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特色建设红绿灯——对话教育专家林格与校长李玲
校训教育
一般来说,学校特色建设要经过模仿、独创和自然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倒是赞同同质化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同质化,看看人家搞的是否适合自己,能否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搞起来,这很好。然后,再看自己优势、传统,或者面对的新问题、新困难进行创新——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对于基础薄弱的学校来说,第一步模仿是最好的选择。进入创新阶段,就要以个性为中心,以品质为基准,进行改善,变成特色学校。最后是忘掉了模仿和创新,变成自然的存在,这时候学校变成了传统学校。
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部主办的校长公益培训活动中,本报记者就校园特色建设话题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林格、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校长李玲进行了深度对话。
开放视野 注重整体综合
案例讲述:我是齐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个孩子,对于齐鲁文化心怀敬畏。所以,结合儒家思想与北京师范大学一些核心文化,使得我们有了“尊重个性、和而不同”的教育思考,“和”文化就成了我们学校的文化追求:孩子追求快乐的生活,是“和乐宝贝”,教师是“和美教师”,家长和学校的义工,就是“和善团队”,由此而来的校训是“大家不同,大家都好”。——李玲
记者:很多学校建立自己校园特色的时候,往往没有认识到学校特色本来就是一套整体办学的综合体系,当这些突出学校某一显著特点的所谓“特色”,成为学校对内工作和对外宣传的标签时,学校反倒被这些“特色”约束了,彰显特色之举变成了“作茧自缚”。您怎么看?
林格:正如李玲校长所讲到的自己学校的“和”文化,学校的特色理念应能被不断地延伸。在特色学校建设当中,学校的文化特色其实是一个突破口,特别容易出彩。比如“和”的办学理念,提炼成了一句话叫“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特别容易被记住。学校的文化特色建设第一步其实是提炼办学理念,也就是“铸魂”,用这个魂去引导整个学校的发展,具体包括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德育等方面。在稳定状态下,学校特色做到最后应该是一个系统。但是在开始的时候,它可以是一颗种子,然后让它成长为大树,并以它为中心,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最终的校园特色建设不是单一的,但不回避初级阶段是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这里要处理好三层关系,即初级和高级、发展和稳定以及创新和传统的关系,在解决这三层关系以后才能渐渐地变成一个系统。
记者: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完成这三层关系的过渡需要注意什么呢?
林格:首先考虑到不能单一化,但是在操作时不是这样。在实践中,往往做得越少才能做得越好。比如到目前为止,我提炼过120所学校的特色建设理念,反思发现都抓多了,现在越来越觉得从简入手,哪怕是一点,一旦打通,就一通百通,这时候再考虑到它的优质发展和系统成长、以及协调创新和传统的关系。总之一句话,先一枝独秀,然后百花盛开,从局部走向整体。发展的不同的阶段,可以寻找不同的突破口。我觉得现在特别容易出成绩和开创局面的,一是对办学理念的提炼,在精神和物质的两个方面呈现,变成一个体系,变成学校文化特色,这是未来教育的制高点;二是不妨选择课堂模式,把它培育成“大树”;三是对有条件的地方,多元化的校园特色体系建设特别容易出彩。除此之外,做教师发展特色,也容易出彩。所有的学校做特色建设,要有一个顺序,这个顺序还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来确定。
活跃思维 依循动态发展
案例讲述:在我校,从开始确立“和”文化到现在一直处在不断建构之中。我刚来到这个学校时,它已经开办一年,只有三个年级共50名学生,一年之后,这50名学生都没流失,原因是我们为每个孩子都提供了其最需要的东西。比如,有的三年级的孩子不会拼音,我们就教拼音,让每一个孩子在这都得到尊重,原来被别的学校“劝”出来的孩子,连家长都认为是“滚刀肉”,结果到这里一年,他们的内心柔软了。再如,学校离主城区较远,有些家长下班后不方便及时赶来接孩子,我们老师都能够带着孩子直至晚上六七点,甚至太晚就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宿舍。通过方方面面工作,我们持续不断地来对接“和”文化。接下来,我们研究课堂教学怎么做。因为学校的孩子来自各种家庭,这就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包容,这是“和”文化的根基之一。比如,有些孩子随父母住在工棚里,没有条件洗澡。于是,我们就开游泳课,让孩子去游游泳、洗洗澡。通过这类举措,我们逐步把“和”文化对接到国家和地方的课程里,用“和”文化办学,找到了接地气的感觉。再后来,我们倡导“用微笑传递文明,让‘你好’成为习惯”,令这个学校的师生、家长等各个群体都觉得舒服,会打招呼,会微笑,在校内备感温馨。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承办全国花样跳绳比赛时,学校只有18位青年教师,他们始终以微笑面对来自全国的40支代表队。比赛结束以后,学校提炼出“胸宽如海,竞进似河,敢为天下先”的“和”文化精神。——李玲
记者:我们注意到,有些学校没有认识到特色不应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而应是顺应时代和外部环境变化动态发展的,在不断地优化内部结构、整合外部资源中探索和成长。
林格:校园特色的生成,涉及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法论问题。学校特色生成的依据一般有三个:一是学校过往的传统,要把原来最优秀的东西传下来,这是它的起点;第二个就是学校的优势项目;三是如李玲校长所说,在学校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在适应新的形势、新的社会环境时,生成了第三个依据。一般校园特色生成很难逃脱出这三个依据。但生成只是学校特色建设的第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是提炼,提炼有时候不比生成差。提炼是个化学名词,即萃取,萃取最精华的部分,这也是一个方法。萃取是有一个过程的,比如说,不断进行变化,进行尝试,进行过滤,最后精华就被提炼出来了。第三个方法是突破,特别是小学,突破很关键。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如体系法,就是按照其内在逻辑,让内部每一个不同的要素变得和谐融洽,构建出一个体系。比如刚才讲的“和”文化,就是将其怎么样落实在课堂上,落实在德育中,变成“和”的德育、“和”的课堂、“和”的科研、“和”的教学,等等。这也叫贯通法,就是把整个学校文化的核心或者学校特色的核心,贯通在整个体系中,渗入不同的环节中。这往往需要专家支持,将其从理念到实践贯通一致。还有一个合作法,即学校一定要突破围墙,跟科研院校、社区、周边企业,甚至跟政府、家长、专家,跟不同的学术资源、文化资源合作,如北京市现在强调的以东城区为代表整合文化资源为学校特色服务的做法。笼统地说,就这五大法则,但这五个法则未必需要学校全部去做,一般找到其中某一个变成学校自己的法则就成了。
