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歇歇吧
一个中学生,只因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便一夜成名。记录她成长轨迹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也随之瞬间风靡大江南北,其父母的育子之道成了无数中国父母手中反复研习的“宝典”。
“上哈佛又怎么样?”从美国归来的万毅平教授对此很不以为然。他在“21世纪教育论坛”上指出,体现在中美教育上的两种价值观真是完全不同。在成功观上,中国人向来习惯以起点论英雄,而美国人则更喜欢以终点论英雄;在学习兴趣上,中国人向来是干一行爱一行,而美国人则是爱一行才干一行。很明显,美国对一个人成功与否的看法是动态的、发展的,表现在学习兴趣上是主动的,而另一种却恰恰相反。
有资料表明,丹麦、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的大学入学率均在50%以上,而“新生”入学的平均年龄却在22岁以上。在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大多数人年龄在25岁以上,年龄段在18~19岁的人仅占19%。大学生年龄普遍偏高的原因很简单,多数人没有选择从高中校门一步跨到大学校门的途径,而更愿意选择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再重新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的方式。
与这种从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孩子从入小学的那一刻起,便背上了沉重的应试教育十字架,“分!分!学生的命根!”而顺利通过高考,则被谓之为“胜利大逃亡”。随着如今高校扩招、上大学的年龄放开,不同学历、专业之间架起了立交桥,人们追求的目标,又集中到高校中的重点,相当部分高分考生选择了复读,全不顾青春蹉跎。在这种状况下,尽管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已经有多年,孩子们依然是苦不堪言。
素质教育倡导的个性化教育,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发掘其不同的潜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刚性的社会管理体制把人们从起点获得的资源特别是学历水平和人们以后的晋职、升迁等机械地联系在一起,而以公办学校独尊的教育体制更没有给人们任何选择的可能。一个还不谙世事的孩子,一旦偏离了正常考试升学的轨道,便等于被淘汰出局,其命运也基本上注定。
问题是,今天的社会已经悄然演变,民办教育、网上大学、流动、出国、跳槽、创业,命运的把握权已经越来越向个人回归,而个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发展的空间都越来越大。正如万教授所说,社会变了,学生和家长的观念也要随之改一改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留学中介”坑你没商量 下一篇:出国“修学游”火爆京城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