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爱心国学班:让传统文化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中国教育

爱心国学班:让传统文化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中国教育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在山西太原古交市,有这样一个“爱心国学班”:老师们无偿讲授《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爱心人士出资提供教室、参与管理,家长们自发来给学生买菜做饭、辅导功课。每到日暮时分,放了学的孩子们像鸟儿一样飞进这个温馨的国学小课堂,感受国学的魅力。

“学国学并不能直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但其蕴含着的做人做事道理却会影响他们一辈子。”发起人郝列英说。

一个数学老师的国学情结

郝列英是古交市一所小学的数学老师。谈起和国学的缘分,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多亏了她的儿子。

2000年,郝列英的儿子出生。儿子4岁时,有人跟她说,让孩子读读《弟子规》有好处。于是,郝列英与儿子一起学起了《弟子规》。儿子背,她也背,虽然记性赶不上儿子,但她感受到了国学典籍的价值。此后,儿子又先后学习了《论语》《孟子》《老子》等。

“孩子确实从中获益良多,不仅在学业上,更在做人上。”郝列英说,有一次儿子丢了心爱的小手电,却发现手电在同学那里。别人说可以调出监控录像找证据,儿子拒绝了,因为被老师同学知道了,会对那位同学有不好的影响。“我听了非常非常感动。”郝列英说。

因为自己的孩子受益于国学,郝列英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接触和学习国学。2006年,她决定自费为其所在小学的学生印制《弟子规》,所有学生人手一册,费用为2500元。有同事和学生家长知道了这事,纷纷解囊相助,为她凑了2200元。

2009年,郝列英与一名同事共同办起了免费国学班,为小学阶段的孩子传授《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国学班几经辗转,换过不少地方,最困难时,郝列英甚至把教室搬到了自己家。去年3月,一位学生家长出资在一个小区租下了一套房,国学班才有了稳定的教室。

“开始是被老师们的善行感动,后来觉得非常有意义,不仅是在推广传统文化,更是教孩子们学孝、学善。”出资人谢辉说,虽然她的孩子已经从国学班毕业,但她会一直关注和支持国学班的发展。

能参与进来,觉得很荣幸

“国学班到今天,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很多人都参与了。”郝列英扳着指头给记者数:“周改亮老师、闫文芳老师、胡平凡老师……”目前,国学班共有5名主讲老师,1名负责教务和后勤的义工,和数名自发来帮忙的学生家长。

记者看到,国学班设在一套不足60平米的住房里。两个大间是教室,一个小间是厨房,另一个小间放着几张桌子,是老师和义工们吃饭办公的地方。

临近日落,放了学的孩子们陆续来到教室,朝门口的孔子像深深鞠一躬后,各自坐下开始写作业,老师们踱步其间,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厨房里,几位家长张罗着炒菜、熬粥。

被郝列英称为“后勤部长”的义工焦小娟说,除了讲授国学外,目前国学班还为孩子们无偿辅导晚间作业,让孩子们免费吃一顿晚餐。“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都很热心。”

康彩云的孩子已经在国学班上了一个多月,刚开始听说国学班不收钱,老公说“哪能有这种事”。一个多月下来,孩子课文背得快了,作文写得顺了,也更懂礼貌了。现在,康彩云也成了国学班的义工。“家长们都是自愿来帮忙,买菜做饭、维持秩序、辅导作业,不仅是为了孩子,更是觉得老师们不容易。”

可郝列英却说,跟孩子们一起学国学一点儿也不累。“因为在这里吸收的都是正能量。”她说。

“她们能无私奉献,我也能。”今年暑假刚刚来到国学班的张变红老师对记者说,“是胡老师的人格力量感染了我。”

她口中的胡老师名叫胡平凡,2010年加入国学班,虽然家有幼子,仍然坚持带课。“奉献就是最大的快乐。”张变红说,自己能参与进来,觉得很荣幸。

希望能有大教室,教更多学生

“免费教国学,骗子吧?”“哪个老师补课不收钱?”“上课还管吃饭,图啥呢?”对于爱心国学班,有人发出这样的质疑。然而,老师和义工们却很淡定。“如果大家都向‘钱’看,在这种社会风气下长大的孩子如何能向善,如何有德?”一位义工说。

“这些孩子让我们很欣慰。”焦小娟说,今年重阳节,国学班的孩子们到敬老院与老人联欢。联欢会后,孩子们主动将桌上的瓜子皮收拾好。在国学班学习了两年的小姑娘陈星竹虽然只有9岁,但已经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在父母晚回家时做好饭菜。

今年上初二的范泽宇一度是个“淘气鬼”,有时还顶撞父母。他说,在国学班学了《弟子规》《论语》《道德经》等经典后,不仅学业上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学会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他的父亲范继对记者说,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无私的教导。

“现在情况越来越好啦。”郝列英说,如今国学班的老师和义工越来越多,社会对国学的价值也越来越认可,不少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支持国学班的发展。附近一个卖豆腐的小贩,孩子暑假从老家来太原,在国学班上了一个多月。以后每次有卖不完的豆腐,小贩就会送来。

对于国学班目前遇到的困难,几位老师说,最缺的就是场地。“现在有不少孩子也想到这儿来学习,可是地方有限,容纳不了。希望能有间更大的教室,让更多的学生来学习国学,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郝列英说,“不管遇到任何困难,我们要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李志民人民日报专访指出:治学术不端须改评... 下一篇:2015国考报名:审核通过2622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