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农村艺术教育为“温饱”挣扎着-中国教育

农村艺术教育为“温饱”挣扎着-中国教育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师资短缺 设备落后 开课率不足

农村艺术教育为“温饱”挣扎着

目前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普遍面临着师资短缺、设备落后、开课率不足等一系列难题。而调查中近半数县市教育局长在音美师资数量、课时量等艺术教育基本信息上交了“白卷”,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推进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管理与评价、教师配备与培养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有新的思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改进”的前提是必须对“现状”有全面、完整和准确的把握。为系统了解当前中小学美育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27期全国县市教育局长培训班全体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少数分管局长进行深度访谈。

调研共发放问卷142份,回收问卷127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仅为57.75%。大量问卷在音乐、美术师资数量、课程课时数占总课时数比例等问题上出现空白或者数据明显失真,成为无效问卷。从问卷回收率可以判断,当前一线教育局长对艺术教育相关信息和数据了解相对有限,对艺术教育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艺术师资严重缺编

平均两所农村学校共享1名音乐教师

调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城乡平均每所学校只有0.69名音乐教师,0.59名美术教师。平均每568名学生才有1名音乐教师,平均每665.8名学生才有1名美术教师。音乐教师占全体在职教师比例仅为2.59%,美术教师占全体在职教师比例仅为2.21%。其中农村地区学校平均每校只有0.59名音乐教师,0.49名音乐教师,城市地区学校平均每校有0.86名音乐教师,0.78名美术教师。农村地区平均每两所学校才能拥有1名音乐教师和1名美术教师,远远无法满足实际教育教学的需求。

然而,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平均生师比为14.7∶1,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师比标准,师资“整体超编,结构缺编”的现象非常严重,农村地区更甚。

高中阶段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相对较好,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所高中学校有3.13名音乐教师,2.9名美术教师。访谈发现,之所以高中阶段艺术教育师资相对好于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与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准备报考大学艺术类专业直接相关,部分高中的高考艺术生甚至成为学校高考录取生源的主体。

待遇偏低评优无望

近半数艺术教师与主科教师待遇不同

调查发现,大部分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无法享有与语数外等主科教师同等的待遇与专业发展机会。有44.2%的地区艺术教师无法享有与其他主科教师同等的待遇,这种待遇差异主要体现在艺术师资在课时津(补)贴和担任班主任机会等方面。75.2%的地区艺术教师无法享有与其他主科教师同等的专业发展机会,这种专业发展机会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培训和职称晋升两方面。

待遇和专业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严重影响了艺术教育师资的工作积极性,相当一部分相对年轻的艺术教育师资有比较严重的职业怠倦,直接导致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影响了艺术课程的质量,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访谈发现,艺术教育师资因自身学科的特殊性,参加一般性的师资培训项目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参加专项培训因培训费用较高,且某一所学校或者县域范围内艺术教育师资数量有限,缺乏规模效应,很难有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在工资待遇和专业发展机会上,艺术师资与语数外主科教师存在较大差别,亟待建立艺术教师公平待遇上的政策保障机制,确保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专业发展。

师资瓶颈难以突破

创新模式在基层落实率仅为三成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各种创新途径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并就几种比较切实可行的创新途径给出指导性意见。

调研数据显示,由于缺乏配套机制,在实践中这些创新模式落实并不到位,仅有38.2%的地区实行县(区)域内艺术教师交流制度;仅有36.8%的地区采取艺术教师“对口联系”“下乡巡教”等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仅有22.1%的地区依托高等学校培养中小学艺术教师,在农村学校设立教育实习基地开展顶岗实习;仅有32.5%的地区鼓励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担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教学实践;仅有34.7%的地区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有59%的地区实行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经必要专业培训后担任兼职艺术教师。

制度创新牵涉到政府编制、财政、人社、教育等多个部门,短时间内很难理顺关系,因此很多创新举措开展艰难。之所以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经必要专业培训后担任兼职艺术教师这一创新举措在实践中落实的比例最高,达59%,主要是因为这批兼职教师源自学校和教育系统内部,便于人事调配和管理。

