来风》播出

嘉宾:常俊池(留日回国人员)刘光耀(留日回国人员)

陈晓光(后乐寮事务室室长代理)

赵小春(留日学人)

余冬梅(留日学人)

王威(留日学人)

主持:林白

主持人:今天将为大家介绍的是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的情况。我们要提到一个名字,叫做“后乐寮”。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这样一个名字感到有些陌生,但是在日本,在东京,后乐寮这个名字,对中国留学生来讲就是大名鼎鼎,而且是非常亲切的名字。后乐寮实际是日中友好会馆的别馆,是由日中双方共同管理,专门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工作方便的留学生的公寓。在那里聚集了来自国内各行各业的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工作以及不同想法的中国留学生,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

首先为您介绍今天节目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人民中国》杂志社编辑常俊池女士。

主持人:您好,常女士。您在后乐寮住过,是吧?

常:1998年10月19号去的,1999年10月16号回来的。

主持人:呆会儿一定要好好介绍一下在后乐寮的生活。坐在常女士旁边的是一位非常年轻英俊的先生。请您做个自我介绍。

刘:我叫刘光耀,在2000年的4月份到2001年的4月份在后乐寮居住了一年。

主持人:听到“寮”,不知为什么脑子里出现一幅图景,很像一个带草棚顶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实际上后乐寮是怎样的呢?

常:实际是比较现代的,一个人一个房间,足以生活、学习,地下有食堂。

刘:中国的大师傅,做的是中国菜。

主持人:我们以前经常听到留日的学生传回来的各种信息,经常讲到在东京房价非常昂贵。我们听说还存在后乐寮这样的地方多少有些令人惊奇,不知道都是什么样的中国留学生聚集和居住在这里面?

刘:现在有公费的,还有自费的留学生。在我脑海里,后乐寮是一个家,它的各种硬件设施也非常完备,可以说条件非常优越,房价也很低,包括生活费,食堂的费用也很低。你在外面吃和在这里吃差得很多。

主持人:大家每天要上课要打工或者做其它事情,业余时间凑在一起,都做些什么呢?

刘:我在后乐寮一年,后乐寮有一位陈晓光老师,还有一个类似于大学里的学生会这么一个机构,我们叫寮生委员会(简称“寮委会”)。我有幸在这一年中担任寮委会的一名委员。我们寮里的业余生活很温馨,丰富多彩,比如说到周末了可以给大家放放录像,包括中国近期出的片子。我们是通过和使馆的教育处联系,借过来给大家放一放,丰富大家的生活。此外,搞一些舞会,卡拉OK,这都是比较例行的。另外也为了帮助大家学习,还专门开办了日语教室、英语教室。

常:后乐寮给我的感觉特别好,我觉得这一年能够在后乐寮生活,真是没有白去一次日本。

主持人:到这里我们已经说了这么长时间的后乐寮,我们此刻就把电话打到日本的后乐寮,来采访一下在后乐寮那里的人们,尤其是陈晓光老师。(电话接通)

主持人:陈晓光老师,您好!

陈:你好!

主持人:很高兴通过越洋长途电话直接对您进行采访,题目是关于后乐寮,陈先生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后乐寮,尤其是先给我们讲讲它的创立背景和历史,好不好?

陈:好,后乐寮的位置在日本东京中心地区——文京区,战前曾经是伪满洲国留日学生的辅导学会经营的,当时是专门接收伪满洲国的中国留学生的宿舍,战后由于经营上的困难这个协会就解散了,1953年之后又在这块地方成立了善邻会馆,现在日本老的华侨都曾经在善邻会馆居住过。后乐寮正式的运营建成是1985年。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1973年中国政府开始向日本派留学生,1980年根据两国首脑会议决定成立了由中日两国政府共同运营和管理的民间机构,叫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决定修建的。

主持人:后乐寮建成之后到目前,一共接待了多少来自国内的留学生?

