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施会华副校长:教师的道德素养-中国教育

施会华副校长:教师的道德素养-中国教育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新课程理念下,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品德学科教师,在关注教材解读、课堂设计、教学改革的同时,更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致力于把我们的儿童培养成有道德、有素养的公民。

——教师要勇于点亮职业理想之灯。教书易,育人难。育人之难就在于需要我们教育者全身心地投入,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花费很多心血,甚至要迎接现实的考验,抵制各种诱惑。作为承载着道德教育重任的教师特别是品德学科教师,要勇于点亮职业理想之灯,做有思想的教师和教育的思想者。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坚守“大德”,满怀教育真情,正确理解儿童生活,对儿童生活实施有效指导,让我们的教育实现从“专业技术”到“职业艺术”的提升。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真正享受教育的乐趣,体验为人师的幸福。

——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师德要求。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我们广大教师特别是品德学科教师,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道德传统的同时,建立起崇高的道德信仰。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下的师德要求,以德施教,以德育人,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职业理想。

——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安心笃定的生活态度。教师之“德”既是为师之道,又是育人之术。真正的教师一定是淡泊的、淡定的。唯有淡泊名利,才能拒绝一切诱惑,保持教育的公心和思想、人格的独立。与此同时,真正的教师是积极入世的。除了坚守理想、淡泊名利,教师还要脚踏实地积极生活。教师高尚的道德、阳光的心态与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置身于当今社会喧嚣而聒噪的环境,静心教书,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安心笃定的生活态度确实需要定力,而这种定力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和职业操守。

——从儿童身上汲取力量。教育的本真是“开启心智,传播伦理”,即以德育人,以教养德。从儿童身上汲取力量来源于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自身的真诚、纯粹。现代社会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尊重、理解、鼓励、赏识和宽容,充满真诚的信任和友好的合作。与此同时,教师要说真话、用真情,让教育归真。儿童天性活泼、崇拜老师,教师浓浓的爱本身就是最有效的教育。要让儿童“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教师就应该投入地陪伴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这不仅是出于职业需要,更应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所至。(施会华 作者系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副校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计划 提高师范生招收比... 下一篇:朱永新:阅读是改进学习过程和品质的有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