课程开设严重不足

艺术课开设量远低于国家最低标准

78.92%的教育局长认为教师不足是艺术课开设不足的主要原因,68.87%教育局长认为缺乏器材是艺术课开设不足的重要原因,50.76%的教育局长认为艺术课被其他文化科目挤占是课时不足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出,师资不足、器材缺乏和文化课挤占是艺术课课时开设不足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总课时9%,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总课时11%的课时量开设艺术课程。调研发现,总体来看,实际艺术课程开课课时量占义务教育阶段总课时量低于国家规定的9%的下限。

东部地区学校艺术课实际开课量占总课时量的9.12%,中部地区占6.9%,西部地区占8.63%。在课时开设上区域差异较为显著,中部地区课时量比例远低于国家标准,存在着和师资建设类似的“中部塌陷”。

另外,艺术课课时量城乡差异也比较显著,农村地区因为缺少艺术教育师资,艺术课实际课时量占总课时量仅为5.62%,城市地区学校开设艺术课课时量占总课时量平均为10.05%。农村地区艺术课课时量占总课时比例仅为城市地区的一半,城乡差异非常巨大。

艺术教育成为“点缀”

忽视审美体验盲目追求“专业化”

艺术教育能够通过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自我尝试、自我表现、自我创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实现其情感和理性的和谐发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然而,调研发现,现实中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形式化”现象。65.4%的局长表示自己所在地的艺术教育在实践中沦为学校对外宣传或学校文化建设的“门面”和“点缀”。有的学校不惜重金租借乐器、书本、服装来应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定位在培养少数有天赋的艺术特长生。

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一种强调审美体验、侧重审美能力培养的艺术素养教育。但是调研发现,87.3%的局长表示自己所在地的艺术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着忽视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接受能力,盲目追求“高大上”的“专业化”倾向。艺术教学过程变成纯粹的艺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过程,失去艺术教育应有的审美体验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实践中,美术课“术”多“美”少,甚至有“术”无“美”,钢琴教学变成了单纯的手指训练,音乐课注重发声训练和识谱视唱训练,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生喜欢美术但是不喜欢美术课,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中小学艺术教育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避免“异化”倾向。(高政 作者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案例1

云阳:“引活培评”补齐师资短板

云阳县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是典型的山区大县、人口大县和教育大县。目前,云阳县艺术教师457人,约占全县教师5%,全县中小学艺术师资匮乏,优秀人才稀缺。艺术师资总量不足、师资分布不均、师资水平欠佳是制约云阳艺术教育发展的“三块短板”。结合云阳县艺术教育资源现状,我们认为,通过“引、活、培、评”四字方针可以实现云阳艺术教育质量的突围。

引:拓展艺术师资准入渠道

从根本上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必须加大教师的招聘力度,招聘更多的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的高校优秀毕业生进入农村学校任教。另外,需要组织各中小学充分挖掘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在用活用好自身资源上做文章,纠正挪用学校艺术专业教师的现象,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兼职艺术教师队伍。常言道,高手在民间。云阳鼓励各中小学建立艺术师资外聘制度,聘请社会上各种艺术协会的艺术名家名人及优秀民间乡土艺人、优秀退休艺术教师担任兼职艺术教师,推进高雅艺术和民间传统艺术进校园。

活:搭建艺术师资共享平台

为解决云阳县艺术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云阳县教委进一步整合艺术师资,统筹利用艺术教师资源,做到全县一盘棋,确保全县各建制学校以及所管辖的规模较大的村小均有艺术教师上课。

实现云阳县艺术师资共享,一是建立县级层面艺术骨干教师“县管县用”制度,建立县级以上艺术骨干教师的人才资源库。二是组织“艺术教育共同体”,实现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协同发展。三是成立全县艺术教育工作室、名师带教协作组,组织艺术讲师团到各农村中小学从事兼职艺术教育和指导工作。四是在同一学区中,实施村小与中心校统一管理,统一排课,将有限的艺术师资全面整合,实现村小艺术教育与中心校同步发展。

培:提升艺术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必须全面开展艺术教师岗位培训。一是组织艺术专兼职教师全员岗位培训,选派优秀艺术教师优先参加国家级、市级等高端培训。二是鼓励艺术教师参加各类艺术院校的学历提高培训。三是邀请市内外艺术教育专家学者、专业人员为全县艺术教师举办学术报告会,提高教师艺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另外,要大力开展艺术教育教改教研活动,以及艺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艺术技能大赛活动,通过活动全面提升艺术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赛促教。各中小学根据学校实情,组建“两团两社一队”艺术社团,即师生合唱团、器乐团、书法社、美术社、舞蹈队,为艺术教师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倒逼艺术教师提高业务技能。

