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考研 > 研究生报考人数减少4万:就业持续尴尬 含金量不再高

研究生报考人数减少4万:就业持续尴尬 含金量不再高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3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前夕,教育部宣布2014年考试报名人数同比减少4万人。而在人数下降的背后,是不时传出的“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动摇着传统的“学历高工作好”的观念。

研究生持续出现就业尴尬

教育部4日发布数据称,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2万,比2013年减少4万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报名人数68万人,比2013年增加9万人。

记者在一些招聘会采访了解到,多数校园招聘会现场爆满,连投简历都需要排长队。一些研究生称自己被淹没在求职人海中,并不比本科生占优势。

“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某交通大学铁路运输专业研究生满心辉说,之前,他总因为自己是研究生学历,产生了特别高的心理预期,看不上一些普通单位和职位,到后来才发现这样是不可行的,错过了很多机会,“与本科生竞争激烈,心态过高不可取。”

吉林大学研究生孙浩告诉记者,从2013年9月开始,他向很多单位投了简历,之后几乎每天参加面试。然而招聘现场的混乱和拥挤让他此前的研究生“优越感”荡然无存。孙浩说:“招聘方并不会因为研究生学历而高看任何人。找工作时,学历只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并不能雪中送炭。”

此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进行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显示,目前中国有30多所高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在校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部分已超过本科生。但2009年至2011年,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都低于本科生。该数据显示,“学历越高,工作越好找”的时代已经过去。

来吉林大学招聘的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在新入职员工工资待遇方面,研究生基本工资会相对高于本科生。但总体讲,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待遇差异并不大,而日后提升主要依据实际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业绩,招聘单位注重的是员工的技术操作能力而不单单是学历高低。

研究生培养就业存在三大问题

随着研究生不断扩招,其学历“含金量”有所下降,导致就业形势也不乐观。记者发现,目前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舆论反映强烈的性别歧视等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就业市场选择的结果,女研究生求职困难、文史哲等基础专业研究生就业困难等越来越明显;甚至研究生的第一学历背景依旧成为不少单位遴选人才的一道门槛。

二是研究生培养体系对于就业市场信号的反应明显滞后。长期以来国内研究生培养多以面向基础研究为主,一些就业需求不足的专业招生规模在扩招过程中同样增加,进一步导致了研究生就业的专业结构矛盾。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金昕认为,应用型专业硕士培养无论从数量还是专业范围都逐渐扩大,但由于长期以学位型硕士教育为主,这一改革尚未完全适应市场需求,虽然专业硕士学位报考人数在增长,但也需要考虑培养机制改革问题。

三是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薄弱,就业观念缺乏理性。相关职业规划教育开展非常少,至今鲜有高校专门开展针对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此外,一些研究生反映,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定位于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从学校到课题组,从导师到研究生本人对求职能力的提升不够重视。遇到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时,研究生的求职技能往往捉襟见肘,造成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巨大浪费和研究生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发展。

多层面入手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题

专家认为,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问题,需要从扩大就业需求、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改革、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努力。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就业歧视和乱设条件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畅通举报渠道。

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和生涯发展教育研究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团委书记张更辉认为,国家针对研究生就业的宏观调控政策要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增长点,同时要加强对部分需求不足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控制。

其次,研究生培养机构改革培养体系也是重要一环。由于大学扩招的影响,研究生的在校数量和毕业生数量还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郑龙表示,要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题,研究生培养机构必须面向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关注就业市场变化,对各专业的培养规模、就业率、就业质量等进行分析研究,做出科学判断,及时进行调整。

此外,积极开展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也是重要手段,可以帮助研究生认知自我,提升求职技能,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而不是盲从于热门行业和热点城市。张更辉认为,在指导研究生完成专业研究的同时,导师要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职业发展,帮助学生认知专业应用背景并拓宽职业能力范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中科院回应院士被举报:将严格按程序处理 下一篇:邵逸夫爵士离世 盘点各地高校“逸夫楼”