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男孩更文弱?男孩少阳刚,中性潮流是祸首?-中国教育

男孩更文弱?男孩少阳刚,中性潮流是祸首?-中国教育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男孩更文弱?男孩少阳刚,中性潮流是祸首?-中国教育1

男孩更文弱?男孩少阳刚,中性潮流是祸首?-中国教育2

近几年,“男孩女性化”的现象一直备受关注,并引起了很多教育界人士的担忧。

一般认为,“男孩女性化”的表现主要是,男性应具有的责任、勇敢、宽容、独立等气质,在很多男孩身上并没有表现出来,相反,现在不少男孩缺乏阳刚之气,胆小懦弱,说话细声细气,有的甚至喜欢穿女孩的衣服,爱玩女孩的玩具,呈现出一些女孩的动作和姿态。

在一些教育界人士看来,现在的男孩子的确不像以前的男孩子那么活泼阳刚、喜欢体育运动,甚至胆小懦弱,容易退缩。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对男孩来讲,什么是女性化很难定义。孩子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应该在尊重男孩女孩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汲取两性身上的优秀品质。

现象

“中性化”成潮流 男孩子更文弱

“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有一个4岁的男孩,孩子长得很清秀,因此我爱把他打扮成一个小姑娘。可最近我意识到,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女性化,说话奶声奶气,遇到一点小事就哭哭啼啼,还会喜欢一些女孩子喜欢的玩具,我觉得很害怕,害怕孩子长大后会越来越女性化。我该怎样纠正他啊?”

如今,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在网上发布类似的求助信息。

“现在幼儿园的男孩子中,确实存在一些女性化倾向,如比较内向,偏静,注意打扮,说话细声细气,不像以前的男孩子很阳刚,很喜欢体育游戏。有些男孩比较喜欢和女孩子一起玩,做一些比较静的、语言类的游戏。”北京市东城区崇文第三幼儿园园长袁春芬表示,男孩女性化的倾向确实有,“但也不是特别严重。”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德育处主任孙建表示,在现在的中小学生中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男孩女性化的行为,如一些男生服饰打扮、说话方式比较女性化,性格相对胆小懦弱,很容易选择性退让。“我还见过初二、初三的男生打针会哭的。”

“现在比较流行‘中性化’,很多人也喜欢‘花样美男’‘小鲜肉’什么的。而且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妈妈管孩子,孩子上学大部分也是女老师,天天和女人呆在一起,难免会有些‘女性化’。”家长冯女士说,自己的儿子已经8岁了,从小她就一直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儿子“女性化”,为此她经常让儿子去参加有一些对抗性的体育运动,还要求老公每天都要抽时间陪孩子。“我觉得自己的管教还是有效果的。”

“的确,现在中国家庭中女性抚养者比重越来越高,有些甚至是单亲妈妈抚养。而且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乃至中学,男女老师比例失调,女老师占多数。”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总监叶斌说,中国妈妈,也包括很多教师,在教育孩子时都是希望孩子安静一点,乖一点,男孩若表现出调皮、莽撞,很可能会受批评,因此男孩的文弱气质就被加强。

原因

家庭学校社会

多重因素影响男孩成长

在叶斌等很多教育人士看来,造成中国男孩女性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家庭层面来看,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往往是缺失的,父亲们往往疲于工作,没有认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男孩们缺乏男子汉认同的榜样;而妈妈或者一些长辈往往过度保护、溺爱孩子,使男孩更加软弱,丧失了男子汉气概。

“一些男孩的女性化确实跟成人不正确的引导有关系。”袁春芬指出,有的家庭喜欢女孩,生了男孩也照着女孩打扮,梳小辫子,穿裙子,这种情况现在也时常有。“孩子3岁左右就会逐渐有性别意识,这时如果家长不是很关注,很容易造成孩子有一个模糊甚至错误的性别意识,对他以后的成长很不利。家长还是不要这样尝试,哪怕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从学校层面来看,现在的学校普遍担心学生受伤,受伤家长就会索赔,所以不少学校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都以安全为第一要素,不会重点考虑对塑造孩子性格有什么影响。很多学校都取消了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活动,也就无法锻炼男生的一些品格。

“现在教师的工资比较低,无法吸引很多男性教师。”孙建坦言,如今的小学见不到多少男老师,很多男教师也是教体育、计算机,或者从事行政工作的,真正教文化课的很少,男孩接触得也就比较少。

“我想我们的教育环境也是不适合男孩成长的。”儿童教育专家、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丛中笑解释,“我们的教育有大量死记硬背的东西,要求孩子乖乖的,要成绩好。而在幼儿园、小学等阶段,男孩心智等方面成熟得比女孩晚,这些要求对男孩都是不利的。有些老师对男孩女孩成长的认识不够准确,就会觉得女孩行,男孩不行,对女孩多正面刺激,对男孩多负面刺激,有的还让女孩去管着男孩,这都对男孩的成长不利,可能就会让男孩产生女性化的倾向。”

