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内地学生香港考场扬威

内地学生香港考场扬威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今年的考试放榜,移民香港的大陆学生取得好成绩,成了媒体的焦点。

李慧玲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生活水平远比香港低,香港社会上很多人把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看作是香港的负担。其中最突出表现在那些每天被批准进入的150个持单程证与家人团聚的新移民身上。function fixSize() {document.all.edit1.style.height = Math.max(document.body.clientHeight - document.all.edit1.offsetTop, 0);}function init() {fixSize();}window.onload = init;window.onresize = fixSize;document.all.editbar._editor = window.frames[document.all.edit1.id];

这些新移民要融入香港社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这些学生如果肯刻苦,并且得到辅导与帮助,证明自己的价值,渐渐也就能够为香港社会所接受。今年的“O”水准考试放榜时,来港不久的新移民取得好成绩,就成了媒体的焦点。

3年前和母亲与弟弟从顺德市的农村来到香港与父亲团聚,周伟智感受到城市里快速的生活节奏。在农村,也许看不到都市光怪陆离的有趣现象,但是生活较为平静,而且那里的住屋比香港的房子大得多。

虽然他在顺德上学读初中三年级,来到香港也不必“降”级,只是重读初中三年级,但是香港的上课考试和在顺德时很不一样。

周伟智说:“在中国大陆时,考试大多是选择题,学校重视训练逻辑思维,来到香港后,才知道这里考试作答时要写出答案的量很大,背书很重要。”

还有一点,就是英文程度比较深。周伟智在顺德时,小学五年级开始学英文,来到香港进入传统的“爱国学校”香岛中学,自觉英文水平比同学“低了一个档次,不得不赶紧学”。学校老师虽然提供英文补习,但是学习除了学校里的一门英文课,其他科目都用广东话或华语来上。没有英文的学习环境,他只好自己创造条件。

在妈妈出外打工时,他得照顾比他小6岁的弟弟,做完家务,还要恶补英文。他勤于看英文报、英语电视节目和听英语电台,有时为了练习口语,还得“喃喃自语”。

刚在8月上旬公布的会考成绩,他以5个A、3个B的成绩,考上了预科(即高中),一切的努力得到回报。其中,英文还得了特优。

和周伟智一样比较幸运的,是福建中学另外两名“新移民”。来自福州的季桑考到9个A,创下了福建中学最佳成绩的记录。而刚从广东江门来港一年就参加会考的张远宜,在一天花十几个小时苦读,几个月内把别人用一年时间上过的课文复习两三遍之后,也考到了8个A。

季桑现在的广东话说得十分地道,听不出是三年内“练”出来的。刚来时,上课时老师用广东话讲解,她是“旱鸭子听雷”。她通过看课本对照老师的讲课、回家看电视新闻用字幕和播报员的播报对照,一个月内就把听懂广东话的问题解决了。

学校在这方面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像福建中学,大约15%的学生为来港不久的新移民,要缔造像今年这样100%五科及格的佳绩,没有师生的共同奋斗是不可能的。

校长林建华说,新移民到来,通常要用很长的时间克服英语学习的问题。学校除了例常的英文课和英文补习班之外,老师在批改英文作文时,也用一对一的方式给学生提意见。

此外,老师也主办一些活动,带这些学生参观香港,了解香港。学校也允许中四和中五(会考班)的学生,每天下课后继续留在课室进修至8点钟,并且安排老师陪伴他们,为他们解答疑难。

林校长说,这个方式也让学生可以有更长的时间聚在一起,同学们不会歧视新移民,在课业上也可以互相帮助,增进感情。

季桑说,她来香港之前有过这个担忧,所幸来了之后都没有碰过这种情况。而周伟智自己虽然没有被同学歧视的经验,但是他从中国大陆来的朋友,如果广东话讲得不好,让外面的人一听就听出是内地来的,“他们会用很奇怪的眼神看他”。

特首董建华在1999年的施政报告中,强调要协助每年5万多名来港的新移民融入香港社会。从第二年1月开始,教育署即宣布,为刚来香港的学童提供“抵港前”、“抵港时”和“抵港后”三个阶段的支援服务,包括在他们到来前为他们讲解香港的教育制度、制作基础程度英语和繁体字的教材套、在他们到来后尽快安排他们入学等。

从香岛中学退休的潘慧兰老师就是因为教育署拨出额外资源给收录新移民的学校,而被反聘来专门负责为新移民补习英文。在学校未开学、放暑假期间,她先为刚来港的学生每天补习两个小时,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文法。到开学后,每个星期六,以及星期二或四,学生再补一个半至两个小时的英文。

潘老师说,在教育署这么做之前,很多学校都不愿意收录新移民。其实,他们一般数、理、化都比较好,就是英文稍差,而且大部分都很勤奋,学习很认真。经济能力较好的学生知道自己的英文程度不好,除了在学校一补再补外,还在外面请人补习。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因为追不上就放弃,抵制补习,最后升不了班。她曾经教过中二的二十几个学生中,就有三四个学生是追不上的。

然而,一旦融入了环境,这些所谓的新移民,也就很快对香港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像张远宜说的,香港有很多新鲜的事物,来了可以拓宽视野。季桑则形容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这些努力让香港人对他们改观的年轻新移民,跟他们在香港土生土长的同学有不一样的经验,调整自己和刻苦奋斗是一种性格的锻练。而这些经历或许日后将成为他们的优势。

这批年轻人一旦成材,也是香港可以仰赖的资源。但他们是不是会留在香港呢?除了问他们会不会把香港也当作是自己的家之外,除了学校和政府的栽培之外,或许也要看香港社会是不是真正把他们当作是自己人。

《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2001年08月30日第二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瑞士酒店学校也有杂牌 下一篇:9名上海教师月底赴英教授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