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高教 > 少年宫招生异常火爆 53.3%受访者认为家长跟风-中国教育

少年宫招生异常火爆 53.3%受访者认为家长跟风-中国教育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4

家长热衷哪些课外班?59.6%受访者首选教师私人班

一个火爆异常的少年宫招生,将“青少年课外教育”这根软肋放在烧烤架上又烤了一回。1月18日,北京市少年宫报名招生现场,上万名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争抢5000余个学习机会,队伍在偌大的院墙内拐了4道弯儿,少年宫的大门也被挤坏。中国青年报记者日前登录北京市少年宫主页,所有的信息咨询被一张大大的通知覆盖——北京市少年宫2014年上半年招生工作于1月18日正式启动,截止18日16:30,已报名额满,请家长不要再前来报名。

针对少年宫报名热,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客户端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951人参与),70.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地区少年宫培训班招生情况火爆。对于少年宫火爆异常的原因,53.3%的受访首选“家长盲目跟风”。其余原因依次为:“公共教育资源缺乏”(38.1%)、“课外教育需求大”(26.4%)、“价格相对便宜”(24.8%)、“教育质量高”(13.7%)等。受访者中,76.4%的人是家长。

“你去打听打听,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哪个不考察奥数成绩?”

调查显示,91.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周围很多家长给中小学生报课外培训班。70.9%的受访者认为家长首选让孩子上语数外等主课类课程。接下来的培训课程排序为:音乐类(钢琴、小提琴等)(64.5%)、文化类(书法、绘画等)(57.9%)、舞蹈类(51.5%)、理工类(机器人、航模等)(10.5%)等。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李女士就和孩子频繁奔波于北京市各类培训机构之间。周六上午在东城区学钢琴,下午就要奔赴海淀区学英语;到了周日,全天都要交给位于西城区的奥数培训班。“早就说奥数不纳入小升初考试范围,可你去打听打听,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哪个不考察奥数成绩?”李女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某品牌奥数学习班内,如果能获得该机构奥数成绩排名前150名,孩子就能在小升初的关键节点上提前接到几家好学校的入学邀请。

孩子小的时候,李女士曾在众多研究补习班的同事面前坚定地表示,绝不给孩子增加正常课堂学习之外的负担,“只报兴趣班,不上语数外”。但在现实面前,自认为是“高知”的她,也不得不低下头颅,“班里其他孩子都上了,我们也不能不上啊”。李女士的尴尬正是眼下全国各地大多数学生家长的“纠结”——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但也架不住其他孩子的猛进势头。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招生异常火爆的北京市少年宫除表演类、美术书法类、体育类、科技类培训课程外,还有学科类课程,其中包括英语、应用数学、写作3项。

对此,江苏省一名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分析,“可能是语数外三项,引起了家长的蜂拥”。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少年课外教育场所一般有官办、民营和教师私人办班三大类,其中官办价格最便宜,民营价格居中,教师自办小班收费最贵。而在官办“少年宫”中,又分为少年宫、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几大家,其中“少年宫”隶属各地教育部门管辖,“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隶属各地共青团组织管辖,“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则属于各地妇联组织管辖。

因面向的“客户群”类似,又都有官方背景,一般老百姓很难区别这三者。但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三种官办课外活动机构中,最“吃香”的肯定是教育部门下属的少年宫。“比如我们这里,教育局明确规定官办机构不准开语数外补习班,但对他们自己下辖的少年宫,有时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名负责人指出,因民众呼声较高,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教育部门都对官办少年宫提出过硬性要求,不允许开办语数外补习班,但很多地区的少年宫并未做到这一点,这是造成教育部门直属的少年宫异常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

仅13.9%受访者认为家长是因“孩子喜欢”而报课外班

网络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家长对孩子的爱,总是“为你好”。调查显示,尽管有52.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让孩子自主发展兴趣,而非被动接受培训”,但只有13.9%的受访者认为家长是因“孩子喜欢”而选择课外培训班。

北京李女士就是典型的“道理都懂,实际却办不到”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她就开始自学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还买了各种畅销的育儿、教育书籍,有空就会看。但真到了“上战场”时,李女士却成了自己所不齿的“应试家长”:每到休息日,就摁着孩子学钢琴、练作文。寒暑假必报各类培训班,“孩子喜欢玩游戏,我总不能给他报个电脑游戏班吧?不可能全凭孩子的兴趣给他报班。”李女士说,每次报兴趣班前,她都会和孩子班上的其他家长或者单位同事一块儿商量,看看到哪里上课合适。

