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派留学生情况
在国土仅33.8万平方公里、人口518万的北欧“千湖之国”芬兰,有近千位芬兰人学习汉语、中国学或从事汉语、中国学教学和研究,每年有近200名芬兰人到中国学习。另据不完全统计,在芬兰的大学里,中国各类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有800多人,还有500多人在芬兰的各类技术学院学习。这个人数在芬兰的外国留学生中,列第三位,仅少于俄罗斯、爱沙尼亚。另外,有200多人在诺基亚等公司任职。这些数字客观地说明中国与芬兰两国教育国际交流成功的一个方面。
在芬兰,教授汉语的教学点为数不少,而且分布广泛。就以刚过去的2001年度为例,9个芬兰城市设有23个汉语、中国学教学点。事实正如2000年10月芬兰总统哈洛宁在为庆祝中芬建交50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所写的一样:“在芬兰,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越来越流行。作为中芬两国文化协定中的一项,赫尔辛基大学自1973年起就设有一位中国讲师,另有几所学院也开设了汉语课程。每年都有几十个芬兰学生到中国大学学习汉语和其他课程。在芬兰的大学和其他学院里,中国学生则构成了最大的外国学生群体之一。”
相比之下,尽管每年都有不少的芬兰人到中国参加各种暑假班或各类培训,但芬兰人到中国留学的人数还相当有限。这一点,芬兰政府也意识到了。2001年6月19日,芬兰总理利波宁在会见中国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率领的中国教育代表团时表示:“在中国,芬兰的留学生太少,芬兰政府正在采取措施鼓励更多的芬兰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和其他学科。”
留学芬兰的几种渠道
据笔者了解,中国学生申请到芬兰留学大致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渠道。
第一、根据《2001~2004年中芬文化交流计划》,芬兰政府每学年向中国提供4名为期9个月的奖学金名额,资助20~35岁的青年研究者、博士生和普通访问学者。
第二、芬兰教育部国际交流中心(CIMO,www.cimo.fi)除主管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外,还受理和审批芬兰各大学或研究机构录取者申请CIMO奖学金。据笔者了解,中科院法学博士王翰灵正是通过这个渠道到芬兰留学的。他总结出了申请CIMO奖学金的几个要点:一张录取通知书、一份好的履历、一个好的项目、一个好的导师。实际上,每年中国都有几名高层次人员申请到CIMO的奖学金,到芬兰从事研究。
第三、在芬兰的21所大学中,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800多人。他们绝大多数是自己联系,参加大学考试后录取攻读学士、硕士学位,或申请研修、攻读博士学位、做博士后研究。在芬兰31所技术学院中,中国大学生有500多人。他们绝大多数是自己联系,参加技术学院的考试后录取攻读用英语授课的学士学位的。从2001年开始,申请到这些学院留学的中国学生也必须要有雅思考试成绩,而且必须达到5.5分。
需要补充一点,芬兰政府非常重视在校生的国际合作研究。芬兰教育部为此建立了鼓励和资助学生(包括外国学生)在国内和国际的学习、研究计划。在芬兰学校学习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做博士后研究者,均可向其导师申请,经系、所、院批准后,即可得到由芬兰政府提供的往返旅费和在外食宿、交通等费用的资助。一般来说,申请者所在的学校先支付75%,学生完成学习或研究返校提交报告后,再报销其另外25%的开支。当然,学生也能申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一般为2周~3个月,不限制申请次数。1998年,芬兰全国有7000多名学生出国进修或读学位,大学、技术学院各占一半,其中5000多人获学校资助出国,人数是10年前的2.5倍。
加大赴芬留学工作力度
据笔者了解,芬兰政府计划到2010年使到芬兰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人员数量从现在的6000名增加到1~1.5万名,大学校际交流学生增加到2.8万名,增加用英语授教的课程,至少达到15%的博士生为外国人,外国教师、研究人员和专家人数也要加倍。为实现这一目标,芬兰政府和私人机构已计划共同投入1亿芬兰马克。而且芬兰总统哈洛宁说过,除了欧盟外,中国是芬兰最想与之发展的国家。笔者认为,芬兰高等教育的这种新国际战略为中国各类人才到芬兰留学、从事研究等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当务之急,应该充分利用芬兰的人力和财力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加快培养我国急需的各类人才。
首先,尽量选派年轻人申请有限的政府互换奖学金,一方面对方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遴选出优秀的年轻人到芬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其次,鼓励更多的国内各类优秀人才挑选芬兰的强项专业,掌握申请CIMO奖学金的技巧“一张录取通知书、一份好的履历、一个好的项目、一个好的导师”,主动与芬兰高校的外国学生办公室及教授联系到芬兰留学、从事研究和教学,或应聘专家等,并申请CIMO的奖学金。另外,芬兰31所技术学院每年都增加招收中国优秀大学生的数量,不需要任何中介机构,我国高中毕业生可报名参加招生考试。
该取芬兰教育的哪些“经”
21世纪是人才大显身手的时代。如何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培养我国各类青年人才的水平和质量,加快我国大学与国际接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人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芬兰政府在这些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比如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笔者认为其改革的思路可以充分借鉴芬兰的经验。我们可以参考芬兰政府资助学生(包括外国学生)在国内和国际的学习、研究计划,可先在国内某几所重点大学进行试点,按博士生、做博士后研究人数的30%向国家申请短期研修经费,研修的内容包括学习国外课程、合作研究课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费用包括国际旅费、在外生活费、会议注册费等,时间也可以限制在2~3个月,国家可以先支付一半费用。获得资助的人员必须与学校签订协议,完成研修回国后写出英文报告,再报销另一半开支。这样做的好处是,国家在有限的经费中拨出一些费用,为这些优秀青年人提供了展示他们才能并与国际尽早交流的机会,大大提高我国自己培养的青年高层次人才的实际水平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能及时发现各类杰出人才。
同时,对外国博士生、做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政府应该重点资助学习中国学,如中国政治、哲学、艺术、经贸、商业、法律等专业的优秀人才,以支持他们完成研修后写出英文或中文报告。通过这种资助,能吸引更多的外国青年学习中国学,在国外中青年人中加快培养“中国通”。
文/卢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三大原因催热欧洲留学 下一篇:出国护照办理手续大大简化 留学谨防黑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