最后,从社会层面看,一些流行文化如“中性化”潮流会给男孩的性别认同造成一定冲击,一些“中性化”娱乐明星的榜样作用,会使一些男孩对传统男性的认识产生偏差,觉得“中性”甚至“偏女性”才是美的。

应对

注重两个性别认同阶段

记者了解到,一些幼儿园和学校已经在日常活动和教学中,也关注到了这种情况。

袁春芬说:“幼儿园会有意为孩子灌输性别意识,如我们小班有很多游戏都是男孩一组,女孩一组。我们也会让有一些倾向的孩子多参加小足球等运动,培养他们的阳刚之气。”

“我们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也会渗透性别教育。如提示男同学要帮助女同学,发生争执男同学要让着女同学等等。”孙建说,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从五年级到初一,都会请心理专家做青春期讲座,其中一期就是性别意识教育。“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每个学期都会有四到五次心理课,我们还着重要求有一节是‘我是男生、我是女生’主题。”

“其实,男孩女性化的问题以前一直都存在。”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心理与教育专家、环度生涯规划首席专家沃建中指出,从发展心理学理论来讲,人类经历性别认同大致有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幼儿园时期,第二个是初中时期,这和孩子生理上的变化也有很大关系。

“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应该认识到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如男孩和女孩有不同的小便方式。家长在这个时期就应该让孩子有一些提示,如要让着妹妹啊,男孩就应该独立、勇敢啊,注意不要把男女生的衣着搞混。”沃建中说,到了初中,孩子就进入了真正的性别认同,还有自我认同的阶段,这一阶段如果发展不好,就有可能对孩子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这个阶段,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男性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比如生理上的变化,要勇敢,有担当等等,也可以引导他去看一些书。孩子如果表现出一些女性化的行为,如娘娘腔、走路的姿态像女性等,一定要尽早发现,尽早引导和纠正,必要时可以找专业人士来解决。”

辨析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不同

“从时代的发展来讲,生产方式的变化对男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知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说,过去的时代体力对男性来讲很重要,男性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力量足,而现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对体力的要求已没有那么高,如今强调的是沟通、服务,这些更有利于女性。“我们要认识到,男孩女性化的问题并不完全是由性别带来的,而是由文化、环境等后天因素带来的。”

“从理论的角度讲,性别不只是生理性别,更多的是社会性别。”丛中笑解释说,像我们认为男性应该有的大胆、勇敢等,并不是天生带来的品质,而是社会环境、角色要求等形成的对男性的认识,如男人作为一家之主,就应该是有担当的。

“对孩子来讲,对生理性别的认识要很早就告诉他们,但是我认为不应该过早把孩子的社会性别认识定式话,比如男孩就应该是粗犷的、勇敢的,女孩就应该是安静的、守规矩的。其实,男女的差别和人类的差别相比要小得多。男孩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过早把孩子定格在男孩应该怎么样,对男孩完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来讲,可能会是一种缺憾。”丛中笑说。

我们的教育环境也是不适合男孩成长的。我们的教育有大量死记硬背的东西,要求孩子乖乖的,要成绩好。这些要求对男孩都是不利的。——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丛中笑

■ Q&A

刘女士:儿子今年4岁,很腼腆,胆子很小,性格像个小女孩似的。这样的情况算是女性化吗?

袁春芬(北京市东城区崇文第三幼儿园园长):这样的情况还谈不上女性化,只是孩子性格发展的问题。

我认为,大家不用过分夸大男孩女性化现象,家长也不要盲目地担忧。

男孩女性化可能会引发男孩今后的人际关系障碍、角色紧张等问题,但如果能发现倾向就及时进行引导,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的,不用害怕。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一定不要凭自己的喜好而让孩子有错误的情感体验,父亲也要更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许女士:我有个亲戚从小就把男孩当女孩养,梳小辫,穿裙子,直到上幼儿园才变回来。我发现这个男孩长大后心理和性格也挺正常的,我可不可以也这样做?

岳文昊(国家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我不建议这样做。在孩子婴幼儿阶段,就不要做改变性别的游戏,或者把男孩当女孩养。同时要注意,母亲顺产在孩子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一定要分床睡了,剖腹产的话不要超过小学一年级。

靳女士:我和孩子爸爸在育儿方面有一些分歧,比如我4岁的儿子摔倒了哭了,我觉得孩子还小,很可怜,就想把他扶起来。但是孩子爸爸却认为应当让他自己起来,他自己在一边看着不管,他认为这样才能锻炼男孩。应该怎么办?