不避模仿 追求自然境界
案例讲述:“和”文化怎么对接到课堂上去呢?我们的课堂文化是有掌声、有笑声、有辩论的课堂,笑声是愉悦,掌声是一种赏识,辩论声是关于真理的一种碰撞。关于笑声,我们一个老师,她给自己的教学反思,就是每节课都反思自己课上的笑声。一开始她先让孩子们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能笑,后来就要求笑得有点“数学味”,再后来就笑得能让老师感觉到自己的幽默,最后,经过两年,课堂上的笑声,成为她课堂文化的一个标志。——李玲
记者:如果到几个不同地方去了解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学校特色“大而无当”,比如爱国特色、创新特色、进取特色等,很难落到实处,同时也往往造成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学校特色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把特色尽量落到实处。
林格:很多地方把教育目标定得很大,天天喊,在响亮的口号下做教育。其实,每位校长肯定都清楚,在实践当中,往往小的就是好的,小的就是巧的,小的就是大的。课堂工作中,其实要看是否适合自己。比如说,让课堂有笑声就不适合大学,但比较适合小学低年级。课堂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特色,就是细节。但好的细节设计必须要做到适合,让师生感觉到舒服,像某节课一定要有固定几次的笑声这样的设计就特假了。因为真正的笑声都在心里,真正的活跃来自思维深处,这就是课堂的真谛所在。为了笑声而笑声,为了活跃而活跃,这是危险的,它会离教学本身越来越远。所以,不管是个人特色、班级特色,还是学校特色,都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就是适合,要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班级,适合自己的学校。
至于同质化,可能是一个伪问题。全国那么多学校,有些学校趋同和类似问题不大。一个学校只要在自己区域里有自己的特色就可以了,如果往上推,可以冲出这个区域,在这个市、直至省里甚至全国有特色,这就是很高的境界了。另外,不必担心同质化问题的原因是,学校会根据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断进行调整,自觉进行优化。
一般来说,学校特色建设要经过模仿、独创和自然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倒是赞同同质化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同质化,看看人家搞的是否适合自己,能否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搞起来,这很好。然后,再看自己优势、传统,或者面对的新问题、新困难进行创新——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对于基础薄弱的学校来说,第一步模仿是最好的选择。进入创新阶段,就要以个性为中心,以品质为基准,进行改善,变成特色学校。最后是忘掉了模仿和创新,变成自然的存在,这时候学校变成了传统学校。传统学校是不需要有特色的,它就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现在一般的学校强调特色,说明其还不成熟,没有成为传统学校。如北京的天坛东里小学是北京做得最好的书法学校,但现在从来不讲自己是书法特色学校,因为它已经获得了整个社会的认可。
注重形式 做到好吃好看
案例讲述:一开始做“和”文化特色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和”文化主题大厅,中间一个大大的“和”字,对于到底用什么字体,我们讨论了两天。后来,我们选择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一枚纪念币上的字体,这个字体体现了“和”的足迹与个性以及它的时代品格和艺术特色,于是“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校训就很好地表现出来了。——李玲
记者:在实践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些学校,跟同质化做法相对,为了特色而特色,标新立异的,剑走偏锋,有点像形象工程。
林格:我比较主张做“又好吃又好看”的教育。形式是需要的,形式有时候往往大于内涵。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形式从来都不脱离内涵而独立存在,尤其在学校内涵发展中,争创优质学校,一定要注重形式。但是只抓“好看”,这叫“好看”的教育,更重要的还要“好吃”,就是要具备管用、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有利于促进个体成长、有利于推动学校品质提升的一些属性。这里面有一个比例,就是三分好看,七分好吃才好。
有时候我们经常去纠结“为了什么而什么”,包括很多人觉得我们不要形式只要务实。其实,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多媒质的社会,有时候语言很难沟通,而从形式上、活动上就特别容易沟通。因为形式上特别漂亮,就更容易吸引人来沟通,所以,追求形式还是必要的。比如,李校长“大家不同,大家都好”这个校训的提炼,其实是化用了“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16个字,成为了适合小学生接受的8个字。对于校训或者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我做了很多工作,在形式上就要求达到如下几个标准,即“一听就能懂”,“再也忘不掉”,“从来没想到”,“用起来真有效”等。如郑州七十四中,它的办学灵魂就是“中的精神”,重庆市沙坪坝区莲光小学校训则是“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几个标准中,“一听就能懂”这条特别重要,就是一定要重视彰显特色的校训的传达力。当这个“魂”一旦树立起来以后,其他如课程特色、课堂特色、教师特色、科研特色等,就很容易一个一个地串起来,从而将其渗透进学校的每一个细节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