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余枚古币,静静地躺在湖北大学博物馆内,七载春秋更迭,一位老师默默守着它们。她叫蔡莹,自2007年在湖北大学博物馆任职至今,期间发表多篇关于古币的学术论文,由一个“门外汉”成为全省古币研究协会里小有名气的行家。
湖大博物馆是武汉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古币作为该博物馆的特色展区,9000余枚古币按照朝代、地域摆列整齐。
蔡莹在2007年4月底接到任务,在5月18日前,要完成所有文物的整理与部署,可临开馆前半个月,馆内9000余枚古币还杂乱无序的摆在收藏室里。无奈之下,蔡莹把原来档案馆整理部门的组员“借”来,对古币进行清理。“人手一把牙刷,一点点的刷洗这些古币,还要掌握好力道。”她回忆当时的场景,仍不禁皱起了眉头。清洗只是第一步,面对“素不相识”的古币,她从最基本的古币分类开始,将外观相同的古币归至一堆,然后再反复查阅书籍,细化其朝代和名称。蔡莹加班加点,最忙时凌晨3点下班,手指的皮都磨掉了一层,终于赶在开馆前完成了所有文物的布展。
“一问都张不了口。”蔡莹这样描述刚开馆时的尴尬,作为博物馆负责人兼唯一讲解员,当初她对展品知之甚少,是个“门外汉”。
她从博物馆50枚民俗钱币入手,一枚一枚查找年代渊源。“有时候翻阅完一本书才能找到一枚钱币的有关资料。”为了尽快了解古币知识,蔡莹借阅了20余本古币专业书籍,写满整整10本读书笔记。在对宋代古币进行分代时,她注意宋币有篆、行、楷三种字形,为辨识篆书,她时刻携带一本专业字典,并时常查阅四库全书。
2007年12月底,省教育厅领导参观,向蔡莹问起汉代五铢钱与唐武则天纪念币,她立即讲述了钱币的来源、制式与文化特点,让同行的收藏家惊叹不已,那时她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8个月。7年开馆时间里,博物馆固定工作人员只有蔡莹一个人,蔡莹对博物馆一切都了然于心,有人来查询文物档案时,电脑中资料还未显示出来,蔡莹便已报出所有信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