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课程,如何“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中国教育

课程,如何“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中国教育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课程,如何“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中国教育1

“艺术与审美”之戏剧课。上戏剧课之前,清华附小二年级的几名孩子穿戴着卡通服饰,在校园一角玩耍。学校每个班每周都有戏剧课。

课程,如何“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中国教育2

“语言与人文”之识字分组阅读讨论。

课程,如何“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中国教育3

“体育与健康”之足球运动。

课程,如何“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中国教育4

新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的统编中小学教科书。(摄于人教社“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陈列馆”)

课程,如何“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中国教育5

1951年,国家出版总署制定的《一九五一年出版工作计划大纲》,明确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编中小学课本。”按照此要求,人教社立即着手对老解放区和民国时期的教材进行改编或修订。

课程,如何“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中国教育6

清华附小一年级(8)班的课表。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心脏”,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普遍把“课程设置”等同于开设一门课,而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不够全面的。课程设置的目的,最终必须符合对人的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置”并不单单是开几门课,而是如何通过系统的课程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反之,对于一个人而言,最切身的影响也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上过多少门课,学过多少知识,而是在这些课程背后所接受的启蒙教育。

民国时期课程

综合与分科相互结合

清华附小的“1+X”课程体系全国知名,其核心理念是整合。追溯校史,我们发现,清华附小早在成志学校时期(清华附小前身),似乎就播下了“整合”的种子。只不过,当时的授课方式叫“综合”课程更合适。

根据1912年的“壬之癸丑学制”,小学课程已经既有“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科目,也有女生的家政、缝纫等实用性课程。在高小阶段,还增设理科、农业等自然科学,“初步体现了工具性课程、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和课程的多样性原则。

1923年制定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小学课程结构体现了以综合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特点——低年级的课程以综合性为主,高年级以分科设置为主。

据清华附小校史资料记载,1925年秋,学生共21人,二年级4人,三年级8人,四年级8人,小学高年级1人。开设的课程除国语、算术、音乐、手工劳作、体育外,还设有社会学与自然课,四年级开始增设外语。这是中国小学较早将外语设为学科的学校。

这些课程在当年学生留下的成绩单上也能得到印证。

到了1946年,学校课程已趋于完善,开设的课程有读书、作文、习字、笔算、说话、珠算、常识、自然、历史、地理、英语、劳作、美术、唱游等课。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

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50年代中期的中国基础教育,既吸收老解放区的教育改革经验,也借鉴前苏联的做法。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秘书长柳夕浪向记者介绍,以经验借鉴为基础,1952年3月,教育部公布《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明确小学学制为5年,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和音乐课程,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从课程设置看,取消了旧中国的“公民训练”等课程,将合科教学的“社会”改为“历史”和“地理”,将“美工”改为“图画”,体现了以学科文化知识课程为主和分科设置的特点。

到了1958-1960年,“教育基础大跃进”,课程建设方面的特点是,压缩课程门类,减少课时量,增加实践活动。1961年,国家提出“调查、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因而,教育领域也进行调整,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课程目标开始重视基础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清华附小50届毕业生李曾中至今仍对当年游钰老师的语文课念念不忘。他说,教“推敲”这个词,老师会给讲“僧人月夜敲门”的故事,让学生体会“推”、“敲”的不同。正是小学阶段老师的严谨、扎实的教学,让他在气象研究院当科研员时,连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会斟酌再三。

在清华附小五六十年代老校友的回忆里,除了主课外,当年学校还开设了劳动、珠算、手工等技能型辅课,甚至还有航模(航空航海)小组、矿石收音机小组、气象小组、广播站等。

更让老校友感叹的是,清华附小的教育首先是对孩子们心灵的感召,教给孩子们怎样去做人,教给孩子们从小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然、热爱劳动。这与民国时期颁布的《小学校令》所规定的“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一脉相承,并延续至今。

新时期课程

从重知识向重人格转变

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这是自1966年以来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学计划。

根据这项教学计划:小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国语(在重点小学和具备条件的小学开设)、自然常识、体育、音乐、美术等8门课程。

文革之后,经过1976-1979年的拨乱反正,基础教育课程得以逐步恢复。重点是去除文革中的过分政治化。

1983年来到清华附小工作的张平,曾任清华附小副校长。张平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那次重要教育改革,“由人教社编写全国通用的新教材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消除了10年动乱时期出版的教材中的许多谬误内容,注意到了基础知识的选择,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这次课程改革对学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恢复了教育秩序,还强调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注重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合格公民的转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清华附小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探索,如在语文课程领域进行了“集中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多项实验;在数学课程领域,部分班级进行马芯兰数学教学实践等。

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到,在课程结构方面,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体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当代课程

整合,为培养完整人格

“我最喜欢乐高课,昨天刚做了齿轮”,“我最喜欢美术,我会画迷宫!”

12月25日,在清华附小一年级(8)班的教室里,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他们最喜欢的课。仔细研究清华附小的课程表,你会发现,它与我们以往熟悉的课表不太一样。

以一年级(8)班课表为例,通常40分钟的一节课变成了长短不一的大、小课时,有35分钟的“基础课时”;也有60分钟的“大课时”,还有10分钟的“微课时”。课程名字也不是语、数、外,而是“语言与人文”、“艺术与审美”、“数学与科技”、“体育与健康”等。

这份课表依托于清华附小的“1+X课程体系”,学校的主要课程被整合为五大板块: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

在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看来,开足国家课程(“1+X里的1”)只是底线和基数,要适应孩子个性发展的需求,就必须有更丰富、可供选择的课程。只有建设高质量、适合孩子的课程,才能留住儿童“易逝的好奇心”。

于是,“X”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喜欢看书,“语言与人文”板块里有每天早晨的经典诵读、每周五一节的主题阅读课,还有让人体验不够的异域风情文化;喜欢科学,“数学与科技板块”里,有好玩又有趣的数科创新与实践课、机器人课、数科小课题研究;喜欢体育,在“体育与健康”板块里,学生既可以在每周一节的足球里你争我抢,也可以在下课时去校园里的攀岩墙上和同学一较高下……

任何课程的直接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发展。对学生而言,最切身的影响不是上了多少门课,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在这些课程背后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为他们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的清华附小,仔细观察,你也会发现最核心的改变都在孩子,这些改变体现在孩子的体魄、精神与气质。而孩子的背后,是一大批爱琢磨孩子的老师,将课程整合的理念以一种吸引孩子的方式进行着教学传达。艺术与审美研究组的教师张家龙研究语文和音乐的整合;教师聂焱研究书法和美术的整合;王志兴研究科学和美术的整合……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实现成功的课程改革。

【专家说法】

分科已难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柳夕浪,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课程整合一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整合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的整体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整合的必要性显而易见,每门学科都有特定的问题和视角,学科思维总是带有明显的分析性特征。学科日益分化,知识不断增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方面的力量对基础教育课程的诉求不断增多。

而事实上,实践中的问题是综合性的,无论学科的力量多么强大,现实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局限于在某一学科范围内。现在,对人的综合性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分科方式,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学科专家,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但目前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整合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欠缺,很少有全能教师,这与传统师范教育的分科培养也有关系。(采写 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摄影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李飞)(清华附小李曾中、施鹏飞、毕可纫、吴小平、张连耕、吴逸、陈冲、庞沄、裴东亮、丁红、杨锐等对本文有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014自然指数发布:清华大学排名世界第... 下一篇:22.8万人竞考北京研究生 热词频现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