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十几年前,北大毕业生当街卖猪肉的新闻曾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当时人们不理解甚至是为当事人的人生遭遇感到一阵唏嘘。时光流转,被贴上北大标签的准毕业生又一次占据了人们的视线。这次的主人公变成了90后,卖的东西从猪肉变成了米粉。由生到熟,争议依旧。
日前,我们的记者探访了开粉店的主人公张天一,他卖的是能吃到嘴的米粉还是只能在微博看不能享用的粉丝?这个踌躇满志的90后男孩,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种创业的方式?在他看来,什么才是成功标准?
去年在一档火爆荧屏的真人秀求职节目中,一位叫张天一的年轻人引起了在场十几位老板的激烈争论,最终这位北大法律系的研究生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家企业拂袖而去。当时在场的一位观察员给张天一下了这样的结论:
观察员:你的缺点就是你擅长的是宏观的理论,而对于实操的方面你有所欠缺。所以在这个地方较量你根本无法和他们较量。4个月后,当记者再次遇到这个年轻人,是在北京国贸高大上的环球金融中心的地下室,一层之隔,上面是高级白领出入的外资银行,下面是张天一开的一家40平方,仅有14个座位的米粉店。晚上9点,店里刚刚打烊,张天一一边收着垃圾,一边开始了和记者的对话:
张天一:其实7点那会就卖完了,这两天人特别的多嘛。
记者:牛油锅底,10小时熬制,都是谁熬的啊?
张天一:我们CPO在那,现在就熬上了.
记者:师傅是你从哪请的啊?
张天一:我们自己回去学的,没有专门的师傅。
没有专门的师傅,没有专业的服务员,几个学文的大男孩,丢下论文,带上围裙,熬汤下粉儿干起了买卖。“硕士粉、良心粉”的噱头仅用了10天便登上了微博的热门话题,店里的生意也很火爆。但在点评网站上顾客对于他们家粉儿的口味褒贬不一,有人说汤头又浓又香,牛肉软烂不柴。有人说米粉特散,一夹就断。谈到这些评价张天一有无奈也有对策:
张天一:其实我的本意就是想踏踏实实的做一家小店,但这两天有天使投资找过来了,有要加盟的人找过来了,要采访报道的人找过来了。
记者:这都是好事啊?
张天一:但这样就乱了,大量的客人涌过来,我这个店已经是承载不了了,从昨天开始我们设计了一下,这一天100多碗米粉,可能是我们合适的一个产量,多了我们保证不了质量,也保证不了最好的一个顾客体验。
与米粉口味一样,张天一开店的做法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网友说高中毕业就能卖粉,读了一肚子的法律似乎对做买卖也没啥太大的帮助,但张天一不这么看:
张天一:学了法律对我做这个事情还是有帮助的,比如说我这个店做了这样一个制度,我这个店里没有服务员,客人吃完米粉后自己收碗,把东西垃圾分类, 他就能拿一份免费的水果。实际上这个事情就相当于我做了一个规则,大家去遵守。其实法律就是考虑权益的平衡,每一方都能够得到一个合理公平的分配。
路边摊的食品摆到高档写字楼楼里卖,开米粉店搞环保理念,网络营销;看得出张天一这粉儿卖的还是有点理想主义。
张天一:我觉得这关系是这样的,中国有句老话么叫,取其上者得乎其中,你追求的高一点,那我觉得梦想可能比钱要高一点儿,你追求理想的时候可以得到钱,反而是你一门心思想赚钱的人,你就没有钱了,所以周围一般天天喊着要挣钱的人反而没有钱。
北大和90后两个标签一直牢牢的贴在张天一身上,为了撕掉他们,他尝试了很多职业,写书,当经纪人,做法律顾问,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一件起码现在觉得会坚持做下去的事业。
张天一:给群体贴标签是很傻的一件事情。
记者:那你为什么会干的一些项目都和90后相关呢?
张天一: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90后,我这个年纪确实是有一些问题,可能潜意识里还是受了社会价值观还有一些舆论导向的影响。可能这样一种东西就是年代带过来的。可能60、70年代他就觉得工人有力量,到我们现在就觉得白领好、公务员好,这可能也是时代的印记。所以这也是困扰我看这个店。倒不是商业判断。就像我今天看媒体报道,昨天说的好好地,今天这个标题又变成北大硕士卖米粉了,就好像北大硕士不应该卖米粉,其实我想传达的理念是,我觉得北京硕士也好谁也好,这就是一种正常的生活选择。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了张天一一个特别形而上的问题,你觉得什么就叫成功了?他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就是成功。
张天一:可能走到很高的位置,做到很高的成就那叫成功。可现在我觉得,对我而言更想找的是一个合适我的位置,我既不得代表谁,也不推广谁,就做一家店而已。
不知道“天一”这个名字是不是也有点90后,反正张天一已经不是网友们熟识的第一个“天一”了,也许这代人的父母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都给予了他们“天下第一”的美好期望。但在我看来,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专注的做一件事儿,你唯一的人生不一定会赢,但肯定不会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清华启动研究生学位标准制定与培养方重构 下一篇:余蔚平:全面推动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