调查显示,有53.3%的受访者认为家长因“跟风”选择课外培训班,48.8%的受访者认为是为了“培养孩子兴趣”,47.3%的受访者认为是“升学加分驱动”,另有18.9%的受访者选择“听从老师建议”。

董蕾是上海市中福会少年宫的一名工作人员,她的孩子正上小学四年级,至今,孩子只在少年宫里上过美术班,从未到其他任何机构上过“语数外”补习班,“我们做少儿教育的心里都有数,我们的孩子都是‘散养型’的。”

据了解,上海中福会少年宫已有60年历史,从60年前开始,这家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就以“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为己任,坚持在品格素养方面培养孩子。董蕾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大多数把孩子送来的家长都是抱着“培养孩子兴趣”而来的,孩子上几天课后,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退班、换班的情况都有。

在江苏省无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心主任张燕,经常见到嘟着嘴巴,嚷嚷着要上跆拳道班的孩子。“孩子给家长提要求,你给我在外面报一个作文班,我就要自己再报一个兴趣班。一个语数外课程,配套一个兴趣班课程。”张燕说,无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从2010年建成至今,年年报名都是爆满,其中以美术、舞蹈项目报名者最多,其次是少儿英语班和跆拳道班。

张燕说,确实有不少家长是“跟风”或“考虑升学加分”来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但据她观察,抱着这些动机的家长和受“孩子喜欢”支配的家长大概各占50%,“因为我们这里只有兴趣班,没有语数外补习班,大多数家长本来就是抱着让孩子‘玩玩’的心态来的。”

火爆的不止少年宫,教师私人班成补习首选

上海浦东某小区内的一栋居民楼里,一楼两户140平方米并自带数十平方米露天花园的房子均被小区内一个“出名的”语文老师包下了。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8点,陆陆续续有背着书包的孩子进出这个被打通了的“大教室”。“教室”内有写字台、板凳,还大大小小竖着好几块黑板。每到“上学”、“放学”的时间,这栋居民楼前不宽的车道就会被十余辆汽车堵住。更多的时候,家长们把车停在小区外头,几乎能把小区外的停车位全部占满。

调查显示,“少年宫”并非课外培训机构中最火爆的一家。在回答“你周围的家长给孩子报名的课外培训班一般有哪些机构”这一问题时,59.6%的受访者首选“教师私人班”,58.3%的人选择“民营机构”,47.0%的人选择“青少年宫”,仅6.7%的人选择“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张燕告诉记者,虽然“青少年宫”看似有不少“客户”,但“青少年宫”只是泛指各个城市中的几家单个体量较大的官办课外活动场所,与“教师私人班”和“民营机构”相比,后两者单个体量虽小,但因各类机构众多,其实际总体体量要远远大于“青少年宫”。

以江苏无锡的“放心班”为例,大多由在职教师、退休教师、下海教师在居民小区自办,孩子放学后去班里做作业,下午5点左右统一吃饭,吃完饭答疑解惑,晚上8点半左右家长陆续把孩子接回家。“这个需求特别强烈,服务还很到位,有专人到学校接孩子。”张燕说,这种“放心班”是官办机构的“禁区”,却需求旺盛,“私人办就无所谓了,教育局也没办法。”

东方娃娃苏州国际教育基地专门从事创意美术类课外培训,该机构负责人田锦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机构仅在苏州地区就有5个校区近2000名学员,价格跟官办的少年宫差不了太多,但现在的家长很少以“价格”为衡量标准了。

调查显示,仅24.8%的家长会因为“价格相对便宜”而给孩子选择补习班,大多数家长更相信“口耳相传”的道理,这种道理被反过来讲,就成为一种“跟风”。

针对“民营机构”鱼龙混杂导致家长“不会选择”而不得不选择“官办少年宫”的说法,田锦江并不认同。他说,现在很多民营机构已取得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资格证,机构聘请的老师基本都是本科师范毕业、有正规教师资格证的专职教师,招生情况也很乐观,“一个最简单的区分办法,其实就是‘口碑’。其他家长说‘好’、办学时间够长的,说明就是不错的”。

此前,教育部门已明令禁止学校开办任何兴趣班、特长班,但学生对课外教育的需求并未因此消失。与之相对的,在旺盛的需求之下,如春笋般涌现的“教师私人办班”和“民营机构”,则游离在官方的禁令之外生存着。记者 王烨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雨雪天气致多地出行受阻 南昌学校推迟一周... 下一篇:艺考高烧培训班应运而生 三无教材卖到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