陈:从1985年3月正式接收中国留日学生到现在17年了,一共接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留学生2543人。

主持人:已经相当多了。据我们所知,很多在后乐寮生活过的中国留学生,回国之后都成为各个行业的学术带头人,可以说后乐寮成果喜人。

陈:是。

主持人:后乐寮现在的设施和工作人员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陈:后乐寮地上是三层建筑,地下还有一层,一共是四层建筑,上面三层主要是学生居住的地方,都是单人房间,一共208个房间。地下有我们的食堂,还有图书室、阅览室,还有一些大家活动的设施。它主要是由两国政府派出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工作,中方由外交部、教育部和文化部派出的工作人员有七个。

主持人:陈先生,后乐寮既然是这么好的地方,为中国留学生提供这样周到的服务,如果一些年轻的朋友将来去日本留学,也想有机会到后乐寮来学习、生活,他应该怎么样来获得机会呢?

陈:后乐寮的接收是有一定条件的,建寮初期主要是接收国内公派留学生,现在也接收一部分自费留学生还有一些华侨子弟,一般我们接收的是研究生和研究生以上的学者,本科生一般不接收。

主持人:陈先生,我想了解在日本是否还有其它的类似于后乐寮这样,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服务的基地呢?

陈:实际在日本还有很多为留学生提供住宿的地方,只有后乐寮是专门接收中国留学生的,它是在日本惟一的、最大的、中国留学生居住的地方。

主持人:陈先生负责后乐寮很多方面的工作,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后乐寮曾经有意识地组织过哪些相关活动,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服务呢?

陈:后乐寮有一个组织,叫后乐寮寮生委员会,它配合我们做很多工作,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都由我们跟他们一起商量,然后由寮生委员会来具体实施。今天我们也把寮生委员会的几位成员请来,让他们跟大家介绍一下情况。

主持人:各位能不能做一下简要的自我介绍?

赵:我叫赵小春。我是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派到日本的访日学者,现在东京大学做课题研究,现在担任后乐寮寮生委员会的委员长。

余:您好,我叫余冬梅。我是东京外国语大学大学院的学生,我是普通寮生。我在国内时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

王:您好,我叫王威,来自北京,到日本自费留学,这是第九年了,现在在早稻田大学读博士学位。

主持人:余女士,您为什么会选择后乐寮?

余:因为后乐寮是惟一的日本政府和中国政府联合管理的学生宿舍,在这里中日政府机关团体还有很多友好交流活动,在这里能开阔视野,了解日中两方面的信息。从生活方面考虑,这个寮管理得比较严格,24小时都有门卫把门,来客必须登记,闲杂人员一般进不来,比较安心。还有寮费比较便宜。

主持人:能不能讲一下您自己在后乐寮生活的情况呢?

余:在这里面有公派生,有自费生,大家的生活情况差不多,白天忙学习,在寮里的活动主要是晚上或者周六、周日,我们每个人一个房间,房间里都配有电话、冰箱和被褥,半个月统一更换床单、被单,还有就是寮里的设备都比较好,比如洗澡间、洗衣机、烘干机,还有微波炉、电熨斗什么的,生活比较方便。

主持人:赵先生能不能讲一下在后乐寮都参与过哪些具体活动呢?

赵:我们开展的活动是比较丰富的,一般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比如说我们每周末都要搞一些娱乐活动,比如放录像、放电影,我们每个月要组织两次学术沙龙,因为这里住着很多学者、专家,都是各个学科有成就的学术带头人;另外后乐寮的事务室经常组织我们参观,比如我们可以参观日本国会开会开幕式,可以参观日本自民党的总部,每年还要搞民宿活动。

主持人:民宿?

赵:我们到日本普通的市民家庭居住一两天,这样同他们生活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验日本普通市民的生活。

主持人:组织这么多活动,作为寮生委员会的成员一定是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

赵:对。

主持人:那您是怎样来做这些事情的?

赵:我们主要以募集的方式进行,比如我们七八月份要组织一次大型的活动,四十多人到长野县去住三天左右时间,跟当地农民一起生活。有时间都可以自愿报名,会馆方面给我们提供很大支持,我们只要交很少一部分钱就可以去,这对于我们了解日本社会,促进两国人民友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寮生们是否很乐于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

赵:那当然,征集名单,通知一贴出以后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报满了,很多没有去的人还提出强烈的希望,但是因为我们名额有限,只能排在下一年再继续安排。

主持人:此刻在后乐寮居住的中国留学生大概有多少人?

