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周国平:拿我文章当考题我都答不对 考原意很荒唐-中国教育

周国平:拿我文章当考题我都答不对 考原意很荒唐-中国教育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6月7日是高考第一天。在高中生们为前途奋战时,国家图书馆儿童馆前却聚集着上百个牵着孩子的家长,他们同样在“奋战”——同国家图书馆门口的几位保安。这些午饭时就来排队的孩子家长是为了听周国平的讲座,他们排了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队,却被告知无法进入。原因是:人太多了。报告厅内站满了人,大门紧闭,门外几十位读者和家长依旧期盼着一个能进去的机会,更别提馆外正午太阳下晒着的人群了。

周国平:拿我文章当考题我都答不对 考原意很荒唐-中国教育1

“周国平这么火啊?”有人问。“对啊,他在上世纪80年代更火。”有人答。尽管不是所有家长和孩子都冲周国平而来,但却因为馆内人太多,“已经不安全了”,而只能转身悻悻而归。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从外面望了望,面露难色,对女儿商量:“人太多了,根本进不去,我们明天再来看书好不好?”

除了讲座,这还是周国平两本新书的发布会,他的人文演讲录系列《幸福的哲学》和《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即将出版上市。两本书收录了周国平1996年到2012年的所有演讲。周国平自己修改了不少重复的内容,又新增了许多系统的见解。“全都是我自己一点点弄的,都没有让助手给我改。”

周国平在现场面对着排了几个小时队的读者说,自己并不适合演讲。“我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别说做讲演了,十几人的讨论会我都能躲就躲。”周国平说,“很多善于讲演的人,都有很大的表演性,谈笑风生,这个我做不到。因为我讲的是哲学,讲人生道理,其实最好的方式是谈心。”

近十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和模拟试卷中,不少占分数比重很大的现代文阅读的文章都是选自周国平的散文。新书发布当天上午,高考语文刚刚结束,周国平在接受采访时却毫不留情地说这种考查方式“很荒唐”:“你说一个文本,你去分析它的原意、它的中心思想、它的段落大意,去弄这些东西干什么?还说哪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

周国平还说自己几年前曾经做过一份语文阅读题,分析自己的散文,对照标准答案后自己只得了69分。周国平说到这里哈哈大笑,接着严肃地批评了当下的语文应试教育:“现在的语文教学用这种方式,完全是违背教学应该做的事。这样做完全不能提高人的水平,反而是压制了语文水平,不能发展。”

对话

北京晚报:您研究方向是尼采,他的观点似乎特别适用于这个时代?

周国平:对,尼采的预见性非常超前。当时他批判的中心问题就是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就是没信仰。尼采说这种虚无主义恐怕会持续很长时间,人们没有信仰的状态,他预计是200年。那个时候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问题就很根本,西方是这样,中国人更是这样,没有信仰,虚无主义,什么都不信。尼采说虚无主义有很多征兆,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人们的匆忙,没有安静的时刻。有信仰的人是宁静的。

北京晚报:似乎年轻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压力会更大一些,尤其在大城市。

周国平:是这样的,每个时代都会遇到某种阻碍和限制。我们年轻时大家都很穷,除非当官,工资高一点,有各种优待,有些人就会拼命想办法去当官。那时候最大的问题是思想,独立思考是有危险的,但总有些人不放弃。同样的情况,现在都有生存压力,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放弃追求。什么时代都会有困难。

北京晚报:可能除了商业,现在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比如社交方式上的。

周国平:科技成果对人的吸引力是没法阻挡的。但如果你内心有一种警惕,就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我有微信号,但是不上,偶尔拿出来看看,也不发什么东西。这是一个自制力的问题,要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范围内,就没有多大害处。孩子没这种能力,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有。

北京晚报:人不应该被信息支配。

周国平:美国一位学者写过《娱乐至死》,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是电视的问题,他从电视媒体里已经看到了巨大的危险了,就是人会变得没有文化。他分析得非常透彻,电视是信息的快速传递,这个东西是不让你思考的。

我最怕极端的粉丝

北京晚报:您有679万粉丝,粉丝多了会给人一种自己被时刻关注的错觉?

周国平:反正我发的东西都是旧的东西,他们当我的粉丝,并不是因为我会就时事说出一些惊人之言。他们就是喜欢我的这些文字,所以没关系,我不会受他们支配的。当然也有不同意的,这很自然,我也不想让大家都同意我,没必要。

北京晚报:您会对时事发表评论吗?

周国平:不多,有时候会说一些。我的粉丝群基本上都是我的读者,所以我对时事发表评论他们不感兴趣,往往是我的一些哲理性的文字他们反响非常大,转载评论特别多。反而我评论当下的事情,转发的相当少。本来我也不愿意过多地去对时事发表评论,因为很多时事评论都是大同小异,人家也那么说,你也去说一遍,有什么意义呢?除非你有特别的想法,那去说说还有点意思。

北京晚报:有没有那种很极端粉丝,在微博私信里向您求助?

周国平:这种情况也有,但非常个别,他不一定通过微博,甚至能找到我本人这里来。对这样的人我特别害怕,他们真的是一些……我觉得是异常的类型,我最怕这种人。有的人很极端,认为“我是天才”,在这个时代生不逢时,很痛苦,我要求你来帮助我、承认我、让我出名。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我尽量不理,一理就没完没了。我觉得一个人不能因为他给自己定义为一个天才,他就有特权了,天才也是要经过磨炼的。他可以不经过人世间的那些磨炼,马上就得到全世界的承认,这不是天才,这是偏执狂,是有精神问题。

考“作者原意、中心思想”很荒唐

北京晚报:高中语文模拟卷子现代文阅读有不少您的文章。您怎么看?

