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考研 > 北大回应抄袭事件 查实将撤销毕业学位证

北大回应抄袭事件 查实将撤销毕业学位证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3

北大调查“博士生论文抄袭”事件

北大昨表示一旦查实抄袭 将撤销当事人的毕业证、学位证

《国际新闻界》近日刊登了一则《关于于艳茹论文抄袭的公告》,《公告》指出,于艳茹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涉嫌严重抄袭。昨天,北大历史系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于艳茹已经毕业,系里将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其博士论文重新进行核查,如核实有抄袭问题,将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根据北大的规定,如果查实于艳茹抄袭论文,其毕业证、学位证书将被撤销。

人大教师偶然发现论文抄袭

8月17日,新闻传播类知名学术期刊《国际新闻界》在其官方网站挂出了一则《关于于艳茹论文抄袭的公告》。《公告》称,期刊近期接到读者举报,于艳茹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涉嫌抄袭。

经编辑部仔细比对,于艳茹发表在该刊2013年第7期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大段翻译Nina R. Gelbart发表于《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1984年第4期的论文《“Frondeur” Journalism in the 1770s: Theater Criticism and Radical Politics in the Prerevolutionary French Press》,甚至直接采用Gelbart引用的文献作为注释。

公告还提供了两篇论文的全文,并用黄色标注了于艳茹具体抄袭的内容,多个段落甚至一字未改,原文照译。

《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介绍,今年5月份,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师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于艳茹的这篇论文涉嫌抄袭,并向《国际新闻界》的编辑部反映了此事。随后,编辑部进行了调查,专门寻找了外文原版书,还请了外语专家进行核对。6月底,《国际新闻界》专门召开编辑部会议,共同决定如何处理。由于期刊出版周期的原因,公告到8月份进行了公告。

北大将核查于艳茹博士学位论文

昨天,北京大学历史系相关负责人表示,于艳茹去年已经从北大毕业,针对她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涉嫌严重抄袭问题,系里会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对其博士论文重新进行核查,如有抄袭情况,一经核实,将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已结束学业并离校后的研究生,如果在校期间存在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一经查实,撤销其当时所获得的相关奖励、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此《规范》的适用范围包括“在读期间存在学术失范行为的已离校研究生”。

据了解,于艳茹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2006届硕士毕业生,于2008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读博士学位。2011年9月,于艳茹作为2011年度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短期出国(境)研究项目”(第二批)资助对象,赴美国哈佛大学交流4个月。2013年7月,于艳茹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被指抄袭的论文发表时,于艳茹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在读博士生。

《国际新闻界》首次发出论文抄袭公告

陈力丹表示,作为学术期刊,此前《国际新闻界》也处理过几次论文抄袭的问题,但多是内部处理,就论文抄袭问题发出公告尚属首次。之所以此次会公之于众,陈力丹解释说,这是因为于艳茹这篇论文的抄袭情况是期刊目前遇到的最严重的一篇。

陈力丹说,揭露学术抄袭并不容易,从外文书籍中抄袭数段被发现的几率也很小,编辑部很难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的文章用了别人文章一部分但没有标明出处,这个就属于学术不规范,我们内部处理,责成他道歉,3年不发他的稿子,从中国知网上撤除电子版,就不进行公开了。”但于艳茹这篇是《国际新闻界》目前遇到的抄袭最严重的一篇,“除了提要和最后的几句结论,几乎都是抄的!行文完全一模一样,注释都搬过来!”陈力丹说。

至于公告之后如何处理,陈力丹认为,这要由相关单位自行决定。《公告》中表示,《国际新闻界》将会联系相关文献收录机构,删除该文的电子版,且5年内拒绝于艳茹的投稿,并将其论文抄袭情况通报其相关单位。北大历史学系教授罗新在其实名认证微博表示:“这个也应公告全系,咸使知闻。”

但是截止到昨晚9时,于艳茹的这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依然可以在“中国知网”搜索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唐山今年重点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落... 下一篇:陕西:大学学费不涨 研究生全部开始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