赵:大概有300多人。

主持人:这么多寮生,他们彼此的关系怎么样?

赵:留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说还是比较融洽的。

王:后乐寮的寮生中不仅有中方人员,还有少量的华侨学生。另外在民族构成上很有特点,有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寮生,所以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真的是很形象。但是寮生来自不同地区,身份不一样,民族不一样,这并不影响大家相互友好交流。我真觉得后乐寮像一个大家庭,生活中互相帮助的例子非常非常多。比如寮生感冒发烧,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但是寮里学医的非常多,在国内都是主治医师、教授这样级别的,这些学医寮生都是主动送医送药,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另外我们寮委会自己组织了义务服务小组,有理发小组、语言教室小组,还有计算机咨询小组,这些活动都是本着寮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合作的精神成立的,不是以赢利为目的创办的,我个人觉得后乐寮这种友好团结的精神已经成为基本的氛围。

主持人:听您这么一介绍,我们才知道原来如果寮生在这里有机会享受到专家级的、来自寮友们的支持。

王:真是这样,在国内可能都做不到。

主持人:以上大家听到的就是我们对正在日本学习生活的后乐寮的寮生的采访,现在我们把采访转回到国内。

主持人:因为我们今天关注的是后乐寮,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也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请二位再介绍一下后乐寮其它方面的情况,比如说在后乐寮生活中,如何排遣思乡之情呢?

常:因为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我们去之前就想把学习搞得更好,收获大一点,因为学习比较紧,闲下来的时候也要想想家里,孩子在干什么,家里的父母怎么样了,身体好不好等等,也要想一想。我们住在后乐寮,“后乐”两个字就是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来的,所以就有一种责任感。这不是说什么大话,因为后乐寮的老师和日方都尽量给我们创造了一些比较好的学习机会,和与日本人交流的机会。

刘:那个地方正好处在市中心。

主持人:据我所知,后乐寮的周围分布着像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顺天堂,还有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等十几所著名的大学。

刘:是,文京区给人的感觉,相当于什么呢?大致相当于北京的海淀区那种感觉。

主持人:在日本,在后乐寮生活、学习的经历给二位现在的事业、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常:像遵守纪律,过去我好像不太注意,回来之后我就自觉从自己做起吧,尽量不要破坏公共纪律,注意公共道德。

主持人:有这么多的中国同学聚在一起,相对来讲可能异国他乡的孤独感没有那么强烈,那么在你们的共同体会之中,中国在普通日本人、日本社会印象中是怎样的形象?

常:一般的日本人对中国人印象还是可以,还是挺好的,像我们,尤其我们是后乐寮的寮生,他们就有点儿另眼相待,觉得我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那种感觉。只不过,我1985年去过一次日本,那会儿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比这次去感觉还要好一些。

主持人:1985年感觉比现在更好一些?

常:那会儿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只是觉得中国人比较土。现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日本的人挺多,有的人做的事情不太好,就等于是有一个人不好,就把中国人的形象都破坏了。

主持人:害群之马。

刘:实际我想99%的中国人还是表现得非常好,在那里体现了咱们中国人优秀的一面了,只是极少的中国人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对这个我觉得应该全方位、客观地看待,我也希望日本朋友也能够非常全面地看待这些问题,不能说只看到一小点的东西就以点概面说你们中国人怎么样,是吧?我觉得99%的中国人在日本表现非常良好,能够把我们中国的风范带过去。我在后乐寮生活,因为后乐寮有日方的工作人员,我们留学生跟他们处得还是非常友好的,他们对我们也非常客气,我们对他们也非常友好,有什么事情也能非常融洽地商谈解决。

主持人:后乐寮的寮生们在日本生活和工作期间,是不是非常关注国内的各种情况?

刘:对,大家也是来自各个专业的人,据我所知在后乐寮生活过的人大多数还要回国,都有一颗报国的心,希望为国家在本专业做出一些贡献。

主持人:希望你们不仅带来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带来日本人好的行为风范,传给你们周围更多的人。(供稿/陈晓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美国名校首次来京摆摊 哈佛等校亮相教育展 下一篇:外国学生监控系统来不及推广 留学美国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