周国平:很荒唐。我的朋友的女儿当时是在上高中,就拿着这么一份语文卷子,题目是我的一篇文章,好像是《面对苦难》还是什么,是有标准答案的。她让我做,我做了以后,按照那个标准答案给我评分。69分。(大笑)现在的语文教学用这种方式,完全违背教学应该做的事。这样做完全不能提高人的水平,反而压制了语文水平,不能发展。你说一个文本,你去分析它的原意、它的中心思想、它的段落大意,去弄这些东西干什么?还说哪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用作者的那个意图来作为标准来判断,但是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谁能说清楚?作者自己都说不清楚。

北京晚报:看来您的文章还挺适合当语文题的。

周国平:对,语文老师们认为是这样。文章当然要选好的文章,合适的文章,但是不管什么文章,都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来考。这种情况很多,用来当语文题,甚至高考题,都有过这样的情况。我想说的就是,不管用谁的文章,都不能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是错的。

北京晚报:网上您的语录都是您的原话吗?

周国平:一次有一段话是引我书里面的,那篇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我是写过的,但是引用的话是文章里面根本没有的。我想肯定是编出来的。那个东西传播得很广,还转发了几十万条。不知道这是编的还是不小心弄错了,反正不是我的。不过我看到大部分都还是我的话,冒我名字这种情况还是很少,有我也管不了。熟悉我作品的人会有判断。所以这种传播其实有利有弊,这样往往不去看你的原作品,不去看上下文了,文章的语境是什么,都不去看了,这是特别大的一个弊端。

通过写信和女儿交流

北京晚报:您女儿上高中了,她跟您分享她的事吗?

周国平:我女儿是比较内向的,她不会特别主动地跟你说她的想法,如果她有了苦闷、难题的话,往往是自己在那想办法,自己去解决。我特别想跟她谈,但是问很多就跟我说一点儿。现在我想出来个办法,我们俩通信。

北京晚报:她也愿意用写信的方式交流?

周国平:她愿意,内向的人都有这个特点,愿意用文字表达。我让她给我写信,我也给她回信,因为她现在住校,平常不在家,就周末回来。提议以后她觉得挺好。现在她差不多一个星期给我写封信,我第二个星期给她回一封信,基本上两周通一次信。

北京晚报:您会为她担心一些什么问题?

周国平:现在还没有,她自己挺能想问题的,所以她遇到什么事情会自己去想,她跟我讲的都不是她的难题,是遇到一些事情她的感想。我对她的感想再发表我的感想。(笑)她是个很有主意的女孩,比我有主意多了,好多看相的人一看她就跟我说,我们家以后就靠她了。(笑)

北京晚报:您会希望让她将来学什么专业?

周国平:完全没有想过。她肯定是往文科的方向发展,她现在没有主意。我跟她说,你不知道就对了,你不可能这么早就知道将来干什么。我高中时也根本不知道将来干什么。她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了解世界上有什么,各种书都看,涉猎广泛一点,然后才知道什么有吸引力。我希望她到各地旅游,碰到一个地方,觉得这里可以定居下来,就在这里定居,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着急。一个人找到自己真正契合的事,完全符合自己禀赋的,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是急不得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优秀,如果你那个素质不行的话,那个点就永远找不到,只能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在那里谋生而已。

记者手记

工作室里的周国平

在国图演讲前一天,周国平在陶然亭公园旁的工作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周国平点了一支烟,泡了一壶茶。午后的阳光斜射进工作室,它是周国平看书、会友、写作的地方。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每天都会来这里。工作室很大,被他用书柜摆出了一个迷宫,弯弯绕绕,记者甚至在进出的时候屡次迷路。朝南的一侧是巨大的落地窗,被周国平种满了植物。周国平每天进屋,面对满地成堆摞起来的书,一待一整天。他上午喝绿茶,下午喝普洱茶,晚上喝红茶,多年未变。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现任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大众眼中,他并不是一位哲学老师,更像一位心灵导师,从哲学角度探讨“幸福的哲学”、“人生的意义”。周国平显然不是一个象牙塔学者,他将自己专业领域研究尼采的内容也加以通俗化,甚至将西方哲学史加进了给中学生的演讲,网上还流传着各种版本的“周国平语录”。此外,他还是畅销书作家,出版的学术专著和随笔集累计销量2000万册。

周国平工作室的书只是他巨大藏书的一小部分。虽已年近70岁,却完全没有呈现出老人的状态。面对工作室遍地的书,他笑称“不可能都看得完的,都看完就废了,脑子里就都是别人的东西了。”对于现在的状态周国平小有抱怨,“太多人找我写序了,时间都耗在这上面了。”除此之外,周国平每月还会做一两场讲座,“每个月都会控制,不让讲座占太多时间,但是很多人找不到我,就找到我太太。”

某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周国平在国图办讲座时,时任总理温家宝走进馆内,周国平还和温家宝开玩笑:“您可能不知道,《沉思录》因为您的推荐放在腰封上,连续几个月在畅销书排行榜的首位和二位,出版社赚了不少钱。”

周国平微博粉丝有679万,活跃度很高,微博内容大都是摘自他书和演讲中的内容,“都是旧的东西”。周国平会让助理定期整理微博下面的评论,得到网友的反馈。周国平有微信,只用来聊天。“我几乎不发朋友圈,没有意思,也很少去看别人的朋友圈”。

周国平经常会被问到“如何获得幸福”、“如何摆脱焦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同样问题已经回答了几百次。周国平告诉记者,这些问题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谈清楚的,但他又必须简练地给读者解答,“每次都是挑战,我会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更有说服力的说法”。(记者 陈梦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男女师范生比例差距加大 “男老师危机”显... 下一篇:湖北潜江校园劫持案劫匪疑因与村支书矛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