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各大高校陆续迎来新生报到。踏进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学子们最先注意到的,往往是校园里刻在石碑上的校训。有公开资料显示,现代各校校训中,“团结、求实、勤奋、创新”等是常被用到的词语。记者选取北京市内54所大学的校训进行统计发现,这些学校的校训也未脱此藩篱,“勤奋”与“创新”两词出现率最高,均为20%。
这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情况:多数大学的校训里都写着“创新”二字,然而,这些大学的校训却都像是彼此之间抄袭而来的。此前,更有机构专门做过针对国内256所大学的调查:256所大学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还有个别几所大学的校训完全相同,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看来,大学校训在一些大学那里,也是形象工程,一方面为了凑够字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总要保持正确。至于有什么自己的特点,则完全忽略。
大学,本应是我国知识分子的集结地,集聚着最有文化、最有思想的人。倘若,这里没有了文化,满眼都是雷同、抄袭、山寨、仿效的词汇,没有独立的人文环境,没有了有特色的管理和办学方式,也没有可以供学生与老师们骄傲的典故,这样的大学在今后的发展上又能有什么样的特色呢?
提及大学校训,就不能绕开“最受欢迎的校训”也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媒体曾在全国范围调查“我最欣赏的十大校训”,结果显示,清华大学的校训以54%的最高获选率当选。此校训背后有典故,并富有寓义。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作演讲,题目是《论君子》,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子努力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
每一所大学也都会有自己教授的一些典故和趣闻。但对于多数大学而言,却必须要面临以下两个严肃的问题:一是,大学行政化、官僚化,让我国的大学不能有自己的学术理想,以至于诸多大学只喜欢从大而全的方面提一些具有春秋笔法的校训;二是,现在的大学,在发展路径上,也是趋同的,无论你是师范大学,还是工科大学,无论是省部级大学,还是地市级大学,动不动就要提“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动辄举借外债大兴土木,可是,麻省理工不也只是个学院吗,巴黎高等师范也不过是个专业性学校吗?
大学,若没有自己的特色,则必然不会有很高的学术成就。而这个特色,首先应当体现在校训上。其实,校训,没有具体的范式,也不应拘于“四词八字”。哈佛大学,据说有二十几条校训,每一条校训背后都有典故,也有意思和意义,个个经典。对比之下,我们的大学连适合自己的校训也找不到,不应该感觉到汗颜吗?王传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