袁春芬:我想家长还是应该让孩子自己起来,但是也不能在一旁看着不管。而是在旁边鼓励他自己站起来,等他站起来之后再给予鼓励。如果你直接把孩子抱起来安慰,孩子以后遇到困难就会想到求助。而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可以增强他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心。我希望爸爸妈妈们做懒爸爸、懒妈妈,可以对孩子语言指导,但不要包办代替。

■ 专家观点

不要把社会性别过早强加给孩子

男孩女孩确实有不同,我们要彰显每一种性别里最美的东西,还应该吸收异性的优秀品质。

●丛中笑,儿童教育专家、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

现在确实有些男孩缺乏阳光之气,有些女性化的表现,现在军校、男孩训练营特别火,恰恰也说明了这一点。

据我了解,有些家长特别喜欢女孩子,生了男孩也希望他像女孩,给孩子梳辫子,穿花衣服,男孩也因此特别关注女孩的东西,喜欢娃娃,不喜欢汽车。有些家长可能意识不到这是个问题,只是觉得很好玩,但等孩子出问题了,就很难解决了。我就知道一个案例,家长从小把男孩当女孩养,男孩长大后不交女朋友,都想要做变性手术了,家长这时才觉得特别痛苦,但是,改造孩子比塑造孩子要难得多。所以,家长如果发现男孩有一些女性化的倾向或阳刚之气不足,可以加以引导,比如可以带他参加一些拓展训练,锻炼孩子的胆量。

但是,我们也不要把社会性别过早地强加给孩子。比如一个小女孩想从高坡上跳下去,当她年龄允许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家长完全可以让她这么做。如果家长说一个女孩子这么淘气不好,某种程度上就是限制孩子去尝试。因此不要过早约束孩子的发展。

再如男孩学舞蹈其实对自身发展也很好,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如果学校的舞蹈室不准备男孩的服装,男孩就可能认为舞蹈应该是女孩才跳的,这对男孩来说也是一种误导。我们应该提供的是一个中性的环境。

而另一方面,男孩女孩也确实有不同,如果认为男女可以互换是不科学的,违背男女成长发展规律。我们不反对女孩很勇敢,同时女孩也应该有女孩固有的品质。所以,我们要彰显每一种性别里最美的东西,还应该吸收异性的优秀品质。

青春期性别认同非常重要

家长要有意识,性别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发展议题,尤其在青春期产生自我意识的时候,性别认同也是很重要的。

●叶斌,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我想大家对什么是男性,都有着基本的印象,这是人类自然的以及文化的约定俗称的印象。所以,大家对男孩女性化也会有一个直观的判断,如该出现的男性特征不明显,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不够等。

我建议家长要保持警觉,有时自己一直和孩子在一起,没有敏感性,不妨问一下周围的人怎么看,旁边的人会有更直接的印象。家长要有意识,性别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发展议题,尤其在青春期产生自我意识的时候,性别认同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对孩子要有一定的引导。如果后期发现孩子有些“娘”,再去进行行为训练就比较困难了,因为通常孩子不会有太大的意愿去做。

穿女孩衣服或化妆可能只是好奇

男孩女孩存在差异,但也不宜过分夸大。实际上,他们的相同性要高于差异性。在儿童时代,对于性别特点的界限不要划分得那么清楚。

●孙云晓,知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最近我和中国、美国的一些脑科学家和心理学家进行了对话,我跟他们也探讨了与“男孩女性化”相关的问题。我们认为,男孩女孩存在差异,但也不宜过分夸大。实际上,他们的相同性要高于差异性。

具体什么行为是男孩女性化,我觉得很难讲,每个人的认识可能都有差异。我觉得一个值得传播的观点是,无论男孩女性化还是女孩男性化,都不是值得倡导的模式,理想的模式应该是双性化。比如勇敢和温柔,并不只属于哪个性别,男孩可以既勇敢又温柔,女孩也可以既温柔又勇敢。男孩、女孩的优秀品质都应该学习借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同时,在儿童时代,对于性别特点的界限不要划分得那么清楚。有些男孩可能会穿女孩衣服或者化妆,有的时候只是好奇、模仿,并非就是女性化。

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男孩女孩确实是有差异的,有生理、心理的差异,也有需求的差异。比如男孩比女孩更需要运动,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现在的男孩普遍运动不足,需要让男孩有更多的运动。我想总体来看,在尊重孩子身心特点的基础上,怎么做对孩子有利就怎么做。

声音

我觉得男孩就应该有男孩的样儿,应该有阳刚之气,勇敢、有力、有担当、有抱负。 ——家长冯女士

对男孩来讲,什么是女性化很难定义。无论男孩女性化还是女孩男性化,都不是应该倡导的模式,我们培养的孩子应该汲取两性身上的优秀品质。——知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26岁重庆小伙留学古巴考8个证书成国际考... 下一篇:清华国学院院长:发扬中华文化重视私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