评:完善艺术教育评价办法

当前,教育功利思想仍很突出,考什么教什么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农村中小学围绕“升学指挥棒转”的现象依然存在。艺术教育方面,除了中等师范和艺术专业类招生中有明确的艺术考试要求外,其余升学考试均没有艺术方面的要求。艺术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建立健全对艺术教师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对艺术教师工作实行科学合理的考核,是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云阳教委将建立全县中小学专职艺术教师技能定期考核制度,组织全县中小学修订完善艺术教师的考核办法,对其实施单独考核、分类评价,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撬动全县中小学艺术教育健康发展。(陈洪荣 作者系重庆市云阳县教育委主任)

案例2

临朐:为农村艺术教育“升级换代”

为了让艺体教育成果惠及每一个孩子,山东省临朐县近几年实施了千名教师引进、艺体教师走教、三个一抽测、设施配备等工程,多措并举补齐艺体教育短板。

创新用人机制,补齐师资短板

为解决农村艺体教师师资短缺的问题,临朐集中实施了“教师配备”“师资共享”“借力引智”三大工程。从2008年开始加大艺体教师补充力度,实施“千名教师引进计划”,共招录艺术教师295人,占总招考人数的25.3%,85%以上的艺术教师充实到了农村中小学。

“师资共享”工程中,城区采取定期支教、对口帮扶、名师带徒等方式,解决师资结构性短缺。镇街灵活艺体教师管理模式,对镇域内音体美专业教师统一管理考核,实现专业教师效益的最大化。另外,艺术教育远程互动课堂模式实现了城乡学校优质资源共享。

临朐县发挥“小戏之乡”、全国“文化模范县”优势,实施“借力引智”工程,建立了社会艺术人才资源库,聘请167名艺术专家、民间艺人担任艺术活动指导教师。2009年以来,开展“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各类艺术名家600多人次进校辅导。

统一配备标准,补齐器材短板

临朐县多渠道加大投入,实施艺体设施标准化工程,统一场地建设标准、统一设施配置标准、统一学校投入标准,加快设施配套。自2008年以来,启动实施了“校校有钢琴”和“乐器进校园”活动及艺体活动场地、操场标准化建设工程,为全县126处中小学、教学点全部配备了钢琴、架子鼓等大型乐器,实现了大型乐器全覆盖,所有学校实现了活动场地、配套设施、器材配备的标准化,为艺体活动广泛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施课程跟进,补齐课堂短板

临朐县强化课程督导力度,保证开齐上足的同时,立足于改进课堂教学,开发艺体校本课程,全面提高艺体教学水平。临朐县组织优秀校本课程评选,鼓励各学校开发艺体校本课程,并借助校本课程开发,通过组建学生社团,开辟第二课堂,实现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与此同时,临朐开展了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审美素养为终极目标的艺体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制定了临朐县艺体教学规范,下发了艺体课堂教学标准,从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环节、作业布置、活动组织及辅导等细节进行规范,鼓励学校改进艺体教学模式,打造个性特色课堂。

搭建展示平台,补齐水平短板

临朐县通过“三个一抽测”抓普及,督导评估促落实,竞赛展示促提升,创设了艺体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从2011年开始,临朐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实施了“三个一”培养计划,即每个学生练就一项终生受益的体育项目、具备一项愉悦身心的音乐技能、掌握一种陶冶性情的美术技法。全县学生以学校、班级为单位,根据各自特长爱好,确定“三个一”活动项目,建立活动档案,结合学校社团、快乐大课间,开展特长训练活动。临朐县组织专业评委随机对全县所有学校学生进行音体美三项技能抽测,测试成绩计入学校办学绩效考核。临朐注重发挥督学责任区作用,把艺体教学作为督学的重点,做到每次督学必查,看课表、查课堂、问学生,保证了艺体课程开全上好。

另外,通过各种活动,临朐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能、体验成功、相互交流的舞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县中小学艺术展演,共有5600多名师生参加展演,促进了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安勇军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朐县教育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5考试录用公务... 下一篇:成都市教育局:校园安保必配辣椒喷雾剂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