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考研 > 研究生阅读:既要有“量” 又要保“质”

研究生阅读:既要有“量” 又要保“质”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3

阅读,是让人终身受益的一个良好习惯。随着知识学习的越来越专业化发展,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高校的学生们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特别是进入了研究生阶段,学生们所需查阅的资料量更大,仅仅是基础的教材阅读显然远远不够学生们研究问题,积累知识。那么,研究生们都是怎样读书的?什么样的阅读方式更有利于研究生们提高学习效率?为此,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教授蔡方鹿为我们“揭秘”了高校研究生的“阅读秘籍”。

蔡方鹿:

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所著《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2007年荣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另一著作《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2010年入选首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2年荣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文献阅读很重要

研究生阅读量应以“百部”计

研究生顾名思义,首先是需要熟悉本学科领域的整体研究现状,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并对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研究;同时,硕士研究生又还不完全具备相关研究能力,需要对本学科基础知识与方法不断学习。作为研究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教授蔡方鹿很看重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与研究的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本质,除了导师的指导,文献阅读是积累知识、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

研究生相比本科生而言课程较少,更多的是强调自主学习。因此,阅读就成为了研究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没有养成自觉、自主阅读习惯的研究生,很难完成研究生学习任务。蔡方鹿表示,一般而言,研究生要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在读期间每位学生阅读量应该在一百至二百部著作。“起步阶段应注重阅读基本理论知识方面的著作,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面貌。其次,要针对该学科的某一领域深入了解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可否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和必要等。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阅读原典和相关资料,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并积淀材料和方法,才能为自己的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读书要分“五步走”

广泛涉猎才能做好学问

研究生面对的文献可谓浩如烟海,若毫无章法的阅读只会事倍功半。蔡方鹿结合自己所教授的专业对学生们阅读方法进行了点拨,提出“五步读书法”:第一步,学术大家的代表性著作应该是研究生重点精读的对象。第二步,古籍类原始文献中的经典,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等,务必精读。第三步,学生们得学会对比性阅读,针对书中不同学者的解读,探讨其之所以形成差异的原因。第四步,在精读之外,研究生们还得学会泛读和略读。“只有广泛阅读,融会贯通,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才能由博返约,把握重点,在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第五步,他则建议学生对阅读中思考的重点问题和心得体会一定做好摘录或者笔记。“因为相关阅读材料、原始古籍的整理,是为了提供研究工作的论据而做准备,也有助于思维的串联和发散。”

在蔡方鹿看来,大学的导师既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他说,“只有学会做人,才能真正做出大学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巢湖、安庆两地百余大学生报名考研机构怀疑... 下一篇:杨国栋:清华研究生扎根宝安环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